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我国成品油消费特点及2007年需求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成品油消费在经历了2004年的高速增长后,2005年增速明显放缓,而2006年各季度成品油消费增速普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年成品油消费量为17498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1054万吨,同比增长6.4%.近年来,我国交通用油在成品油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明显提高;高标号汽油消费增长明显,乙醇汽油消费增长加快;交通运输用柴油占柴油总消费量的比例稳步上升;航空运输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航煤需求的增长.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及结构变化是推动我国成品油消费变化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成品油需求的拉动因素和抑制因素,预计2007年我国成品油需求将延续2006年的增长趋势,但增幅略有回落,汽油消费量为5340万吨左右,增幅为5.9%~8.0%;柴油消费量为12030万吨左右,增幅为5.0%~7.1%;煤油的需求量预计达到1200万吨左右,增幅为2.7%~4.8%.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国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表观消费量达到2.46亿吨,同比增长11.8,高于过去10年8的年均增长率。分品种看,汽油消费量为7118万吨,同比增长7.4;柴油消费量为15729万吨,同比增长13,为近5年最高增速;煤油消费大幅增长17。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宽平衡,地方炼厂竞争力继续增强,成品油产量显著增加。2011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速略有放缓。预计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64亿吨,同比增长7.5。其中,汽油消费增长9.3,柴油消费增长6.6,煤油需求增长8.7。全年替代燃料替代汽柴油量将达到930万~940万吨,较上年增加近200万吨。国内一次加工能力将新增约4000万吨/年,达到6.6亿吨/年,成品油产量达到2.63亿吨,市场将略呈供需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2011年,国内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表观消费量达到2.62亿吨,同比增长6.4%。其中,汽油消费量7719万吨,同比增长8.4%;柴油消费量16620万吨,同比增长5.7%;煤油消费量1824万吨,同比增长4.3%;消费柴汽比为2.15,较2010年的2.21有所下降。全年国内成品油资源供应适度偏紧,其中地方炼厂竞争力持续增强,成品油产量显著增加。展望2012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预计三大类成品油需求量约为2.76亿吨,增速将放慢至5.5%,其中汽油需求增速回落至5.2%,柴油消费仅增长5.4%,煤油需求增长7.2%。  相似文献   

4.
中国成品油市场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和主要用油行业增速放缓,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需求增速明显下降,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21亿吨,同比增长2.5%,远低于2000-2008年8.4%的平均增速,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全年汽油表观消费量6704.9万吨,同比增长5.5%;柴油表观消费量1.39亿吨,同比下降0.2%;煤油表观消费量1497万吨,同比增长17%.2009年中国炼油工业逆势上扬,成品油产量2.28亿吨,同比增长9.4%,远高于2.5%的成品油消费增速.成品油市场由金融危机前的"供应偏紧"转为"供应宽松".中国推出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国际油价联动更为密切.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继续向好,汽油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柴油需求增速大幅回升,煤油需求增速回落.国内炼油能力继续扩张,成品油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预计2010年中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38亿吨,同比增长7.7%;成品油产量2.43万吨,同比增长6.7%,市场仍将延续"供略大于求"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良好的大环境下,国内炼化行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05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3.28亿吨/年,实际加工量2.86亿吨,比上年增长4.76%,炼油装置平均负荷率达到87%;生产成品油(汽煤柴油)1.74亿吨,以汽油和柴油为代表的成品油表观消费量达到约1.58亿吨,汽油和柴油自给率均超过100%,但国内供应仍然处于偏紧的状态.2005年,乙烯装置负荷率高达100.3%,乙烯产量755.5万吨,同比增长20.5%,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1 870万吨,自给率40.4%,较2004年上升4.1个百分点,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炼油行业整体亏损,全行业由2004年盈利208亿元变为净亏损近300亿元.