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参考国内外对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通过在西方的市场环境中考察一股独大现象,认为市场选择下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不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将此结论引入到我国市场环境结合国有股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对我国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也成立,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却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3.
谢泽锋  孟杰 《英才》2012,(11):94-96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推动者之一,华生如何评价郭氏新政?在华生眼里,中国股市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中国模式可以有,但还没有。建立朝野共识比推动左右共识更加重要,中国改革下一步应该以社会改革带动全面改革。在华生的新书《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中,他如此写道。年少成名并未改变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的沉静与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4.
5.
6.
汪浩 《企业导报》2001,(8):22-23
<正> 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和定价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确定了国有股的减持主要采用存量发行方式,即将现有的国有股出售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具体发行上是以新股发行或增发股份时的融资额为基数,减持数为该基数的10%。减持定价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即以二级市场价格为参考确定。这一减持方案在目前兼顾了三方利益:国有股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出售;社保基金增加了来源;股价二级市场扩容压力不大,股民也能承受。但这只是照顾了各方面利益的短期均衡,而长期平衡这三方面利益的关键却被忽  相似文献   

7.
刘纪鹏 《英才》2014,(11):86-86
A股已经不是一个所谓的投资人的市场,完全是一个发行者进行圈钱的市场。沪港通可以说是拯救沪市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但将倒逼A股市场对自身进行制度建设。舆论对沪港通寄予厚望,希望A股能借其得到改善。在试点初期,预计沪港通对A股整体影响不大,对个股或将产生一定影响。第一,沪港通总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市场一片萧条,中国资本市场直逼谷底。普遍预期,中国股市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弱势格局,牛市周期不可能很快回来。这为收购者控制收购成本、实施“跌则买、涨则卖”的操作策略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周期和宽松的市场环境。 不期而至的经济危机在给众多企业带来恐慌之时,也凸现了反周期扩张的良机。以下是《中国企业家》摘编的北京和君咨询公司所做的“漂亮20”研究报告,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取反周期收购的线索或启示。  相似文献   

9.
制度缺失再一次让A股爆丑,这一次让焦点集中在了一直难产的退市制度上。先天不足的A股似乎从来就不缺抖包袱。最近随着市场大跌,一批另类的上市公司渐次浮出水面,被人戏称为僵尸公司。这些僵尸公司的一大共性都是壳,一如换帽僵尸壳,像ST宝利来自1992年上市至今,一直在戴帽和脱帽间轮换着;二如不融资不分  相似文献   

10.
胡伟凡 《英才》2012,(9):108-109
即便这个市场行将变成一潭死水,也理应规划其上市公司可能的出路。一只闽灿坤B,激起千层浪——受其濒临退市影响,上证B股指数在7月25日、30日两天分别下跌了4.70%、5.64%,在日K线图上留下了两根压抑的长阴线,让投资者们在评论退市新规的同时,把视线又一次集中在B股市场上。这已经不是B股第一次中枪。近几年来,每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19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社保基金理事会联合发布《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此时,距离之前国有股减持对股市造成巨大冲击已经整整7年了。那么,这一次的国有股转持是在什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管理层为淡化自身对于股市的政策面影响也曾不遗余力。其间,更有一些高层人士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股市暂时还难以摆脱“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宿命,但是,“放”终归要比“收”更契合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主要是从公司治理的结构来看一看中国股票的状况。先来看中国股市的现状。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中国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之后,企业上市越来越多。非常有特点的,中国的股票按照股份分类:有超过50%的股票是无法交易的,比方说,国有股和法人股,这些股票是无法在市场上流通的;而A股、B股和H股是可以交易的。  相似文献   

14.
李小军 《甘肃审计》2003,(12):28-28
优化国企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当务之急,也是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一直关注的热点。笔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创造公司有效治理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是怎么样大力发展我们的民营经济,包括各种民营、科技企业。这既是发展的问题,也是改革的问题。这有助于改变我们经济的结构和体制结构。第二是如何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我们的国有经济,这个既是传统体制改革的问题,也是发展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资源优化,能够释放出一大批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大丰 《英才》2006,(3):30-30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特色是“一股独大”,换句话说,中国上市公司的本质是“子公司上市”。这种特定的股权结构注定了上市公司的非独立性,而只是集团公司或大股东的附庸。按照“资本议决原则”,多数股东的意志是合法的,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胡梦琪 《经济界》2002,(3):90-91
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问题,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是在一个上市公司中,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只有公众股才能流通。二是“一股独大”,国有股占到三分之一,有的占到50%以上,如果加上法人股中大部分股权属国有法人,则国有股总体上占到60%以上,有的企业比重更大。这种产权结构,既不符合股份公司同股同权的特点,也不利于建立法人治理制度。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中小股东权利受到很大限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实际由国有大股东控制,难以起到应有作用。 逐步减持国有股,是推动国企改革和完善资本市场的…  相似文献   

18.
王瀛  松涛 《英才》2010,(4):84-85
“2002年到现在的8年时间中国的股市从2300点到3000点,在这期间巴西涨了7倍,俄罗斯涨了6倍,印度涨了5倍,中国连50%都不到。”  相似文献   

19.
刘纪鹏 《英才》2013,(6):90-90
即使股市跌到1000点,大小非和大小限仍有利润空间。这是压垮股市信心,令股市抬不起头来的主要原因。股市要雄起,关键要把束缚股市发展的制度性痼疾逐一排除。从微观层面看,大小非和大小限形成的两座堰塞湖是制约提振股市的重要因素,能否成功化解限售股对二级市场的冲击是恢复股民信心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级债危机将使中国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促使更多“热钱”流向中国,势必刺激中国股市。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股市接近4000点之后,泡沫破裂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