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由若干要素集成的开放系统,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的噪音、干扰和冗余,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必须提高信息传播的控制能力,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改造传播环境以改进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田野研究时空是一个"场域",田野研究过程是这一场域系统运行过程,其运行效果取决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效整合。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活动﹑传播媒介﹑传播者﹑受传者和研究者的同时"在场"是衡量田野研究质量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运用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基于仪式的符号特性与人的符号属性的融通吻合的客观把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然要求,是十八大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图景的经验总结。仪式作为教育形式,是爱国主义精神柔性化表达和具象化呈现的重要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凝聚共识、强化认同,以境染情、以美化人,更新力量、外化行为等重要机能。继往开来,运用仪式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紧扣仪式要素、拓展仪式网络空间、构建仪式多元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要素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及其行为过程。优化公共政策传播机制,需要从硬件修复和软件优化两个方面着手:在硬件修复上,要重视“政策信息服务人”的塑造,加强政策信息的编排,实现媒介力量的整合,强化理性受众的培养;在软件优化上,要全方位完善政策传播制度,重启政策传播的互动模式,重构政府一媒介一受众之间的关系,注重政策传播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传播理论对于信息传播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税收宣传作为传播领域的一项具体工作,科学运用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理论来研究税收宣传过程中的传播者、媒介、受传者、信息、效果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传播者—媒介—受传者—信息—反馈"思路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解决这五个传播要素方面表现的管理无序性、渠道单一性、对象雷同性、内容空乏性、反馈粗放性等问题,提升在"拟态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下的税收宣传质效。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核心话题永不衰退。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实践形式,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对彰显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学校性质和学生特点,根据该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现状,在不同时间节点,别出心裁地进行积极有趣的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院主要亮点在于把爱国主义教育融汇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传统重大节日等多个方面,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多角度、更深层次、更宽范围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仍需要更多思考、实践与努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视觉文化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两个方面理论入手,主要探讨教育传播过程诸要素与视觉文化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视觉文化的作用,协调教育传播过程诸要素以形成完美的视觉文化,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传播理论的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蕾 《企业家天地》2011,(1):153-154
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信息传播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应该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信息传播理论指出,信息传播的效果受到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渠道和传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强化教师素质、对学生因材施教、建立和保持畅通的传播渠道和营造有利的传播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改进教学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是当今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文章从一个新的向度:悲情教育即悲剧教育和忧患意识教育来谈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报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后对信息公开的一次实战检验.条例将政府信息公开明确为政府部门的法定义务,中国政府此期间的信息公开透度前所未有,引起全球舆论的关注.基于建国后我国新闻传播发展历程上审视,其已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值得珍藏的里程碑式遗产.论文从信息公开情态、效果分析等角度,试图解读这一因信息高度透明公开所产生的新闻传播范本.  相似文献   

11.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基石与动力源泉。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红船精神"从继承并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锤炼爱国主义品质三方面为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注入了实践动力。通过把"红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以及建立"红船精神"的传播阵地等途径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12.
一、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具有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在促动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 ,作为信息服务业主角的图书馆也必须直接参与经济建设 ,主动为社会提供综合性、战略性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可以断言 :21世纪的图书馆将逐步改变传统图书馆藏书楼的形象 ,成为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文献信息传播机构。图书馆工作人员 ,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 ,正面临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及管理意识的更新与提高等重大课题。因此 ,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大力加强继续教育 ,在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敬业精神、肯钻研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中 ,有计划、有目标、不间断、多样化地选拔培养一批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型、智能型信息人才已迫在眉睫。二、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1.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存取、传播、利用文献信息的高校图书馆 ,是对广大师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在传播有价值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他们自己首先必须自觉地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 ,坚定不移地...  相似文献   

13.
谢伟 《企业家天地》2013,(9):130-131
以“世界大学城”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介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和讯息载体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世界大学城”在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产生的传播效果及影响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进而认识到“世界大学城”在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是十分强大的。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少学者从引导人们理性爱国的角度讨论爱国主义教育。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讨论爱国主义教育,既提高人们的爱国认知,又引导人们把这种认知具体落实在行为上,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高校承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使命,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重任,肩负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神圣职责,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与高校学风建设活动有机融合,创新采取多种举措,明确爱国行为指向、拓宽教育互动广度、丰富课程思政实践,这既有利于促进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良好氛围的营造,更有助于使爱国主义教育过程成为引导青年大学生知国史、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贯通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信息流动角度看,市场营销是一个信息发送、信息传播、信息接受、信息交流、信息反馈的过程.市场营销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需求特点、信息传播和交流模式,以及销售者的观念等要素有着密切联系.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商务所面对的营销特点,其中包括互联网媒体的特点和消费者的特点,然后在理论上分析了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竞争和合作的特点,得出结论互联网的虚拟组织将成为企业参与互联网商务活动的具有竞争力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红色资源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是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不竭源泉。如何将红色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性循环是当代教育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通过看、学、思、践这四个维度将吉林省红色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国际范围内面对的安全挑战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趋势,这直接影响和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面对这一问题,中国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视国家安全问题的紧迫性,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通过认清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采取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对策,提升大学生应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使命,也是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及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斗争更加隐蔽、激烈,历史虚无主义、精日言论等有害信息侵蚀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诱发对国家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的认同危机。必须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坚定“四个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来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这门课以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从理论和实际上的结合进行综合阐述,是一门针对全国大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主要针对这门课的内容特点浅谈对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