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6,(8)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能源生产的压力、全国公路建设、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公路客、货运量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与经济、能源、公路建设、税收、公路客货运量的关系。本文选取了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源生产总量、全国公路里程、各项税收、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这几项指标,依据我国1990-2012年的相关数据,基于Bootstrap方法对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优于采用逐步回归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误差率为0.14%;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主要受各项税收和公路货运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对佛山市禅城区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专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佛山市禅城区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专业市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佛山市禅城区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专业市场的发展对策,为佛山及全国其他地区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公路里程、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和民用汽车拥有量中,民用汽车拥有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公路货运量次之;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的零售额、县的零售额、县以下的零售额、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中,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县以下的零售额的影响程度最大,对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影响程度次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经济增长与货运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了1978—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协整分析发现,国内生产总值与货运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货运量的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在国内生产总值与货运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分析对东中西部的货运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大小进行了比较,得出结果:经济越发达,货运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整合重组后的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继承和重组了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的全部优良资产,多年行业服务经验的公司员工,公司办公楼及办公设施;行业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和“全国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两个品牌专业展会;具有国际、国内公开刊号的《中国汽车市场》杂志。长期形成的在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号召力等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6.
美国素有世界汽车王国之称,尽管近年来日本的汽车产量已凌驾于美国,但美国庞大的汽车零配件行业及其服务网点仍居全球领先地位,独占鳌头。 汽车零配件市场 在美国本土,汽车拥有量为1.9亿辆,从目前每个家庭的平均汽车拥有数及车速日趋增加的情况下,可看出汽车零配件行业  相似文献   

7.
浦学明 《中国市场》2023,(16):180-183+187
目前各地公路运输系统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而西藏与云南作为边境地区,重庆市、贵州省和四川省作为连接西藏和云南的内陆地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西南五个省市区的公路货运量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灰色关联度和熵权法结合起来,探究西南地区不同省市区公路货运影响因素的差异性。通过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公路货运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整体分析,按照其对公路货运量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有效排序,掌握西南地区公路运输发展特征,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交通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交通方式,研究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系数法测算和评价公路运输的综合发展水平,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7-2017年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度,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测算2007-2017年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影响两者关系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间,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度逐渐优化,由勉强适应转变为优质适应;同时,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增强,其中,公路货运量和公路货物周转量是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之时,联合汽车俱乐部(UAA)所看好的汽车售后市场,也正变得炙手可热。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650万辆,拥有私家车的人口則继续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按照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王侠的预测,中国汽车拥有量的增长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加速的。从2005年开始,汽车服务市场也在中国进入快速增长期——众所周知,那些4-9年车龄的汽车售后服务的需求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和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我国的二手车市场发展却极不健全,地区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国内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 Model),考察了私人汽车拥有量与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关系。笔者发现,在不同地区,私人汽车拥有量与二手车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这个结果意味着对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而言,二手车市场发展的阻碍因素不只是相对较低的私人汽车拥有量,因而要推动这些地区的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等待其私人汽车拥有量自然上升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本文通过对西藏居民消费水平和公路运输的历史及现状研究,分别建立了西藏地区公路运输对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消费水平影响等经济模型。得出了西藏的公路运输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大于对农牧民消费水平影响,以及影响公路运输货运量的主要因素等实证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印度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博览会(AUTO EXPO 2004)时间:2004年1月15~20日地点:印度新德里 该博览会由印度汽配件制造商协会、印度工业联合会、印度汽车制造商学会主办,是亚洲最大的汽车、摩托车专业展览会之一,1986年开始举办,199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为世界各国汽配行业进入印度市场提供平台。该展会涵盖所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一方面让各大整车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向社会供应了大量的汽车整车产品,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快速抢占市场的压力,也让整车厂相对无暇顾及汽车售出后的配件供应.于是,全国各地各种规模的汽配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各种渠道产出的配件与整车厂的原厂配件一道,共同满足了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副厂配件应运而生,致使汽配市场鱼龙混杂,而传统的汽配市场也一直深受假冒伪劣配件的侵扰,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保障用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一方面让各大整车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向社会供应了大量的汽车整车产品,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快速抢占市场的压力,也让整车厂相对无暇顾及汽车售出后的配件供应。于是,全国各地各种规模的汽配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各种渠道产出的配件与整车厂的原厂配件一道,共同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汽车售后市场竞争状况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公共健康与环境保护,配件和维修技术信息的可获得性是汽车售后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要素,对配件与维修技术信息的价格与渠道限制进行反垄断规制势在必行。本文以授权渠道和独立渠道的竞争为重点,辨析汽车经销市场与售后市场界定的差异,梳理归纳关键概念、汽车售后市场价格限制与渠道限制的表现、以及纵向垄断行为与滥用支配地位的关系,进而考察汽车维修行业新政与反垄断法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适用《反垄断法》有效规制汽车售后市场的关键举措,以期促进我国汽车售后市场的开放度和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16.
郭俊利 《商》2014,(5):73-73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销量随之也越来越高,为售后配件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市场。对国内外汽车配件分销渠道模式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为汽车售后配件分销建立了一个畅通且高效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柳生 《中国市场》1999,(2):45-45
<正> 1999年元旦的钟声,将1998年的汽车产量锁定在了1997年的水平上。我国汽车工业在经过几年持续增长之后,首次出现了零增长状况。据估计,1998年汽车产量在160万辆左右,与1997年持平,其中轿车产量为50万辆。面对这种情况,汽车行业有关人士呼吁:应该从市场角度重新审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田刚  李南 《价格月刊》2010,(4):83-85
物流货运系统是典型的灰色系统。通过利用江苏省物流货运量历史数据建立灰色动态预测模型群,对五种主要运输方式下货运量与江苏省GDP关联度的分析表明:未来几年江苏省货运量总体呈上升态势,对于货物运输有着较大的需求;江苏省五种主要运输方式下的货运量与GDP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公路运输与GDP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海洋运输,管道运输与GDP关联度最小。  相似文献   

19.
张伟民 《商业时代》2007,(22):91-92
随着汽车与汽车后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汽车配件、汽车修理厂的经营举步维艰。构建一个集各种品牌汽车销售、配件供应和维修一体的大型、生态型"大3S"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汽车与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汽车电子市场是一个在全球范围都增长的市场,一方面归功于汽车产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则是车用电子应用增多。汽车电子技术成就了汽车工业的未来,未来汽车电子技术进行突破。本文主要探讨汽车电子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汽车电子市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