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东凛 《秘书》2012,(2):26-27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使得双方在交往沟通中既有相互理解的一面,也有摩擦冲突的一面。在对外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东南沿海中小企业与日本企业建立起了方方面面的合作关系,这其中离不开商务谈判活动。商务谈判中有合作也有竞争,需要灵  相似文献   

2.
王键 《新远见》2008,(3):44-61
中国具有巨大原经济发展潜力,同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的联系。日本经济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在发达国家行列中占有重要位置。中日两国加强友好合作,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确,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日两国更加需要对方的经济合作,中国经济的腾飞促使国内潜在的消费市场将变为现实的巨大市场。这对日本企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加强中日两国双边经济合作来求得日本经济的彻底好转,是日本国民与企业界的共同愿望。而中国为了实现更高的发展战略目标,保持稳定而有效益的持续增长,也需要继续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真正力量之源,是和平统一海峡两岸、实现中日和谐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日本、韩国分别于1955年9月10日、1967年4月14日加入关贸总协定。在“入关”前,两国的汽车工业均处于起步阶段;但“入关”以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两国的汽车业却一步步壮大实力,目前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有关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日本、韩国汽车业“入关”后之所以能腾飞,除了与当时的一些国际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两国在“入关”后采取的宏观控制、对外合作、适度限制、创造条件等四大举措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王秀艳 《科技与企业》2013,(12):255+257
中日两国是邻邦,也是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日两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两国经贸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此次钓鱼岛争端,从短期来看,给日本企业在华销售、中日两国间进出口贸易和日本观光旅游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中期来看,则对亚洲经贸格局、日本企业进出中国市场的进程及日本经济景气度产生影响。由于受到上述影响,日本经济在2013年后进入新一轮的衰退,年经济增长率或下降1%。  相似文献   

5.
在东亚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日本两国地缘相近,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两国的文化脉络相互交融,生活习惯相互借鉴,尽管在近代历史中中日国家矛盾集中爆发,但两国的历史纠葛相互影响是不可否定的.尤其是在饮食文化方面,在历史中,中国在文化等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饮食文化上同样深刻影响着这个邻国,本文试着从近现代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探寻中国饮食文化要素的身影,浅析中国对日本饮食文化的些许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5月份的专栏文章《中日两国面对同一"针眼"》一文中,我说中日两国需要相似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日本虽然比中国早20年到达"针眼",但至今没有穿越过去。中国东部沿海的个别发达地区已经追上了日本,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7.
美日创业投资体系间的差异比较和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电子财会》2001,(4):45-47
美、日是当今世界上两个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以高技术产业为其主导力量。在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到了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则呈现出一幅增长乏力的态势,九十年代之后日本经济更是步入了全面的衰退。与此相反,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低迷之后,九十年代凭借高技术产业的优势使经济一直处于高速的增长阶段,至今未显露出有丝毫减缓的迹象。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也许我们可以从两国创业投资体系的差异中,发现该现象的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日本的第一贸易大国,中日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之一,在中日商务交往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日常习惯用语,由于其使用的习惯性,因此在商务场合也不可避免的被频繁使用.本文将从等值的翻译的角度试着对中日两国日常习惯用语在商务场合的意义进行分析,以期对商务场合的语言翻译和理解起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斗 《中国企业家》2008,316(10):31-31
中日两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居相近,心相远,关系一直低迷。2001正2006年,小泉纯一郎任日本首相期间,因为一系列结构性因素,尤其是小泉一意孤行地参拜靖国神社,两国关系遭遇寒流,降至冰点。尽管两国经贸关系很热,但政治关系很冷,出现了所谓的“政冷经热”。2006年秋季,小泉下台后,两国的冰冷关系出现了和解迹象。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开始“破冰之旅”,后来又有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和福田康夫首相的“迎春之旅”。今年5月6日-10日,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暧春之旅”,定下了战略互惠关系的基调。正如胡主席所言,“福田康夫首相和我都相信,中日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成了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指导双边关系的第四个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0.
2023年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自今年3月26日两国正式建交后,卡斯特罗总统首次访华。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同洪都拉斯尽早开启商谈自由贸易协定进程。7月7日,中洪两国开始自由贸易协定第一轮谈判。两国的交往是近些年来中国与中美洲一体化体系成员国关系快速发展的缩影。为让大家了解中美洲一体化体系,我们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专家介绍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促进中日两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第四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于2009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2.
康宁 《活力》2009,(7):53-53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回顾30年来日本对华经贸政策的演变和发展,总体来说,日本采取的是积极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但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7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瓦那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举行会谈。在亲切、友好、诚挚的气氛中,两国元首共同回顾中古关系发展,规划两国关系未来,达成重要共识,同心携手开创两国互利友好合作新局面。会谈开始前,劳尔·卡斯特罗在革命宫为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军乐团奏古中两国国歌。习近平在劳尔·卡斯特罗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两国元首相互介绍双方陪同人员。劳尔·卡斯特罗热烈欢迎习近平访问古巴,并愉快忆及他以往访华情景,表示两国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日本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与它国联系很少,主要是受中国的影响较大,接受中国华夏文明的熏陶。并且主要是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和改进,长期处于儒家文化圈的浸染之中。本文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其成效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康宁 《活力》2009,(14)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回顾30年来日本对华经贸政策的演变和发展,总体来说,日本采取的是积极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但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济贸易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目前,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日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缘经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于中日两国经济、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域特性和历史的不同,导致中日两国人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时代的我们随着中国加入WTO,中日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往来也与日俱增,而我们对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本文试从中日两国餐饮酬酢中的习惯差异、赠送礼品时的差异两方面对中日两国文化作一比较,以期使大家更透彻地了解日本文化,增进中日双方的友谊。  相似文献   

18.
《上海企业》2011,(11):102-103
为弘扬东方文化,促进中日艺术家交流,由恒源祥香山美术馆和日本无弦社共同主办的"中日水墨画交流展"在恒源祥香山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特邀日本著名水墨画家与中国国画家陈佩秋、陈琪、陈明、黄阿忠、乐震文、张渭人、汪家芳、张弛、何曦、胡炜等共同展出80余幅精品力作,共同演绎中日两国艺术家对于现代水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日本是古往今来一衣带水的邻国,两民族自一千五百多年之前便开始了不断的交流,互相对各国的经济历史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展的趋势之下,中日两国在各领域充分开展合作,因此,加深日本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对于能否更好地促进中日两国的共同发展及友好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集团意识"就是构成民族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充分、深入了解两国经济历史文化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钱宏江 《新远见》2012,(7):57-64
东北亚是一个区域概念,所涉国家有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六国。各国之间交往历史久远,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复杂。大国力量的交汇碰撞,加剧了这一地区关系的复杂性。要在复杂的地区关系中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必须有效提升地区性软实力,加强我国媒体具有针对性的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我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形象,增强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