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导刊》2012,(9):77-77
利海(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得名于"利泽天下,海纳百川",成立于1992年,总部设于广州,总资产逾600亿元。是以绿色城市运营为核心业务,集房地产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物业服务和资产营运于一体的全国大型绿色城市运营集团。利海站在推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践行以绿色城市运营为核心的创新战略,通过产融结合、政企合作等多种方式集聚雄厚的金融资本、丰富的商业运营经验、技术研发、文化发展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以此形成强大的运营实力、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积极投入各地的城市新区建设和大型城市运营项目,与当地政府共谋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水兰  刘雪斌 《企业经济》2012,(12):131-136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借助城市经济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经济圈的实践,已表明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为此,根据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应采取打破体制障碍、加强立法保障、深化产业分工、强化地区协作、拓展对外合作、完善城市体系、培育副级城市等措施来整合"汉昌沙"城市群经济圈,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统筹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省会城市因为拥有省会资源优势,大多已在省域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形成了省会经济圈,并具有向省会都市圈战略升级的趋势,升级的方向与路径,既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也需要学界深入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其规律做出学理性概括。以安徽省会合肥市为对象,对省会经济圈向省会都市圈战略升级进行案例研究,结论是:中国省会城市由经济圈向都市圈战略升级的方向是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战略升级的路径是深化区域合作,共建共享,以有效的区域合作推进向"三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年度表情年度贡献年度评点2007年,利海集团的战略发展是以郑州和长沙等中部城市为重点,以南宁项目为侧翼,以南昌、贵阳、天津等地区为未来目标区域,积极谋求向全国快速的扩张的发展之路。在广州,利海集团成功开发了以君林天下、南湖托斯卡纳、从化托斯卡纳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豪宅.同时倡导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经历世纪绿洲、托斯卡纳、君林天下等多个绿色地产项目的成功开发后,利海集团坚定了向"绿色化、精品化"进拓的脚步.走出了烙印着利海特色的"绿色地产"之路。  相似文献   

5.
《东南置业》2008,(9):20-24
海峡西岸,中国东南部海岸线上一方瑰丽的热土,崛起—个以福州和厦门为核心的城市群,在宽阔的大海胸怀中,面浩荡大海秋波,享都市集群之无限魅力,勾画—个大手笔、大战略、大气度的城市群崛起方略,建立推动城市化进程。服务于城市集群建设和优化城市功能,以市场、资源、技术、人才国际化为基础的海峡商岸经济圈。海峡西岸城市群将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后的中国第五极城市群。  相似文献   

6.
冯建栋 《企业导报》2014,(13):75-76
本文通过对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PEST分析和SWOT分析,提出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战略,以省会城市打造"商都文化"、以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商汴文化"、以一小时经济圈打造"商汴洛许文化"等几个部分,以供政府和企业在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区位、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1年地级城市数据,研究了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结论如下:(1)随着与核心城市距离变远,城市长期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呈现出"∽形"的非线性关系;(2)在城市体系内,城市规模和城市区位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3)某地区城市分布越密集,则该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越快,应积极发展城市群以带动城市化。在城市群发展战略上,需要注意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地理上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城市网络外部性是挖掘城市群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理论构建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利用2003—2019年中国12个城市群1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网络外部性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相比城市群外的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的劳动力和技术产生更强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且城市群内部的高铁可达性可以强化劳动力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度可以强化技术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根据本文结论,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完善城市群内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内城市间产业关联,是中国城市群未来实现城市经济协同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韧性对城市安全发展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本文选取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重维度的城市韧性逻辑框架。同时基于此城市韧性逻辑框架,系统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稳步推进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建设路径: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绿色美丽珠江三角洲,塑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深化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合作城市营销是关于协调城市群与单个城市在城市营销中树立共同愿景,确立互补定位,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在有效协调的基础上保持合作,使城市群和单个城市的城市营销目标最大化、实现双赢的一种战略与若法。其任务是在合作机制上创新,建立思路清晰、利益共享、沟通高效、决策迅速的城市群营销合作机制,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和有效营销。  相似文献   

11.
刘芳序  文革  朱文豪 《价值工程》2021,40(21):10-12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后,成渝两地乡村地区得到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下成渝两地乡村地区空间规划也面临着转型.文章从城市群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出发,结合成渝城市群"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的特色,分析了城市群内乡村地区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从打造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的角度,构建了成渝两地乡村地区空间规划水平评价指标,为成渝城市群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尽管被官方翻译为“urban agglomeration”,但与西方对城市密集区、集合城市等相关概念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具有理想化和难以明确界定的特点.未来中国城市化的研究中,应更多的放在城市密集区界定、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对城市密集区优化方向、优化路径等问题上,以与国际上通行的“城市密集区”研究接轨,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国外城市营销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昭  姜军松 《企业研究》2005,(11):79-80
当前的中国,城市经济圈的浪潮正一浪高过一浪: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城市圈正蓬勃发展;以广东、佛山为核心的广佛经济圈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还有环渤海城市经济圈的迅猛发展等等,无不显示出中国对城市发展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区域特征及其带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成都城市经济圈,推动成都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对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范围界定、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成都城市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和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带动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宜程  赵培红 《城市问题》2012,(9):23-26,90
从提出背景、空间组织、空间形态与结构、城市功能特征等四个方面对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进行了辨识,分析了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圈等概念,对城市功能地域发生作用的内部机理和规划中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绿色智慧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黄河流域绿色智慧城市的空间关联网络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绿色智慧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下游—中游—上游”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且下游增速最快,极化特征明显;黄河流域绿色智慧城市空间关联网络联通性较好且不存在等级结构,空间关联的紧密度和稳定性不断增强,但城市间的协同性仍需进一步提升;郑州、西安和济南等省会城市处于空间关联网络的中心位置,烟台、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和上游多数城市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空间关联网络分为四大板块,兰西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为“净溢出”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净受益”板块,宁夏沿黄和呼包鄂榆城市群为“经纪人”板块,晋中和中原城市群为“双向溢出”板块;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差异会增强绿色智慧城市间的联系,信息网络差异则会抑制绿色智慧城市空间关联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跨国区域整合视角下的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是区域经济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出现,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有必要进行跨国的区域整合.通过研究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问题,探索开放经济下的中心城市跨国区域整合途径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规划引导型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弱但也是最具潜力的区域,从空间经济学角度来看,规划引导型城市群战略存在四个问题:城市群间协同政策不足、总体发展程度弱、核心城市不够发达、核心和外围城市间渠道不畅。在城市群发展时空演变理论的基础上,结合8个城市群的不同特点,提出“十四五”时期规划引导型城市群的差异化战略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勤 《房地产导刊》2008,(12):142-142
2008年“十一”黄金周,利海集团在广州、长沙、郑州,南宁等地6盘齐开,一举取得1000余套的销售成绩。各城项目成交量都在同区竞争对手中名列前茅.为利海集团“绿色地产”征程写下光辉的一笔,至此,利海集团“绿色地产”脚步已遍及全国16城14项目。  相似文献   

20.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我国开展城镇化布局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成熟型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表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城市群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城市群层面的系统性疾病:核心城市"大城市病"+外围城市"工业病"及两种疾病通过产业外移、空间侵占、污染跨界传输、发展断层等因素在城市群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要调整优化核心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和功能,提升外围城市产业集聚效率和质量,建立核心城市—外围城市污染减量转移机制,建立核心城市—外围城市资源环境产权交易体系,优化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构建城市群层面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和环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