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思路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行显微手术治疗患者70例,所有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显微手术方式,分析思路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术后死亡10例,病死率为14.3%(10/70)。血肿30~40 ml,采用小骨窗开颅为28例,死亡1例;血肿多于40 ml,采用颞瓣开颅,清除血肿后放回骨瓣共27例,死亡3例;合并脑疝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常规去骨瓣减压共15例,死亡6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13~30 d,平均(18.7±1.2)d。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要尽早进行手术,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法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P<0.05,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的效果,值得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9%,病死率为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9%,病死率为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颅脑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治疗112例,死亡18例,存活94例。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颅脑微创穿刺术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对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严密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预防护理并发症,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内科治疗,而试验组则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恢复情况及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微创术后适应证等。结果试验组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良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理想、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运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1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5例。A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进行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抽选156例已确诊为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为临床研究,采用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n=78例,单纯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和观察组(n=7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以及胸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75.6%、空洞闭合率48.7%以及其病灶吸收率7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4.9%、19.2%、41.0%(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能明显提高近远期治疗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引流管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并进行康复指导。结果术后存活23例(88.5%),自动出院2例(7.7%),术后死亡1例(3.8%)。生存病例进行两个月随访,完全恢复自理12例(52.2%),部分生活可自理8例(34.8%),卧床但意识清楚3例(13.0%)。结论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对于提高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软通道和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给予观察组应用硬通道的方法,给予对照组应用软通道的治疗,在治疗后7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内血肿量,在治疗后的3个月评定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天后的血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内治疗前组内比较和治疗后7天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高于软通道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微创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58例,基于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开胸手术组(开胸组)和胸腔镜手术组(胸腔镜组)。开胸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组行胸腔镜手术微创治疗。结果与开胸组相比,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切除的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0%。胸腔镜组住院时间为(7.7±2.3)d,3例使用镇痛药物,引流时间为(2.4±1.5)d,总住院费用为(14 210±2 341)元;开胸组住院时间为(10.2±2.6)d,13例使用镇痛药物,引流时间为(4.2±1.7)d,总住院费用为(13 340±2 169)元。结论胸腔镜手术微创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临床疗效较佳,术后疼痛轻,创伤小,安全性好,费用不高,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是一种微创、先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的发展。近年来,尤其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人间正在快速的滋生,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和健康。据统计,脑血管疾病是位居我国死亡病因的前两位,此症状中又以脑出血最为危险,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本文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4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秀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44例患者的伤口均已愈合,愈合时间为4.5~12.4周,平均(11±2)周。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效果明显,其遵循一定的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对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后的愈合等起一定作用,对于老年骨折患者或有骨质疏松、血运不好的部位发生骨折等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资料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皮下积液、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效果明显、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且探究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微创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治疗法,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偏瘫为主,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的治疗,采用微创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8例,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要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73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药联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是一种脑实质内的出血,其原因主要是脑内的血管爆裂。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在高龄患者中更为常见。脑出血之后会带来各种并发症,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目前,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白蛋白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减轻脑肿胀或者脑水肿的症状,同时还能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等,从而为急性脑出血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临床中应用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展望,为白蛋白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穿刺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进行穿刺活检。将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分析,研究组织病理诊断,观察穿刺活检成功率。结果 60例患者中取材成功有58例,成功率为96.7%,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为50例诊断率为83.3%,细胞学诊断确定为阳性40例,诊断率为66.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进行穿刺活检对于肺部肿块和周围性病灶能够很好的定位,准确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7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昏迷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鄱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血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量、水肿面积、神经功能状况,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肿量、水肿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肿量、水肿面积、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方式治疗基础上增加白蛋白治疗的疗效较好,能够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水肿面积和血肿量,改善神经功能,加速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