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企业理论的分析,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另一种观点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两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研究企业的存在,应该从生产组织的发展变化中寻找原因:分工和协作引起了企业的产生,而企业规模的大小又受到交易费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分工能够带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使物质财富增加,但交易费用的存在却阻碍了流通的发展,限制了市场的扩大。文章在对分工程度与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流通空间的集聚——交易效率提高的途径分析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借助2005-2014年这十年间全国GDP数值和亿元以上交易市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了分工程度的不同导致了流通空间结构载体的不同,进而又对流通空间结构主体的区位选择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了结论,必须加强对流通空间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分工、交易效率与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第一,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分工的深化和发展受制于交易效率的高低。交易费用是影响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第二,企业网络有助于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和企业内的组织成本,但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企业内部分工深化和交易效率提高的产物。第三,鉴于西北经济的状况,应规范交易秩序、促进先进交易方式的建立和引导企业形成企业网络,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进而推动分工深化,从而提高地区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赫舒拉发(Hirshleifer)建立的交易费用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并以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为变量,在理论上阐述了交易费用、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交易效率只有低于某一值时,社会经济体不进行交易,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而交易效率超过该值,经济增长会不断提高,总体交易费用也会逐渐增大,但总交易费用增到一定值后会逐渐降低。同时,本文也给出了经济活动的可行域。  相似文献   

5.
斯密认为,既然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因此分工的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也就是交换必然受市场范围限制;杨格进一步认为,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以劳动分工为形式的迁回生产方式是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因而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即"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杨小凯认为,交易费用对分工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交易费用越低,分工水平就越高,反之,则分工水平越低,并总结得出分工自发演进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胡宜挺 《商业时代》2012,(26):14-16
研究分工限制因素对于全面理解分工、促进分工演进、拓展分工理论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沿着分工理论演进的逻辑路线,依次从市场范围、交易费用和风险三个方面并细分为不同视角,对有关分工限制因素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论,最后给出有关启示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物流的分工演进进行了分析,认为物流的分工结构取决于管理费用与分工收益的相对比较,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中国长期处于城乡市场分割、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这种状态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和消费,延缓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促使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文章通过城乡分工和交易效率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制成品市场交易效率的巨大差异带来城乡商贸流通的不畅、交换关系的紊乱和“双重滞销”的产生。因此应根据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在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过程中要扩大农产品交易规模,加强农村流通网络的建立,构建高效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降低市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和研究,阐明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同时,论述了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与交易费用的关系,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分工和降低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0.
论电子商务对流通效率与交易费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电子商务对商品流通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流通效率的提高与交易费用的降低上,在提高效率方面,电子商务使商品流通产生新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境界,同时电子商务产生了新的渠道合作效率;电子商务对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表现在通过市场组织生产的费用降低,从而使市场机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交易费用高昂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期我国区域分工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鹏 《财贸研究》2005,16(5):11-15
本文在探讨区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区域分工的特征与发展势态。作者指出,在全国产业结构趋同客观存在的同时,资源型区域产业虚髙度化明显,区域分工向不利于其长期战略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出了协调我国区域分工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农村交易效率指标体系,使用来自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对我国农村综合交易效率与农村贫困聚集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综合交易效率省际间存在较大差距,山地省份农村综合交易效率明显比非山地省份低;在对农村综合交易效率的积累效果上,交易效率硬条件比软条件的作用更强;农村贫困人口地域分布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向山地省份聚集的趋势;农村综合交易效率对农村贫困聚集有显著影响,农村综合效率取值低的山地省份和农村贫困聚集程度高的山地省份高度重合。为提高农村综合交易效率,改善农村贫困聚集状态,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应集中政策力量加快山地农村发展,改善农村贫困聚集状态,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力量改善山地农村交易效率,特别是从硬件方面改善山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山地农村固定投资份额;对于远离乡镇经济中心、生存条件恶劣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加大扶贫移民搬迁力度;在增加教育投入、指导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政府对农村经济干涉等方面,加大力度改善山地农村交易效率软件。  相似文献   

13.
在分工的视角下,公共支出具有改进交易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和直接提升福利水平这三个方面的功能。本文通过建立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并使用超边际分析发现:在不考虑税收与公共支出的差别时,公共支出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力大小决定了最优的分工结构和最优税率,人们会基于政府设定的税率选择特定的分工结构以尽可能地提高效用水平,于是政府的工作目标即是以合理的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引导最优分工结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刘滨  池泽新  康小兰 《商业研究》2007,(10):160-163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户采用直接化的交易方式,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即"交易中介化",到底是哪种交易方式更有效?哪种方式更能节省交易成本?所以必须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以"交易成本"为分析工具,借助一个关于基础交易成本与交易方式选择的模型。由于农户的有限理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资产的专用性等因素影响,农户的基础交易成本是相当高的。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直接化的交易还会使农户的福利受到损失。换言之,中介化交易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对分工理论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劳动分工演进的更高级形式———资源分工这一理论,认为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制度规制,依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导分工从劳动分工向资源分工演进,从长期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分工演进与城市群形成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体系,突破了中心地理论的解释范畴。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对于城市群的形成具有解释力,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和分工在空间上的分化是促使城市群成长的根本动因,城市群是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城市群的发展,以其扩大市场规模、降低成本、协调产业布局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深化,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战略联盟是自利决策主体为获取分工经济性而进行专业化水平交互决策的内生均衡结果.各具内生专业化优势差异的联盟成员相互间信息不对称,引致联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在战略联盟价值创造"双赢"的完全分工结构中,联盟成员动态博弈的主要目标就是争夺联盟分工价值创造的好处,由此两方面而产生内生交易费用.战略联盟双方企业的内生专业化优势以及信息不对称,既是分工专业化利益的来源,又是产生内生交易费用而使得联盟均衡合作经济性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对国内产业布局作出合理的调整,现行国内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对保证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为减少因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根据国内产业垂直分工转移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其对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国内产业布局的调整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