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动态资讯     
<正>大事[1月28日]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2009年全年地方GDP之和仍将高于全国GDP。他指出,要改进地区GDP审核与评估,将抓紧提出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  相似文献   

2.
《经济视角》2010,(2):11-11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月28日表示,将抓紧提出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 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马建堂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改进地区GDP审核与评估,统一国家与地区分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目前,我国GDP核算采取分级核算体制,国家和地方分别核算GDP,国家统计局对各省份的GDP数据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据悉,上海2006年GDP首次跨越万亿关,预计将超过10300亿元。广州市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236亿元,按照现行汇率和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将超过11000美元,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跨入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安徽5省GDP进行预测,指出中部地区GDP发展趋势,并通过与全国GDP的比较,找出中部地区GDP的发展差距,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1978—2004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进行验证表明,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与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全国及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与对数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而东部地区为“正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及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继续拉大的趋势将延续较长一段时间,但发展经济仍是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6.
研究与实际都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深,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增长所起促进作用越大。对外开放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真实反映。河南省的对外开放竞争力如何,在全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这里将采用因子分析法给出一个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月28日表示,将抓紧提出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 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马建堂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改进地区GDP审核与评估,统一国与地区分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清 《发展研究》2005,(8):17-19
一、忽视流动人口造成地区人均GDP统计误差 人均GDP体现一个地区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和支出水平,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统计局每年都要公布的重要数据。但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地人均GDP,与按照公布的各地GDP总量和人口测算的实际人均GDP相比,存在较大的误差。2001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  相似文献   

9.
从绿色GDP试点说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月底,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启动了绿色GDP试点工作。在2004年全国GDP排名中,被列为试点的10个省市有5家在前10名之内,GDP之和达54515亿元,占全国GDP的59.95%。试点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建立地区环境核算框架;开展污染损失调查,建立地区污染经济损失估算模型和估算方式,确定估算技术参数;在污染损失调查、污染实物量核算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环境核算。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与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部地区主要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28.1%,经济总量占19.5%,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一)中部地区工业化总体水平与发展潜力。1.中部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偏低,2004年中部地区GDP为32298.87亿元,是全国GDP的24%。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湖北外中部地区2004年人均GDP都低…  相似文献   

11.
我省“十一五”期间圆满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指标分解方案,全国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6%,我省按一类地区,节能指标确定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8%。无疑,我省“十二五”的节能降耗工作将迎来严峻的挑战,能源监察工作也必须完善、提升、拓展和强化。  相似文献   

12.
截至11月5日,全国29个省市区发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已公布的数据,12省份GDP总量已经超过万亿。从GDP增速来看,北京以896的增速,在上半年垫底之后,继续维持最后一名。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增速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根据1985~2009年共25个年度的数据,四大板块GDP总量分布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1990年四大板块GDP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1991~2007年东部地区GDP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2008~2009东部地区比重逐步下降。四大板块GDP增速划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0年经济增速大幅波动,西部地区增速最快;1990~2000年是经济起伏最大的10年,东部地区发展出现高振幅、高增长;2000~2007年,各板块经济增速大致相当,增速波动幅度显著缩小;2008~2009年,四大板块增速均下降,东部地区增速最低。就全国平均增速来看,四大板块GDP相对增速分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0年,东部、东北和中部GDP相对增速放缓,西部地区GDP相对增速提高;1991~2006年,东部地区GDP相对增速高位整理,其他地区GDP相对增速地位徘徊阶段;2007~2009年,东部地区GDP增速下滑,其他地区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在25个年头里,东部地区有18个年头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有6个年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有6个年头高于全国平...  相似文献   

14.
地区经济是全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省区与全国的关系,实质上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一般来说,地区经济增长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各省区实际情况不同,因而与全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本根据1981年-2000年期间的20年的资料,分析研究宁夏GDP增长与全国GDP增长之间的规律性,便于提高从事宁夏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的同志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GDP,英文全称为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指标。过去,我国习惯把国家和地区的GDP都称作国内生产总值,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由于Domestic一词有多种涵义,将全国和地区的GDP一律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显然不恰当。根据2003年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关于对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进行改革的决定,从2004年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据悉,上海2006年GDP首次跨越万亿关,预计将超过10300亿元.广州市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236亿元,按照现行汇率和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将超过11000美元,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跨入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我国长江“金三角”地区国家重点工程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胜利贯通。江阴大桥横跨苏南无锡市下辖江阴市和苏北新兴中心城市泰州市下辖靖江市。全长3071米,主跨1385米,为我国第一、世界第四座特大悬索桥。把我国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联成一体,使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联成一片。长江三角洲有星构成“+”字发展轴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而GDP却占全国的20%以上。据测算,到2010年,沿江GDP将可达到全国的42%左右。按1995年可比价,相当于2000年全国GDP的总值。ZI世纪初…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19.
《广东经济》2013,(5):58
截至4月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也有13个省份的GDP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同期,显示经济复苏势头仍缓慢。继国家统计局于4月15日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各省市陆续公布了地方GDP、CPI和居民收入等数据。截止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与实际都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深,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增长所起促进作用越大.对外开放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真实反映.河南省的对外开放竞争力如何,在全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这里将采用因子分析法给出一个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