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诊的52例临床诊断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利用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判断病变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DSA)对照。结果 52例患者中对可评价的715支进行了三维重建,在心率〈70次/min时,MPR、MIP、VRT重组图像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个主支及所有1级、大部分2、3级及部分4级分支,评价率为96.36%,优良率为93.43%;冠状动脉狭窄满足管腔腔径75%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90.1%。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多数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诊疗、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optima 64排CT对38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并与X线平片和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SCT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直观显示关节骨折类型和关节内游离碎骨片,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X线平片和CT平片。结论 MSCT重建技术的应用,可明确显示关节骨折情况,有效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VR容积在现技术,在外伤所致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收集的30例外伤所致骨盆骨折患者,通过CT三维重建后处理MPR多方位、立体观察骨盆骨折分离、移位情况。结果通MPR、MIP及VR三维后处理能够立体观察骨盆骨折更多信息,30例共50处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从冠状位、矢状位更准确的观察分析骨盆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急性结肠出血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确诊出血部位7例,出血显示率77.8%。2例多层螺旋CT未发现出血灶及异常。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低剂量螺旋CT对筛选检查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00例体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普通CT以及低剂量螺旋CT进行前瞻性分析。对患者进行筛选检查的低剂量螺旋CT为Philip SR7000以及GELightSpeed Pius多层CT扫描机,扫描出来的图像由两位放射医师在其工作站的显示器以电影显示的方式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并将其存储在影响及传输系统中。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测出100例非钙化结节,普通CT检测出15例,所有患者均为一期病变。低剂量螺旋CT共检测出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病变患者8例,其中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3例,普通CT均未检测出来。普通CT以及低剂量螺旋CT对于早期肺癌的敏感率分别为44.5%和100%,特异度分别为88%和80%。结论通过对初步的筛选结果进行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分析得知低剂量螺旋CT显著提高了对患者肺内非钙化小结以及支气管细微病变的检测,其对于早期肺癌的检测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此外,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并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发现有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33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时,有53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49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结论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符合率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仍有不足,因其检查安全且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在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并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56例肝血管瘤在经过一般扫描时,共65个病灶,均显示为低密度灶.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69个病灶在动脉期出现了病灶结节状边缘;门脉期的患者病灶内增强范围扩大,影像密度均匀并下降;延时期病灶扫描时几乎所有病灶均有强化,密度与肝脏实质近乎相同.仅有5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后未出现上述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肝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及MIP(最大密度投影)、MPR(多平面重建)及CPR(曲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清晰、立体、直观、较细致地显示隐形骨折的部位和范围,有利于临床治疗伤情鉴定及以后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能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弥补了X线平片检查及常规CT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判断肿瘤分期。结果 36例患者中升结肠癌15例,横结肠癌7例,降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9例。CT表现为病变段肠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或环形增厚、管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局部管腔不规则狭窄,增强扫描病变部位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周围浸润及转移征象。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能够较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关系、有无邻近器官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其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2例行主动脉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将MSCTA原始数据在ADW4.4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的主动脉血管重建处理,并将获取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完成诊断。结果全部病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主要分支血管,清晰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真腔、假腔、内膜片等,其中主动脉壁增厚钙化51例及附壁血栓39例也清晰显示。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内支架置入术后复查,其支架位置、形态、膨胀程度及真假腔情况也得到满意显示。结论 MSCTA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及主要分支血管的改变,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夹层动脉瘤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屏幕整体形象定位是提高主持人的社会知名度和节目的社会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精准的形象设计可以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文化影响力,提高我国电视传媒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广大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2.
张普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307-308
品牌与形象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品牌标志不再是单单起到区分的作用,它代表一种理念与观念,及其社会功用的特殊性。品牌与形象设计具有良好的促进功能,是形象展现、精神象征和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品牌与形象设计在黄河科技学院品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于连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作者赋予了于连充满矛盾的性格、不甘于平庸的奋斗意识。小说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为背景,以平民知识分子于连.索黑尔与贵族资产阶级上层社会顽强曲折的斗争为主线,着重描写了他从18岁到德日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开始,到23岁因枪伤市长夫人而被送上断头台为止短短5年间的人生大转折。  相似文献   

14.
15.
旅游景区形象的结构维度分析正成为旅游景区营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采用文献回顾和专题组座谈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旅游景区形象五维度测量模型,它包括景现形象、价格形象、服务形象、设施形象、品牌个性。笔者针对回收的2007份有效调研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笔者开发的旅游景区形象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旅游景区形象;游客对不同抽样景区形象建设现状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形象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以及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建立旅游形象的紧迫性。然后结合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实际,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色,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受众调查,并对其旅游形象替代性进行分析,然后定位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主题形象,最后从理念形象(MI)、视觉形象(VI)、行为形象(BI)、旅游形象传播四个方面对其旅游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7.
18.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旅游节庆发展迅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成功的旅游节庆只是少数,很多地方盲目办节,给当地经济带来很大负担。文章立足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角度,探讨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另外,就我国目前举办旅游节庆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求为我国当前并不成熟的旅游节庆找到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9.
浅谈博物馆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芳芳 《时代经贸》2006,4(7):108-108
良好的形象是博物馆的无形资产,它可以取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吸引更多的观众,吸引社会与个人的公益赞助,获得更广阔的文物与资金途径;同时,良好的形象还可以使博物馆内部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使员工感到自豪与满足,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博物馆的形象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外层的,即外观形象层,是有形的,观众感官能感觉到的;二是中间层,即行为形象层,包括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工作作风、业务素质等;三是深层,即理念形象层,它完全是无形的,隐藏于外观形象和行为形象中表现自己。理念形象在博物馆的形象建设中起核心和支配作用,因此在塑造博物馆形象时,首先必须确立理念形象,并由此带动行为形象和外观形象的塑造,重点抓基础、抓内部。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obtain insights into how agribusiness firms can gain image recognition and positioning on SM and, in doing so, determine the images that can increase or diminish their positions on SM and predict the frequency of an image’s visibility on SM. This article uses data collected from a large number of Spanish agribusiness firms of the agrarian, agrifood and wine subsectors, located in rural peripheral areas or urban cores, to identify their images and positioning on social media. We use the Tagxedo digital tool to show the distinctive images of agribusiness firms on SM. Using the Howsociable digital tool and observing the SM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 we measure the traffic and visibility of agribusiness firms on social media, and we find that a lot of agribusiness firms leave the potential of SM unused. The agribusiness firms upstream in the value chain and located in rural peripheral areas could take more advantages of SM visibility. We then create a model of image and positioning on SM using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e predict that more than two messages of sales per week on SM can diminish the visibility of agribusiness firm on 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