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国际油价与汇率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溢出效应模型、协整检验、VEC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国际油价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油价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仅仅存在国际油价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单向传导作用,溢出效应方面也只有国际油价对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汇率的单向收益溢出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从短期看,国际油价上涨会削弱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从长期看则会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1991—2020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适应性学习预期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我国学习型预期进行了测度,并将适应性学习预期、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和混合预期分别代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经验研究,进而分析我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混合学习预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适应性学习预期并非完全理性预期,而是一种近理性预期,具有近理性特征。其次,我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具有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与适应性学习预期的混合学习预期特征,同时高阶滞后预期对通胀率的影响表现为逆向的通胀惯性。最后,适应性学习预期特征要强于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特征,即相比于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适应性学习预期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但适应性学习预期相对于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的强度受通胀率衡量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股价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了理性预期股价模型和适应性预期股价模型 ,并对两种模型的定价方法和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得出了较理性预期模型而言 ,适应性预期模型对于成熟股票市场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结论对我国股市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中贸易款项的支付大多数都在远期,因此对未来汇率变化幅度的预期,会影响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从而导致汇率传递出现非线性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显示,预期未来汇率变化幅度较大时,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会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向传递。实证部分本文使用STR模型分析了1999年1月—2016年7月在汇率预期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当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幅度较小时,汇率传递系数为正,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上涨,贬值导致出口价格的下降。但是当人民币预期汇率的变化幅度达到一定的阈值后,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下降,而贬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上涨。因此货币当局有必要关注汇率预期尤其是大幅度汇率变化预期的存在对进出口价格和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理性预期与预期形成的传染病学模型,将外部通货膨胀因素引入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之中,采用MTARDL模型实证检验美国通货膨胀对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通货膨胀在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中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其上涨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催化效果远大于下降造成的抑制效应,而且美国通货膨胀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突变,相比于断点前,其影响效果在断点后更加强劲且作用过程趋于复杂化。与此同时,国内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正逐渐下降。研究结果显示,国内货币当局在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引导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美国通货膨胀的动态变化,同时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6.
王刚贞  王光伟 《技术经济》2008,27(1):116-120
贸易与汇率关系理论难以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的现象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利用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分析思路,结合我国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将汇率预期变量引入贸易收支模型,对主要家用视听产品的对外贸易进行实证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预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浮动汇率制度使得汇率成为跨国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因素.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平,波动及预期三个方面.水平是指货币当前的价值,主要影响投资者的进入成本.波动是指货币价值变动的程度,体现汇率的风险因素.预期是指货币价值未来的变动方向,影响投资者未来的成本及收益.然而国内学者在对人民币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时较少考虑汇率运动的后两个阶段.笔者通对1999年到2011年的季度数据结合协整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价值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成正方向变动,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科学测度居民的通胀预期水平,是宏观调控部门有效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并实现物价稳定的核心技术环节。在对各种测算方法进行理论比较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我国1997—2013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净差额统计测算法、概率测算法、计量模型测算法等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不同特征的通胀预期有着不同的测算原理;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属于适应性预期,具有黏性特征,是一种有限理性的预期;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方法更适合于测度并预测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水平。我国应从健全物价预期统计调查体系、加强与公众信息沟通、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方面提高通胀预期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推导卡尔曼滤波式适应性学习方程,利用1990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2季度的通胀数据,对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的特征进行估计,并进一步从认知偏差检验、无偏性检验和有效性检验三个层面对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的特征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较好地反映了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较明显的平滑倾向,学习型通胀预期有较明显的近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不确定性和计划的思想,使预期的思想实质得到了明确的表述,对理解股民预期的不稳定性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而西方预期理论主要集中在外推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理论方面,尤其是理性预期理论影响广泛,但它不适合分析我国股民的预期行为,我国股民的预期既不是适应性预期,也不是理性预期,而是准理性预期。  相似文献   

11.
