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国31个省份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VAR)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信贷投放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并不会带来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而言,信贷的投放并未有力推动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带来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转轨经济背景,利用我国2005-2015年间短期融资券发行数据,从企业所有权性质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更多通过民营企业实现,而对于国有企业则并不显著。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的超额发行量以及相对于国有企业的发行利率溢价与货币政策立场代理指标显著正相关,而国有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则不存在这样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它的存在使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结合我国信贷市场的特点,对信贷配给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货币政策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持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巨大的信贷投放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危机、恢复增长的“头号功臣”。而这种史无前例的高速信贷投放也导致了通胀预期、资产经济泡沫等风险。而宽松的货币政策需要综合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给适度增加和合理的贷款结构,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金俐 《济南金融》2008,(10):19-21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它的存在使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结合我国信贷市场的特点,对信贷配给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货币政策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东琪 《中国税务》2011,(10):24-25
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往往是由于货币政策急剧变化。货币政策过松,货币、信贷短期增加过多、过快,导致经济大起。货币政策过紧,货币、信贷短期减少过多、过快,导致经济大落。因此,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是货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选取2005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4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武川 《中国外资》2012,(23):4-4
货币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三大基础工具入手,分析其对信贷供给的影响,并以信贷为依托,阐述了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采集2004—2015年的货币、信贷、消费、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是顺畅的,信贷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关系,但不明显,说明传导过程中存在一定梗塞,货币政策的传导已不再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今后可以从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消费贷款等方面,提高信贷传导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朱健明 《云南金融》2012,(4Z):84-84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信贷投放与货币供应高度相关,在2012年货币政策取向引发市场广泛讨论的背景下,对信贷水平的事前预测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利用统计软件对云南省金融机构历年信贷投放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计量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云南省2012年的信贷增长大致有21%的空间。控制信贷投放的总量与节奏,调整信贷投放的结构和比例仍将是今年信贷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朱健明 《时代金融》2012,(11):84+100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信贷投放与货币供应高度相关,在2012年货币政策取向引发市场广泛讨论的背景下,对信贷水平的事前预测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利用统计软件对云南省金融机构历年信贷投放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计量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云南省2012年的信贷增长大致有21%的空间。控制信贷投放的总量与节奏,调整信贷投放的结构和比例仍将是今年信贷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包括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汇率传导渠道等。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信贷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中国2000-2008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经济的。另外,我国的信贷传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信贷配给现状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下,信贷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目前我国区域信贷配给差异化现象相当严重,出现经济发达区域信贷配给弱化,经济落后区域信贷配给强化的空间差异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文章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信贷政策的一刀切、存款准备金率的区域一致性和利率实质上的区域差异性、信贷管理体制的变革和信用环境差异等是造成信贷配给区域差异化的原因,正确认识上述原因,是有效消除信贷配给区域性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信贷配给理论认为,当经济处于信贷配给阶段,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效应更强。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基于样本分割的阀值回归估计方法,以阀值前后段回归系数的差异性来间接地衡量中国信贷配给的程度及其宏观影响。本文分别以1978-2007年、1978-1992年、1993-2007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阀值回归的实证结果都支持货币政策紧缩对经济有额外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还发现我国信贷配给的程度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1993年后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一、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及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就是让非常时期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让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这就既要管理好流动性,又要以信贷促经济增长,以信贷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因此,要有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要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及利率市场化的步伐,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及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求,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具体途径,其顺畅与否决定着货币政策效率的大小。我国的金融结构属于商业银行主导型,银行信贷是企业主要的融资形式,信贷资产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信贷传导机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为了应对当前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人民银行正逐步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由于货币信贷扩张不可能创造资源,因而货币总量增长不可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信贷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信贷政策始终要控制总量和优化结构,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达到预定目标后,要逐步回归到正常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需要的状态,以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之后,为刺激国内低迷的经济,中国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开启了中国经济信贷扩张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坚定的执行者的各商业银行,其信贷业务和资产规模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信贷扩张的影响。文章基于信贷扩张对于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经营的规模、结构、风险等指标的影响的数量及原理分析,针对我国银行业在信贷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严格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的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中国2000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1季度数据,分别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构建货币政策冲击变量和产出模型来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是否有非对称性影响。实证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有非对称性,并且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信贷配给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信贷配给理论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自由竞争信贷市场运行机制,为货币政策变动影响实际经济的可能途径提供了比传统理论更为丰富的论证。信贷配给的客观存在限制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发挥的传导作用。中国经历着从非均衡信贷配给到均衡信贷配给的过程,信贷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应采取组合的方式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更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意图,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