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要有一套能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载体。如果没有一套适合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对国民经济进行正确的判断,则宏观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由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和配套政策措施三部分组成,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本文试就建立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方法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引入市场机制,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逐步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的今天,怎样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计划管理怎样搞?计划理论如何更新、发展?是许多人为之困感的问题。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钟契夫同志主编的《计划管理原理》一书,比较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经济条件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计划商品经济和计划管理问题,反映出我国计划管理理论的更新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立足点,包括两层含义:一要跟踪商品交易活动,以总收入-总费用=纯收入作为核算模式,二要以市场价格核算为主,加强价格变动核算。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生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要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商品经济秩序,完善市场体系。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必须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把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作为我国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怎样完善市场体系?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一市场是商品经济范畴,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供给和要求实现的场所,是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调节机制。因此,发展商品经济离不开市场,商品经济愈发展,就愈依赖于市场。正如马克思指出:“对工业生产来说,市场的不断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者和体现者,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以协作  相似文献   

6.
与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相适应,直接指令式对外技术贸易管理方式也需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对外技术贸易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流通体制的改革应当是逐步培育和发展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为最终形成和完善可调控的市场体系而努力。一、建立可调控的市场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发晨的必然要求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无法愈越的重要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健全和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正在逐步扩大,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这就要求企业须从“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开拓型”。这一转变首先使广大乡镇企业和一部分中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和逐步提高的过程:一是选择和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三是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整个商品流通领域的运行机制作为一个系统,政府、市场、企业三个运行机制则是它的子系统。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考察,这三个运行机制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各个子系统又存在不同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体系,其运行行为的摩擦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商品流通体制作为整个商品流通领域运行调控体系,必须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并对其不适应的部分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调整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市场、企业运行机制的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八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坚持在总体上采取累积渐进、综合配套的改革方式,实行多层次、分类型的经济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改革份量,进一步深化计划体制、企业、投资体制、物资体制、财政、金融体制及外贸、外汇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紧密相关的,正确运用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对加速市场经济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得以健康有效的运行,要求微观企业自主决策,宏观计划培育市场,实行“国家调控市场,企业选择市场”以市场为经济运行中心,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再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产品经济的体制模式转变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模式。但人们对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理解,在认识上却是很不一致的。我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体制,即从经济运行的计划化过渡到计划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这一新体制的建立,迫切需要方方面面进行配套改革,需要方方面面向市场经济转变。金融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与一定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在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宏观调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整个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调控体系,其完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投资运行的合理程度和国民经济的景气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会使我国的投资形势更趋繁荣,另一方面也会使我国的投资调控难度加大。因此,不断完善我国的宏观投资调控体系,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际上,纵观1992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  相似文献   

16.
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厦门大学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朱启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为了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  相似文献   

17.
一、综合平衡和核算体系从总体上协调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而要搞好计划综合平衡,就要建立和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为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比较准确、系统地反映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从而为综合平衡分析、计划测算和制定调节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所以,实现计划综合平衡的任务需要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反过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又必须适应计划综合平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市场取向的改革,就是要重视市场的作用和市场的发育,但不等于全面推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经济改革的内容,应将市场取向的改革与非市场取向的改革结合起来,配套进行。即从原来高度集中,排斥市场调节作用的半商品经济半产品经济的体制,转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没有获得有效实现的体制,转向逐步获得其有效实现形式的体制。关于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不能把计划、计划调节和计划经济混同,也不能把市场、市场调节与市场经济混同。  相似文献   

19.
一、对传统体制下财政作用的分析社会主义财政在实现社会积累,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公共需要,处理调节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分配关系和经济利益,捉进、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正如分配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样,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财政,作为各种社会主义分配活动、分配关系的主要承担者和调节者,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财政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满足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促进工业生  相似文献   

20.
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景钤 《江南论坛》2000,(6):20-20,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但并不是对计划管理的否定,加强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管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管理具有本质区别,主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全面预测和战略部署,突出地表现为具有指导性、政策性特点。而要使宏观发展计划对区域发展真正具有调控和指导作用并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准确评价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也就是要对发展阶段作出准确的战略定位。 1、小平同志的发展阶段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