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委等11个部门近日联合下发意见,规定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四类人员可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这四类人员是: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国有企业的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准备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持经劳动保障部门确认的下岗失业凭证和社区、居委会出具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2002年以来,武汉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社区在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就业工作到社区、就业服务在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台建设,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帮扶机制,社区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1241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就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18%增加到2006年的39.5%,涌现了以江汉区青松社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社区,其中青松社区被评为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回顾几年来的工作,该市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充分就业社区是指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总体就业达到较高比例。劳动保障部提出.充分就业社区应体现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登记失业人员和持《就业援助证》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零就业家庭”现象基本消除:二是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的环境宽松,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三是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青岛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大量增加,1998年以来,全市累计进中心下岗职工35万人,新增失业人员26.7万人,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为切实做好城镇就业工作,青岛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抓就业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就业政策,努力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了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分流安置下岗职工33.6万多人,28.7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5.
张建芳  许宏图 《中国就业》2007,(2):20-22,17
就业乃民生之本,安邦之计,关系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包头,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小老板创业工程、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等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发挥市、区两级就业部门、职介机构及全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畅通就业渠道、拓宽就业信息,已在全市范同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2006年,全市共有10.56万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2.3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增就业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以内。数字的背后,显现出就业再就业工作已是包头的亮点之一,在包头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区就业是安置特困失业人员群体就业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2007来以来,各地在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红艳 《活力》2004,(7):66-67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中存在的问题1.劳动力供大于求,失业人口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沉重 据统计,辽宁省仅2002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达76.5万人,目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万人,城镇有就业需求的人员达160万人。黑龙江省的下岗职工总数已达60余万人,保守估计企业还有60多万富余人员,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5%。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07,(7):13-14
2006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援助制度,加大工作力度,突破工作难点,着力援助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全面深入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并轨遗留问题的提前解决。目前,全市有669个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占社区总数的69%。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有13.5万人在社区实现了就业;23.9万并轨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9.
青州市以社区建设为依托,努力探索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路子。到目前,全市已成立四个社区服务中心、88个社区服务站、1450个社区服务网点,开办了80多个服务项目,从业人员达到9270人。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就业工作,去年以来,已先后有2350名失业下岗职工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葛炎 《中国就业》2007,(1):48-49
湖州市于2006年3月在市区114个社区中选择了39个社区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试点单位,截止2006年9月底,39个试点社区已开发岗位2500多个,使246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68人,达到了消除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家庭“零就业”目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各项年度考核目标,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鄂州市有凤凰、西山、古楼、凡口四个街道、三十六个社区。全市社区常住人口164022人,其中男88230人,女75792人。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22305人,下岗人员再就业15430人,其中社区公益性岗位2369人,社区单位吸纳3078人,个体经营5783人,灵活就业4200人。  相似文献   

12.
社区建设是一个新兴工作领域。在解决就业方面,社区可以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就业情况,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如管理、家政、保安、保洁、绿化等服务性质的社区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下面,结合汕头实际,就发展社区服务,开拓社区就业谈几点看法。一、发展社区服务业对于解决当前结构性失业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社区服务业以就业容量大,就业领域宽,用工灵活,适合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特点,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个渠道。一、社区就业潜力巨大.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看,就业岗位的主要增长点在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重点在社区服务业。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32.9%,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从青岛市调查情况看,去年全市市区仅从事家政服务的用户登记就有15000户次,对家政服务人员需求量达到3万人。以此推测,全省中等以上城  相似文献   

14.
一、再就业 再就业,是指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重新就业的状态。在我国,再就业有其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涵义,再就业不仅是指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情况,而且还特指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情况。而下岗职工则是指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客观原因,已离开本人工作岗位,并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  相似文献   

15.
豫园街道地处上海老城厢,地域面积0.76平方公里,居住着6万多人口。失业、协保人员多,弱势群体多,就业矛盾突出是豫园街道的社区特点。随着政府促进就业力度的加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4050”人员的就业矛盾有所缓解。劳动力市场呈现相对平衡,与之相  相似文献   

16.
吴强 《中国就业》2006,(12):47-47
马鞍山市大北庄社区位于该市中心城区,有2400户,7600多人,辖区内有下岗失业人员928人,持优惠证人员625人。近几年来,大北庄社区把全心全意为下岗失、世人员服务作为工作理念,将社区再就业作贯穿于各项丁作之中,千方百计帮助辖区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使社区再就业工作稳步扎实地推进,社区就业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青岛市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1998年以来,全市累计下岗职工10.01万人,新增失业人员38.3万人,就业再就业压力很大。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就业政策,着力从目标责任、市场建设、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和社会保障六个方面,构建具有青岛特点的促进就业新体系,对保持城镇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到今年5月底,进中心的10.01万名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常州市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等距相望,是一座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近年来。该市抢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机遇,主动顺应当前就业形式多元化和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的的特点,紧紧依托社区阵地,大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示范社区”、“创业型社区”活动,就业创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200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万人,完成目标的116.4%;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万人,完成目标的211.1%。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300人,完成目标的310%;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在4%以内,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目前,全市已有185个社区成功创建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93.4%。主要做到“十进社区”: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社区区位优势,力促社区内失业人员就近就业,今年初,古塔区福德社区以辖区内各居民楼为单位,建立了“就业信息快递站”,着力做好对社区内就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失业人员开通一条就近就业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0.
张绍兵  刘颖 《中国就业》2006,(6):42-42,55
湖北省宜昌市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是一座水电旅游名城,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尤其是困难群体再就业压力增大。宜昌市劳动保障部门不断加大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力度,以建立“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为目标,积极开展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