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权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向阳 《经济师》2002,(11):42-43
文章对产权理论在各个时期的演进与发展进行了概述 ,分析了产权理论的四大主线 :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的效率分析、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和新史学说理论 ,并与马克思的产权学说进行了对比 ,提出了对我国产权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饶静安 《经济师》2009,(6):31-32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西方产权理论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而马克思产权理论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为了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地位,文章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提出、主要观点、研究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其对我国产权改革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以进一步深化认识,保障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赵西亮  吴栋 《经济经纬》2005,(5):69-71,75
产权改革与国有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怎样?产权改革是一种承诺机制。产权改革不是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充分条件,即进行了产权改革也不一定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同时,产权改革也不是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即国有企业没有效率并不是完全由产权不清造成的。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产权结构只是影响企业效率的一个方面,而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的存在以及由此引起的预算约束软化,是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产权改革使硬化企业预算约束的承诺变得更为可信,从这种意义上,产权改革对提高企业效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李勇刚  申佳 《时代经贸》2007,5(1X):42-42,44
本文从分析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所经历的艰难路程入手,指出了在其中所产生的问题;接着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毛婧  薛香梅 《经济论坛》2005,(8):129-130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一种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产权思想深入人心。我国企业改革的产权取向,既为我们提出了更新财务理论、深化财务改革的要求,又为我们重新认识、分析财务的基本理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将从产权理论出发对财务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产权理论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上)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运用产权理论来分析论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推动了产权理论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  相似文献   

7.
苏国强 《生产力研究》2006,(11):80-81,90
在银行内部结构要素中,产权是影响银行效率的最基本因素,但现代商业银行的两权分离为治理结构优化提高效率留下了空间,也为产权、治理结构的优化寻找到突破口。文章结合产权结构安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进行公司治理改革,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葛陆地 《经济问题》2007,339(11):55-57
产权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突破的难题.在此,基于产权理论发展和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要求,详细介绍并系统对比分析了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并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所存在的产权问题,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即在马克思产权理论指导下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该文认为马克思有比西方新制度学派更为科学、深刻、系统的产权理论,而且产生的时间更早,并从产权的本质、产权与效率的关系、方法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与评论。  相似文献   

10.
陆昱 《经济论坛》2010,(4):214-219
马克思把“产权”看成是由生产力决定、受生产关系制约的上层建筑形式,他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来认识产权起源与形态衍迁过程,认为产权起源于分工与私有制,产权基本经历了原始社会的产权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私有制产权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产权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产权形态四次衍迁过程。马克思关于产权形态衍迁的理论表明产权形态具有绝对的变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对于当今我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所经历的艰难路程入手,指出了在其中所产生的问题;接着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早期产权理论由于无法解释无效产权存在的原因,并且抽象掉政治、国家分析产权以及产权主体分析的单一性和同质性,使得其解释力大大降低。将寻租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及国家理论引入到产权理论中,形成了新产权理论及其构架。新产权理论对于我国产权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种产权理论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井辉 《财经科学》2000,(5):57-60
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是用来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理论体系,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不仅要引入产权理论来推进改革的进程,而且要注意竞争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试从年权理论与超产理论的对比分析中得出结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产权改革是发挥竞争机制作用的前提,只有推进产权改革,才能积极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在推进汇率市场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试图运用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通过提出汇率市场化在产权方面的要求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从产权角度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洋 《时代经贸》2011,(4):20-20
本文是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产权为理论基础,具体分析我国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效率问题。首先,对公共物品的概念、分类和性质进锺分母;爹二部分是以产权的视角对三种不同供给主体的效率进行了浅析,并在第三部分提出了我国公共物品在供给主体上应该思考与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就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界定理论中的三大部分:科斯定理、产权界定的相对性与渐进性和国家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做分析。通过产权界定理论的演进过程,来说明产权界定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振球  尹德洪 《经济问题》2007,339(11):4-6,57
通过私有产权的起源、产权制度演进动力的比较,分析了社会主义公有产权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是历史的必然.认为在当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来指导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研究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逻辑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完善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 ,主要是在体制转型时期不对称、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之下 ,乡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利益调整和再分配的结果 ,是他们相互之间利益矛盾妥协折衷的产物。其中 ,以乡村政府和企业经营者为主导的乡镇企业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利益分割 ,对于产权改革路径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解决乡镇企业的融资问题和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资本化问题 ,是其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基于以上分析 ,文章还探讨了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会不会提高企业效率、产权改革中的经营者持大股问题 ,以及产权改革的深化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旅游资源产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晓霞 《经济地理》2004,24(3):419-422
旅游企业产权明晰问题已逐渐被社会认同,而旅游资源产权明晰问题却未受到应有重视。我国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不清,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已在某种程度上束缚和妨碍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资源产权问题成为近期旅游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主要运用俱乐部理论、资源价值理论、产权理论等,从深层次上对我国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构建我国现代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有产权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小文 《财经研究》2000,26(12):26-31
本文在分析公有产权与经济效率内涵的基础之上,详细考察了现有公有产权的经济效率后,认为公有产权的经济效率并不低于甚至高于私有产权,而且只要清晰地界定现有公有产权的结构、发展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国家对公有产权实施有效地保护,公有产权同样可以实现高效率地增长,片面地强调“私有产权神话”并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