预计2006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超过3亿吨,汽柴油合计产量为1.73亿吨,国内石化产品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势头将有所回落.随着一些大型石化项目的建成投产,部分石化产品的自给率将有所提高,预计石化行业仍将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但较2005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大类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表观消费量达到1.27亿吨,同比增长8.1%,较2010年全年增速放缓3.7个百分点。其中,柴油消费量为8089万吨,同比增长8%;汽油消费量为3744万吨,同比增长8.3%;煤油消费量为845万吨,同比增长8.4%。成品油消费增速稳中趋缓,这既与经济增长、部分刺激政策退出和货币政策收紧有关,又与主要用油行业的运行特点密切相关。上半年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同步增长,成品油产量增速与消费量增速相当,供需基本平衡。下半年,世界经济平稳复苏面临的风险增多,国内经济将稳中趋降,汽车、房地产两大消费支柱产业难有明显起色,成品油需求增长将显著回落。预计下半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1.36亿吨,同比增长5%,增速较上半年下降3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约为1.35亿吨,与市场需求量基本相当,全国成品油市场将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上半年,国内三大类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表观消费量(发改委统计口径)1.2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8个季度稳定在2%~5%的区间.其中柴油消费7400万吨,同比减少1.7%;汽油消费4212万吨,同比增长12.5%;煤油消费1042万吨,同比增长16.7%.消费柴汽比降至1.76,创10年来最低水平.汽车销量增速高企以及新车出现大排量趋势,汽油消费获得较强支撑;柴油消费则受到工业生产放缓、采掘业低迷以及货运企业节油等因素影响而持续萎缩,成品油结构产生了显著变化.过去一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较多,上半年国内成品油产量增长快于消费量,成品油产需差超过700万吨.在依靠出口手段平衡的情况下,年中成品油库存仍高于去年同期近百万吨.预计下半年成品油需求增速将呈现“汽降柴升”的新趋势,表观消费量为1.34亿吨,同比增长3.9%.同时,下半年主营单位新增炼油能力继续增加,但大部分在四季度投产,实际新增成品油供应量较为有限,预计下半年国内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8.
2013年我国成品油需求整体温和增长,但增长重心明显向汽油方向倾斜,成品油产量增长较快,国内资源整体富余。展望2014年,国际经济环境将更为稳定,国内经济仍然以稳为主,但不乏结构性亮点。成品油需求也将继续平稳增长。但汽车市场政策压力渐显,汽油需求增速将明显放缓;柴油需求则在工业、农业周期特点的带动下有所好转,综合汽柴煤三大类成品油的需求情况,预计2014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有望达到2.72亿吨,同比增长4.4%,增速较2013年提高0.5个百分点。由于2014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较多,国内成品油供求关系相对宽松,预计全年成品油产量将达到2.88亿吨,需要通过出口和调整炼厂生产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国内汽煤柴油三大类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3亿吨,同比增长3.6%,增速连续8个季度稳定在5%以内温和水平。消费柴汽比1.59,为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车市旺盛、航空货运好转助力汽油、煤油需求稳定增长;柴油消费则受到需求全面低迷的影响而持续萎缩,其中公路运输需求下滑较为突出。上半年,主营炼能大幅扩张,地方炼厂受到市场化改革预期影响,资源增幅较大。总体看,国内油品市场供过于求态势明显。预计下半年成品油需求趋势为汽油增速放缓、柴油低速负增长、煤油增速持稳,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1.4亿吨,同比增长2.1%。由于资源过剩明显,预计下半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势仍将延续。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1%,较2009年全年增速加快了2个百分点,支撑成品油供需基本面向好。中国三大类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表观消费量1.17亿吨,同比增长13.8%。其中,柴油消费量7489万吨,同比增长16.3%;汽油消费同比增长8.4%。这既与经济增长和相关刺激消费政策有关,又与主要用油行业的运行特点密切相关;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也为上半年中国成品油市场走高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上半年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同步增长,成品油资源过剩状况加剧。下半年,国际油价总体水平将低于上半年;中国经济和工业生产增长面临回调压力,成品油需求增长将明显回落,预计下半年中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1.22亿吨,同比、环比均增长4%。同时大部分新增炼油能力将在下半年释放,供应过剩的局面将继续强化。建议国内石油企业认清市场形势,及早做好应对措施,力争实现成品油资源生产和销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