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看,成功实施分税制的国家通常只有三级政府架构,对应有三级财政。鉴于我国政府财政层级太多,直接增加了分税制收入划分难度的实际情况,应适当简化财政体制级次。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是今后财政体制的基本级次。这三级政府财政框架的构建必须依赖于两项地方财政体制变革。第一项改革是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省管县是地方财政分配的一种主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分配模式主要是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20世纪90年代,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地改市”的实行,市管县代之省管县成为地方财政分配的又一模式。近年来,全国部…  相似文献   

2.
构建三级政府财政:以政府体制层级改革为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发 《当代财经》2006,(4):29-32
基层财政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财政体制,而它的前提是简化政府财政层级。结合政府层级结构的变化趋势,取消“市管县”体制,通过市县分置,推行“省管县”体制。同时,逐渐取消乡镇一级政府,设立乡公所,作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相似文献   

3.
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管县体制使得县级政府获得了更大的财政自主权以及行政管理权,有利于县域财政收入的增长.广东省省管县优先进行行政管理权下放,随后进行财政直管,探索出一条适合省情的改革道路.在省管县改革之前,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并且省内县城经济发展不均衡.通过近两年来的省管县改革,广东省县级政府行政及财政自主权扩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高涨,县域经济发展也开始提速,这说明省管县体制对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财政分权是否有助于提高与本地居民偏好更加匹配的公共服务水平未有定论。借助“省管县”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文章旨在从微观需求角度考察地方分权对公共服务改善的效果。采用2005年的县级宏观数据和 CG S S2005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对“省管县”改革与公共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Logit模型结果表明,“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实施未能使当地政府提供让居民更加合意的医疗服务,反而恶化了居民对公共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在排除了“改革错觉”、“预期效应”以及“滞后效应”的干扰后,这一结论依旧稳健。文章认为,财权扩大加剧了地方政府间竞争,使得县级政府有更大的激励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基建领域而非民生领域,这将导致医疗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进而引起满意度的下降。中介分析证实了这一推理。文章研究有助于从微观视角评析分权改革的公共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完善我国的省以下财政体制。目前全国已经有18个省试点“省管县”,受到政策扶持的县(市)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省管县”在很多地区被证明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现实路径。本文从省管县体制提出的背景出发,对该体制实行的理论依据、优势加以分析,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具体做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雷丹  李欧亚 《时代经贸》2007,5(10Z):218-219
本文从“省管县”与“市管县”两种行政体制的利弊之比较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推行“省管县”体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实行“省直管县”后给地方行政体制所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省级政府管理所将面临的挑战及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省管县"财政体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53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除"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段时期以外,浙江省一直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所谓省管县财政体制,即市(地)本级财政和县(市)财政一样都直接同省在体制上挂钩,市(地)一级不与所辖县(市)在财政体制上产生结算关系。省管县财政体制不是浙江的独创,不过像浙江这样从1953年以来一直坚持省管  相似文献   

8.
基于金华、义乌30年来经济成长的绩效定量比较,通过对金华和义乌关系的考察,主要分析了义乌市管县和省管县的体制选择及金华是否应对义乌进行行政兼并两方面问题。研究发现:①义乌的发展是权力不断供给、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行政区划体制)互相作用的过程,财政"省管县"体制以及强县扩权等体制改革为义乌崛起提供了强劲的外部动力;②省管县体制将是未来义乌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而金华兼并义乌不可取;③提高政府自主性,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对一般性的中等乃至更小规模的城市而言,激活其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是关键。一般情况下,应选择保持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体制,并赋予各县级政区明确的职权和财权,"省县直辖"的体制将是今后中国一般性地区所应采取的行政区划体制。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省直管县”是中央在重大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最近,“强县扩权”这一词语频繁出现在一些省份的“十一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形成了一股值得关注的地方政改新潮。其主要做法是,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尽力摆脱“市刮县”现象。但仔细分析,其实质内容或许已不仅仅局限于财政层面。而是通过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渐进带动行政体制的“扁平化”。而政府管理体系随着财政体制的“扁平化”,可以有效实现政府机构的精简,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使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并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统筹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湖北省自2004年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以来,由于省对市、县的财政体制实施扁平化管理,打破了原“省→市→县”的单向层级管理模式,实行转移支付、专项补助资金和财政结算三“直达”到县,县级自主权、决策权、自我发展能力都因此而得到较大提升。本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11日,湖北省财政厅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省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报章说这是“省管市、市管县(市)的财政管理模式,将被湖北省打破”(5月12日《中国青年报》)。其实,从1993年分税体制实施以来,浙江省就保留着省管县财政的格局。而在湖北之前,海南、河南的局部地区都在实行这样的举措。这本来是不符合我国《预算法》“一级财政一级政府”规定的。但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发展县域经济这样一个大环境的影响下,这种举动变得引人瞩目。湖北省对此的解释是,这项改革有着四方面原因:(1)财政部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  相似文献   

