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婚姻三境界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重境界的夫妻,婚姻  相似文献   

2.
“大不是美,小也不是美,从小到大才是美的”,高速成长的企业对成长津津乐道,增长停滞的企业对成长孜孜以求。然而,能够实现持续成长的企业却寥寥可数。在全球高成长企业调查研究方面颇具权威的德勤公司发现“,要一家公司保持10年的高成长真的非常非常难”。数年开展“中国成长企业百强”评选的《当代经理人》对三届300家上榜企业分析发现,能够连续两年上榜的企业只有37家。从持续的层面分析,企业成长呈现出由资源而运营、由运营而模式的三重境界。极少创新乃至创造了成长模式的企业处于金字塔之塔尖,更多培养以至培育起运营优势的企业处于金…  相似文献   

3.
《山东企业管理》2013,(12):64-66
随着经营思路的改变,商业地产营销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演唱会、歌剧表演、“都市农场”搬进了购物中心;雕塑、名画、多媒体艺术作品装点购物中心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首先是铺路搭桥。管理者的工作任务是制定决策、分配资源、组织执行、协调控制,在管理的几项职能中,最重要的是计划和组织,即建立和完善系统,包括设定目标、制定政蕺制度计划、明确分工、整体协调,组织和带领大家完成团队目标。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中央及省市县都派出了驻村工作队员。对于外来的驻村干部,要想真正融入当地,完成驻村帮扶使命,有三重境界需要修炼。第一重境界:人在身在。作为组织派出的工作队员,组织关系直接转到村一级,这是第一步,即人在。驻村后,身份转变为驻村工作队员,与派出单位业务脱钩.  相似文献   

6.
第一重境界: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制度建设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指制度建设.具体说,就是指法律法规、制度规则、流程程序.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企的理论,都是说制度建设是管理活动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暴发户上世纪的90年代初,四川省乐山市有一家水泥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了股票,老张头稀里糊涂认购了三万股,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股票上市开盘11元,他一下子赚了30多万元。老张头的妻子也是本厂职工,当然也有认购任务,他俩加在一起共赚了60多万。有意思的是,夫妻俩不相信账上的60多万元是真的钞票,就从证券营业部将现金提了出来,晚上枕着大包钱睡了一觉,醒来才相信这不是梦——钱是真的!老张头活了近60岁,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钞票,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来到厂长办公室,不由分说,“扑通”一声跪在了厂长面前,老泪纵横…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产业.随着行业的整合和规范.房地产行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我国房地产要稳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快餐式开发的行业现状,并在开发理念上步入三重境界: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社会。  相似文献   

9.
走出自己的参考框架,进入客户的参考框架,发扬同理心,成为客户的知音;积累众多的解决方案,成为客户的专家;塑造形象,超值服务,赢得口碑,成为客户的保姆。  相似文献   

10.
一切都是表演,一切都是传播,一切都是艺术。在这个消费者民主日益扩大 、传统雇佣关系的人身依附渐成历史的时候,每一个杰出的CEO,都应该是行为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大到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小到销售人员的求职、工作、升迁,必然遭遇竞争对手。在实力上,与对手的差距必然面临着三种情况一是我们比对手强大;二是旗鼓相当:三是对手强过我们。  相似文献   

12.
有人预言,我们已经进入了客户服务经济的时代。打造超越他人的客户服务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回顾自己多年的保险职业生涯,感受一代又一代寿险新人的成长,忽然发现,寿险服务其实与近代名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绘的三种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3.
王雷 《企业活力》2006,(12):72-73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困境 纵观西方管理发展史,从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直至现代管理丛林。都有一个共同的偏见,即认为管理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或者技巧,而管理学则是管理实践的内在规律的升华。是一种科学。现代管理丛林则将管理的科学性发挥到了极致,特别依赖数学模型的定量分析,片面地认为只有数据才是科学和可信的。这样就自然得出了以下结论:管理学是前人发现或创造的科学知识,是可以通过间接学习而得到的;通过学习管理学知识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管理学知识可以在实践中直接运用。然而,事实上没有哪个优秀的企业家是直接从书本中或者大学的课堂中走出来的。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赵括熟读兵法,深得国君的信任,带兵打仗时兵败被捉,被秦国坑兵40万。这些事实说明,管理知识也好,兵法也好,都不是做面包的技术,只要你学会了,就能做出可口的面包。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企业文化》2008,(8):40-4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指的是做大学问大事业所要经历的境界,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上,也有学者研究指出,同样要经过三个境界。保险公司要成就属于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重境界可分为价值观的提炼(写在纸上)、价值观的宣导(刻在心里)和价值观的实践(行在脚下)三个阶段。完善和改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使文化渗透到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邀请了中华保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刘世联、太平人寿广西分公司总经理朱光两位嘉宾,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由此及彼,我们不妨看看——  相似文献   

16.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从初学到应用,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与成长中,我对会计的认识也经历了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17.
绩效沟通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炳红 《人力资源》2006,(5S):56-5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由此及彼,我们不妨看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大学会承担不同的职能,创造不同的价值,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大学的价值创造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也可以说有三种境界,每一种境界都有不同的实践特征。本期专题全面介绍了中国惠普大学的发展实践,其创造价值的三个层次——践行、布道、引领,值得深思和借鉴。首先,企业大学应该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是企业大学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9.
20.
李一硕 《财会月刊》2010,(6):I0004-I0004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此话源自于宋朝一老禅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禅宗修行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