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南川市冷水关乡认真贯彻《退耕还林条例》,为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退耕还林工作坚持“三结合”。一是坚持退耕农户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相结合。该乡在认真贯彻《退耕还林条例》的同时,根据退耕农户的意愿,充分搞好上级政策和退耕农户愿望的协调配合。二是坚持退耕还林与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作为南川市的蚕桑基地乡,该乡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多种桑树等经济林。在全乡已退1000亩的退耕还林地中桑树面积超过600亩,占退耕地面积的60%,以进一步突出其蚕桑经济特色;板栗、核桃等经济林在300亩以上,实现了退耕还林与经济发展和农村产…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不断地调整、完善,使其更加切合实际、更加顺应民心,以期发挥更大的绩效。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后续政策建议: 一、统筹规划,重点扶持 鉴于退耕还林及生态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建议国家在全国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依照各区域现实的生态状况及其在全国生态战略地位的重要程度,依次划分出重点区域、重要区域和一般区域,分步实施。压缩全国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政策涉及面,将那些目前虽已实施退耕还林但其生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是通过私人承包的激励机制来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率供给,实现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采取长期合约期权形式的制度激励,有利于引导退耕农户的行为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相契合;政府也会由此节约大量的监督费用.制定合理、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引导农户多种植生态林,使农户的理性选择与国家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政策导向趋同,是改进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简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决策。XF县自2000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明显提高。实践证明,退耕还林政策是一项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德政工程。XF县的退耕还林资金兑付程序是对验收合格的退耕还林土地,由验收部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优化政府规制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中的产权冲突,指出退耕还林政府规制优化措施之一是在强化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同时,妥善安排好农民的生计,合理安排农民补偿性收入的“收益流”;政府规制改善措施之二是采取“弹性”的退耕还林政策协调中央、地方与农民在还林“经营权”上的冲突。退耕还林成功与否还在于国家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公益林营造激励机制体系,出台相应的公益林营造激励机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陕西、黑龙江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情况和主要措施 (一)两省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情况 1.陕西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情况。陕西省是全国最早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1999年全省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要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后续产业。当前后续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政策性、结构性、技术性和农户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必须完善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加快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对退耕农户的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以促进后续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山林 《西安金融》2004,(10):45-46
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后,榆林市12个县(区)全面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农发行榆林分行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对粮食补助进行信贷支持。为了摸清退耕还林政策及其粮补贷款的执行情况,近日榆林银监分局对该项贷款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9.
齐刚 《金卡工程》2010,14(10):200-200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伟大工程。本文以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吴起县为例,通过对退耕还林政策调整给农民带来在种植业、林草业、畜牧业等方面收入影响的简要分析,得出政策调整后将带来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内蒙古、宁夏自治区退耕还林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我们会同预算司、经济建设司和国家林业局计资司、退耕办,对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固阳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彭阳县退耕还林进行了调研。期间,采取随机抽查、实地考察等形式,调查了4个县的11个乡20个行政村,走访了40多个退耕农户。从调查情况来看,4个县的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比较顺利,计划任务完成较好,钱粮补助政策基本兑现,农民对国  相似文献   

11.
《西安金融》2004,(6):31-33
截止2002年底.我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近10亿亩,西北五省区累计退耕还林2410.9万亩,其中,陕西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55.7万亩,荒山造林622.73万亩,政策兑现钱粮折款共计达117.32亿元。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陕西省完成退耕还林任务和钱粮投入均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相似文献   

12.
依法推进退耕还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总体来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现阶段亟待针对这些问题与新的情况,进一步落实并完善退耕还林方面的法律法规与管理机制,加快推进退耕还林的步伐,并将相关工作做扎实。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退耕还林(含草,下同)对农户的直补政策深得人心,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农户生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耕地保护、鼓励农民种粮,全国范围停止新增退耕还林任务的情况下,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薄弱、经济比较落后的甘肃省来说,如何把握退耕还林进退之路?通过近期对该省的调研,我们看到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感受到甘肃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对"春风再度玉门关"的期盼.  相似文献   

15.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天然林禁伐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乐山市已列入首批退耕还林试点,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退耕还林中相关的财政政策问题,对于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造得起,有效益,不复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抓住机遇,全面启动退耕还林 乐山市位于长江上游岷江水系,境内有河流46条,2210公里。全市辐员面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湖北枝江市稳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财政部门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新形势下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和“民心工程”来抓。目前,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05万亩,占计划的101.2%,通过近两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了农民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扼制了长期以来毁林开荒现象,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正趋向良性发展。全市杨树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现已…  相似文献   

17.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于1997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全面负责武当山风景区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2000年以来,武当山联社紧密配合特区政府实施退耕还林的林业政策,抢抓机遇,坚持退、还、管、封、育并举,大力开展了封山育林、荒山造林和退耕还  相似文献   

18.
王璐  王耀庆 《理财》2004,(7):18-19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从近几年的实践看,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其运行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从2008年开始,对退耕还林地区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旨在使退耕还林户退得下、能致富、不反弹,更好地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三年多的试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已在25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至2002年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415万亩。三年来,仅此一项工程就直接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现金补助收入200多亿元,为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具大的贡献。汾阳市从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上程后,当年全市退耕还林面积为1.9万亩,全市的6个乡镇,到2003年底,累计退耕还林面积为2.35万亩。总体来说,全市退耕还林工作进展良好,积累了很多经验,整个工作已经从最初的探索阶段进入到了正式实施阶段。但同时在实践中,退耕还林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