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鑫 《特区经济》2009,(6):263-265
我国正发生产业区域梯度转移,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作用,并指出当前中西部地区违背产业集聚规律导致产业承接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利用产业集聚,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集聚政策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贵州大兴工业园区新型储能产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园区新型储能产业存在集聚程度低、产业技术研发较弱、产业政策不完善、相关产业企业少、未形成规模、企业集聚优势未凸显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园区和产业实际入手,提出了园区采用“政府扶持条件下生态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跳跃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施“政府协调+管委会管理+企业运营”的整体运行机制、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联盟、构建产业链与技术链协同、完善新型储能配套产业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燕飞 《广西经济》2011,(10):55-55
田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依托百色建设生态绿产业示范基地等有力带动,增强园区产业集聚,构建循环经济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和产学研合作,打造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490亿元。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成为21世纪区域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因素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共识.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也表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目前,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产业集聚现象日趋突显,产业集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并有效地推动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文章主要对产业集聚的成因进行了说明,阐述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作用,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跨国公司嵌入的开发区产业集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辉 《特区经济》2010,(4):294-296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是一种独特的集聚经济,即基于跨国公司嵌入的产业集聚经济。本文在对我国开发区的产业集聚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跨国公司嵌入的三种产业集聚模式。这三种产业集聚模式将块状经济与链状经济有机融合在一起,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工业园区发展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我国中部地区六个省的外国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情况出发,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聚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集聚有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对FDI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指出利用FDI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效应来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培育相关产业集聚,协助中部地区实现腾笼换鸟。  相似文献   

7.
文婷  李继华 《改革》2013,(5):74-78
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的产业集群才能获得持续竞争力。如何实现产业集聚并且使集聚区的产业具有创新能力是理论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发现外源集聚和内源集聚方式都不能适应我国发达地区园区的发展,而混合集聚方式才能使园区的集聚产业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8.
德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元媛  赵玉林 《特区经济》2007,219(4):89-92
德国经济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产业的集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本文从分析德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着手,考察和总结了德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突破带动经济增长效应的规律和经验,并指出对于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并突破性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区位熵Eij和行业集中度指数CRn指标,对中国31个省、市、区高技术产业2000—2009年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多数内部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也呈逐年增强趋势,产业内不同行业的集聚程度在区域间具有显著差异。最后,针对全文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集聚下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产业集聚来考察安徽应该将哪些产业作为承接的重中之重。研究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本文的前言。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及思路,并回顾了有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二者关系的文献。其次是理论分析部分。提出要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接着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安徽的可承接产业。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11.
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态,已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重视,但是,各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模式却是不尽相同的。作为率先尝试并取得成效的先行国家,日本立足于理论与现实的背景,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动脉产业发展模式和静脉产业发展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余山 《特区经济》2011,(10):206-207
针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积极培育新兴市场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实现试验区工业科学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走跨越式绿色发展之路.文章从产业组织的视角出发,分析比较了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模式单独运行的优劣势,研究了西部要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的可能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仅仅依靠传统的产业集群和单一的循环经济模式无法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绿色发展,只有采用循环产业集群这一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因此,循环产业集群确实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循环经济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生态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而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体现着经济发展的动力,循环经济的发展尤其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在探讨目前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产业集群演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辉 《改革与战略》2009,25(9):121-123
当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但在产业集群演进过程中,也越来越面临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而循环经济的实施,正是基于解决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文章在对产业集群发展演进过程的生态系统特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其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演进的生态相似性,阐明了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耦合于产业集群演进的整个进程之中,是产业集群演进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途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全面分析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设计了上海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系统地提出了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难点与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新疆财经》2011,(1):14-17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在阐述新疆"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机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王文斌  马捷 《特区经济》2007,225(10):126-128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和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三个构建要素,并对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聚集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大规模生产也造成了区域内资源短缺、集群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瓶颈制约下,循环经济又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根据元胞自动机理论的计算机模拟结论为产业集群的生态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现实中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产业集群"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实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循环经济是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目前处于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入阶段,但对于循环经济概念的理论认识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文章对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界定、泛化与误用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