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洁 《会计之友》2007,(12X):68-69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公司融资的金融工具起源于美国.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且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可转换债券的创新不足.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公司融资以及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为此,对可转换债券的研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配置资源的重要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2.
青岛啤酒通过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A—B公司,中国联通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SK电讯。本文对可转换债券这一金融工具进行分析,并从这两个融资方案中发现可转换债券在融资方面的优势,最后得出可转换债券是战略性融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在国际上已日渐流行。九十年代初,国内一些公司也意识到可转换债券的优越性并开始以此方式筹资。在1996年国务院证监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央正式提出:可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工作【1997年3月,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选择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必将成为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融资途径之一。近期以来,…  相似文献   

4.
一、全球可转债市场简介 (一)可转债逐步进入资本市场主流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以下简称可转债)是公司债券的一种,介于普通债券与普通股票之间的一种混合型融资工具,又称为可转股、可兑股债券或可转换公司债券.它是指可转换为企业股票的债券,即:以一种企业债券为载体,允许持有人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价格转换为发债公司或其它公司股票的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在做出可转换债券融资决策时会考虑许多因素,而不同因素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程度又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了债务性证券和资本性证券的功能,显示了强大的优势。通过可转换债券,持有人有权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所约定条款,把债券转换为相应数量的发行公司的普通股票.从筹资者角度讲.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务与权益筹资两大特征。当前.此种筹资方式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肯定和使用.尤其在上市公司直接股权筹资陷入困境时,可转换债券已成为有效的替代筹资工具,可谓是一种混合性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大量的资金,但很多企业却仍然处于资金匮乏、融资来源稀少的境遇。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可转换债券市场已经逐步成为继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后的第三大证券市场,可转换债券融资已成为主流融资方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更好地利用可转换债券这一金融工具,本文对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进行探究,并就其融资风险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8.
混合型筹资工具可转换债券因有助于实现发行公司、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利益协同,而愈发受到资本市场和投融资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凭借出色的融资能力多次化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本文基于特斯拉近年来可转换债券融资活动,剖析其融资设计方案和融资风险,提醒其他公司在利用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时要审慎选择发行时机,合理设计融资方案,强化可转债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混合型筹资工具可转换债券因有助于实现发行公司、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利益协同,而愈发受到资本市场和投融资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凭借出色的融资能力多次化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本文基于特斯拉近年来可转换债券融资活动,剖析其融资设计方案和融资风险,提醒其他公司在利用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时要审慎选择发行时机,合理设计融资方案,强化可转债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美可转换债券融资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发展极为迅速,本文通过对中美可转换债券融资差异的分析,发现我国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希望拟采取可转换债券方式进行融资的企业能引以为鉴,以期提高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融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可转换债券投融资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四清 《财会月刊》2004,(12):65-66
可转换债券投融资绩效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对融资者而言,可转换债券可带来融资成本低、股本稀释作用相对较弱、资本结构改善、灵活性强等绩效;对投资者而言,可转换债券既提供了偿还本金的安全性,又给予了获得股票成长的潜在收益的机会.运用可转换债券进行有效的投融资活动,必须科学测算可转换债券的投融资绩效,才能避免投融资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代理成本的可转换债券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混合型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股东与债权人之间、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从代理成本角度对可转换债券融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允许购买人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可转换债券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正处于铁路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为解决民间投资限制和铁路运营庞大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20世纪末以来,可转换债券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广为使用的融资和投资工具.在当前经济不景气,股市风险过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可转换债券是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共同愿望,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缓慢,这与我国简历一个强大有力的资本市场的要求极不适应,在国际,国内的诸多因素影响下,近几年我国可转换债券逐步推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障碍与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将其转换成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这一融资工具必将为众多的公司所利用,为减少融资的盲目性,本文对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案设计技巧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兼具保值和投机功能的交易工具,已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与衍生金融工具类似的商品期货等新型融资工具已悄然成为众上市公司的选择。但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虚拟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引发的会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转债市场已成为联结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两大传统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可转换债券凭着兼具债权的安全可靠与股权的灵活方便的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日益被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重视,成为资本市场魅力无限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债券既不同于传统的股票,也不同于传统的债券,而是一种兼具债权与股权性质的混合式金融工具,这种混合性对现存的会计实务提出了挑战,转债的混合性不仅会对发行方带来特殊的会计问题,从投资方来说,也存在会计确认的问题。因此,本文对转债发生转换时对投资方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一、其他公司持有的可转换债…  相似文献   

17.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概念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兼具债券和股票性质的混合型融资工具。债券持有人有权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所持有债券转换为确定数量的发行公司的普通股票,这样债券持有人就由公司的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红利分配。而在转换之前,债券持有人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如果债券持有人没有实施转换权利,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独具魅力的融资工具辽宁大学张肃询可转换债券:掀起你的盖头来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s)是一种兼具股权性和债权性的组合金融工具.它使投资者仅承担有限的风险而享受股票价格上扬所带来的众多好处,因而自诞生起就倍受投资者的青睐。可...  相似文献   

19.
由西方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动机理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丰富的融资机理和多变的设计要素,对证券市场调控资金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有重要意义。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工具,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设计合理的可转换债券可以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达到企业融资的目的。因此,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西方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理论分析研究,以期能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李玉霞 《企业导报》2012,(6):22-24,28
国外学者对于可转换债券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左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我国自1991年深宝安成功发行第一只可转换债券起,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可转换债券融资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变大,并呈现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本文在介绍可转换债券融资理论及转债在我国发展状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