12.
基层财政解困:一个财政体制变迁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发  周琛影 《经济学家》2007,(1):111-117
基层财政困难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财政陷入困境的最直接根源是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财政体制变迁不能局限于边际微调,须考虑政府财政级次问题.本文提出推行"省管县"体制与撤消乡镇级政府两项改革,将政府层级由五级简化为三级,对应形成三级财政.并以这三级财政为架构,重新设计财政体制,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以推动基层财政彻底解困.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改革向省以下财政体制延伸,是中国财政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要理清省级以下政府财政关系,建立相应的制度,解决省内和省级财力的分配不均,促进政府间财力均等。着重介绍"省管县"财政体制,从各地不同模式中提炼经验,构建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权匹配的财政体制,精简政府规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增强县级政府全能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省管县”在全国推行的不成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翻 《经济师》2009,(7):48-49
通过阐述“省管县”在理论上的优点和弊端,在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困境,指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我们都没有做好在全国推行“省管县”的准备。提出了目前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大国,全面推行“省管县”的时机尚未成熟的观点;主张在行政改革和财政改革上不同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和何时实行“省管县”,并可以根据地区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行政改革和财政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中亟需破解的一些疑点问题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体化分税制的目标,而在一体化的分税制框架内可给予各地自主选择空间和允许存在不同的过渡模式;取消乡级财政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把取消乡级财政作为地方财政层次改革的突破口,在完善配套措施后,考虑在全国推广“省管县”体制。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和“事权与财权统一”仍应是财政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6.
王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22+340-22,340
“省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之举,其目标是壮大县域经济。聊城在加快推进这种财政管理方式时,省级财政对县(市)财政实行直接管理,要以有利于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收入协调发展为基本点。重点剖析了聊城市实施“省管县”财政管理模式对县区收入带来的影响,为下一步聊城市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频繁,一直处于亚稳定状态,最近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更是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浙江省在八十年代的“市管县”体制调整中独善其身,其“省管县”体制在造就浙江经济辉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目前,许多省份已经推行或计划推行“省管县”体制,作为开创“市管县”体制先河的江苏如何因应,值得引起思考。  相似文献   

18.
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行财政体制对县乡财政收入增长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应该:1.按事权划分财权,不管事权定在哪一级,都应根据事权核定所需财务,本身财力不足的上级财政应给予补助。2.简化财政管理级次,一是实行财政“省管县,”二是逐步取消乡级财政。3.健全地方税体系,结合简化财政级次,设立专门的市县税,作为市县的主体税种。4.扩大转移支付规模。5.推行村干部岗位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9.
"省管县"作为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应对深化和推广省管县体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由于在省管县体制的实施中,不同区域主体的受益或受损并不相同,还需要差别化评价。基于此,从县、设区市、省三个层面重点考察"省管县"体制对经济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管县"体制的推行有效提升了区际统筹发展能力和财政利用针对性,客观上刺激了县级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省管县"体制在经济增长质量、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区际协调等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地贯彻省管县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地对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城市实施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20.
1·减少财政级次,实行财政“省管县”的模式。一方面,我国五级财政层级,使得主体税种有限的前提下,很难使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主体税种,难以保证各级政府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市级财政由于受财力和经济调控权的限制,对县乡财政的调控力度较弱,无法有效平衡地区差距。因此,取消市级财政和县级财政的结算关系,并不会影响地级市的经济带动作用。财政“省管县”后,可以避免市级财政向县乡财政下放事权和财力的上划,同时省级财政也可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从而可以保证县级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供给必要的公共产品。2·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