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商》2015,(49)
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是两项至关重要而又紧密相关的对外经济活动,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国产商品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和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有着正面影响。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为了紧抓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充分释放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潜力和区位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辽宁,亟须提高出口贸易竞争力。所以深入研究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东、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其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8—2017年山东省17地市、江苏省13地市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两省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总体区域间差异进行衡量,并针对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成本、研发水平和金融发展规模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源成本、出口贸易对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研发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发展规模影响不显著,分析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及利用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现状,搜集和整理2010—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广西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得出广西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制成品出口的影响最为显著的结论,并据此从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政策法规三方面提出建议,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4.
入世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加。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大幅震荡,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受外商直接投资变动的影响情况至关重要。本文使用2008年-2013年地级市贸易数据来检验金融危机后外商直接投资作用我国出口贸易的情况。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但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动态PanelData模型来分别考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贸易结构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结构效应的影响是最显著的,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根据实证检验结果,要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硬”、“软”环境建设,优化这两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并提升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2018年3月,中美两国爆发贸易战,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了中国的涉外经济领域。据此,提出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例,对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接着,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利用比较分析方法剖析了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原因;最后,对外商投资领域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长,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在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出口贸易总量、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出口贸易国别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后,提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出口贸易的同时,存在的产业之间差异性大、地区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并给出了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璐 《商业科技》2014,(23):17-20
随着常州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居民所获物质财富总量和享有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于此同时近年来常州市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累积水平和出口贸易额度也持续提高。深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积累效应对地区经济的长效影响,将有助于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FDI和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借用了动态时间序列PDL模型并结合1990年-2011年常州市出口贸易和FDI的相关数据,分析常州市出口贸易量受不同时期FDI的影响程度,研究的实证结论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之间不仅具有短期作用,同时存在长期滞后效应,10年滞后期的作用逐步趋零;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完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向出口企业的投资流向和建立有序连贯的引资政策角度来合理调整引资结构,促进常州市贸易结构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喜平 《商业研究》2007,8(4):180-183
基于1982-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Granger因果关系都不显著,这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潜在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结合国内生产总值与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双重吸引作用,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推动出口贸易的增长,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能够促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通过实证检验得到,我国实际生产总值与出口贸易存在正向稳定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1.
Drawing on th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 (IDP) framework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spillover literatu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contingent and dynamic effect of inward FDI (IFDI) on outward FDI (OFDI) at a provincial level. Using panel data from China,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IFDI on OFDI is stronger in provinces with high economic development, albeit at a diminishing rate over time. However, the level of corruption weakens the effect of IFDI on OFDI over time. Despite that, we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IFDI on OFDI is not contingent on trade openness overall. By decomposing trade openness into two dimensions, that is, import intensity and export intensity,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IFDI on OFDI depends on export intensity, rather than import intensity. Our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 effect of IFDI on OFDI from a contingent and dynamic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2.
陈字  卫平 《国际贸易问题》2008,305(5):87-91
本文利用我国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国际技术扩散和自主创新对我国内资部门技术进步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技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和自主创新对我国内资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自主创新对内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正面效应;技术引进对内资部门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但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内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但并非由于技术外溢,而是由于市场竞争等其他效应;外国直接投资对内资部门的自主创新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本文从实证结果判断,我国引进的技术主要是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面板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2008-2014年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的进出口效应,但是效应不明显。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与江苏省出口、进口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反馈关系。根据检验结果,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对中外双向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红 《商业研究》2005,(23):142-146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以来,我国国际贸易额大幅上升,与此同时,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迅猛地增长。那么国际贸易和双向投资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呢?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国际贸易额与我国双向FDI的总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对我国双向FDI起着促进作用,其中,对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作用较大(在99%显著水平下,每产生一亿美元的进口就会流入0.303亿美元的FDI,每产生一亿美元的出口就会流入0.208亿美元的FDI),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较小(在99%显著水平下,每产生一亿美元的贸易仅对对外投资0.003 203亿美元)。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开放条件为背景,采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就外资、外贸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FDI和出口都推动了经济增长,而进口只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增长,长期促进作用并不显现。(2)在短期内,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贸易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明显大于后者。(3)FDI、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进口只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单向原因。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uses Taiwanese high-tech firms’ data from 2003 to 2007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firms’ R&D activities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e also consider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examine whether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s have different effect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e choose patent application counts to measure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adopt panel 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 with fixed-effect and random-effect models as well as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 model to estimate. The empirical findings indicat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firms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ir R&D efforts, export performance, and the presenc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urthermore, when absorptive capacity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s by exporting and technology import would affect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ore.  相似文献   

17.
居民消费、国际贸易与广东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区分进口与出口,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特征,分析了国际贸易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广东1979~2006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进、出口变动是居民消费变动的原因,出口对居民消费、特别是农业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进口,而对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言,进口的作用要大一些;农业居民消费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非农业居民消费对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农业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输入性通胀的传导路径,并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系统考察CPI、FDI、进出口差额、国际原油及粮食价格5个变量,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存在输入性通货膨胀,FDI对我国通胀影响最大,进出口差额、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缓解通货膨胀输入性因素影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2000—2006年我国对50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长短期贸易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及进口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的拉动作用相当大。(2)在短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的出口及进口的抑制(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对短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及净出口同时作为解释变量,利用1978-200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相关的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它们各自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太显著,特别是对于国家财政科研拨款的作用不明显。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