凯恩斯的"动物精神"是预期理论的原初思想。预期成为一种正式理论始于理性预期假说的提出。理性预期要求主体拥有完全理性,并且相互在认识上具有一致性,因此预期是同质的。正在兴起的新预期理论,即异质预期假说认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体系,它立足于有限理性,在社会不确定性下,信心(动物精神)是经济活动一个独立的决定因素;由于主体在预期形成中的内生学习、动物精神和相互作用等,商业周期是内生的;预期的异质性会导致多重均衡、预期陷阱等经济问题;就货币政策而言,其本质是进行预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住房存量调整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住房供给方为理性预期、需求方为适应性预期的假设条件,建立了包含差异化预期和政策调控的住房市场均衡模型,然后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利用线性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预期和政策调控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对房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上一期房价增量的提升对本期房价增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研究还表明,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房价增幅放缓时,土地供应的放宽会拉升房价,反之则土地政策效果减弱.随着房价增幅的提升,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增大.保障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随房价增幅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动态变化而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菲尔普斯在承认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存在的情况下在价格和工资粘性假设、自然失业率假说和适应性预期或理性预期假设的基础上对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做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形式,这一成果弥补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时间上的限制,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的传统认识,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对经济的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宋晗 《技术经济》2007,26(9):41-44116
研究了2005年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因素相对其他渠道而言是人民币汇率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导因素,而即期和远期汇率牌价不同变化趋势与上海住宅和写字楼指数的不同变化趋势的相关性也充分支持了该观点。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归因于房地产商品自身兼具消费品和资本品双重特性以及供求的特殊性。因此,有关部门在考虑和制定相关政策时须充分考虑预期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房价预期对地价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行为金融学中的适应性预期理论和前景理论,在对开发商的土地竞买行为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房价预期对地价作用的非对称动态关系模型,并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房地产开发商基于房价历史数据形成未来房价预期,并依据房价预期对土地价值进行判断。开发商的房价预期对地价的作用具有动态性和非对称性。开发商在"优于预期"时段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在"劣于预期"时段更加倾向于风险趋向。同时,在"优于预期"时段对土地价值评估的增加程度要高于在"劣于预期"时段对土地价值评估的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使企业家预期成为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具有理性预期能力的企业家是核心能力;企业家理性预期能力由信息充分程度、知识系统化程度和适应性转换能力决定.实验表明,理性预期能力有助于企业家形成,群体决策理性预期程度优于个体决策,人们存在着时间偏好并且对未来持谨慎态度.因此,可以通过企业家自身的信息搜集与知识化能力、群体决策以及"干中学"的试错来提高理性预期程度.公共信息、风险投资、管理咨询以及宽容的创业环境都有助于提高理性预期能力,进而有助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应樱 《经济问题》2013,(1):57-61
在理性预期理论的基础上,选用FL模型和BL模型进行对比,对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FL模型中引入理性预期变量,对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会影响到财政支出的效果,FL模型的财政支出对于民间消费具有负效应,而FL模型和BL模型都证明了持续的财政支出对民间投资有挤出效应,前者的影响更为明显。经济主体对将来的预期对经济增长和扩大需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有助于提高财政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具有明显预公告效应,且在发行事件后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下跌有短期抑制作用;第二,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预公告效应和缩小人民币贬值幅度的作用,但并不能抑制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第三,离岸央行票据发行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短暂的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储户问卷调查综述》中关于物价预期的原始数据,假定居民的物价判断分别服从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与理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预期所服从的分布,这直接影响着我国抑制通胀的手段与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理性预期的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性预期假设在经济金融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它是否真的与人们的决策行为相一致 ,仍然是并不十分清楚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股市的调查数据 ,对机构的短期预期行为进行了直接的检验。由于数据的分类性质 ,我们发展了解释变量包含离散数据的模型的估计方法。研究中我们没有找到支持理性预期假说的证据。文章对分类调查数据的检验给出了创新性的方法 ,文章的结论有助于人们对中国股民投资和预期行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