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晓 《现代经济》2009,8(1):34-35,31
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休闲需求不断膨胀,旅游也从单纯的观光方式向休闲度假转变。结合了旅游休闲度假与房地产开发的旅游地产正酝酿着新一轮旅游和地产经济的兴奋点,成为中国悠闲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消费的新时尚。咸宁地区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更为旅游地产产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咸宁地区旅游地产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2.
湖南和河南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但旅游经济优势却并不明显.目前区位优势转换为旅游经济优势的中间环节--"高铁"的出现,为两省带来了双重区位空间转移机遇.文章从"高铁"机遇的旅游区位响应和"小时旅游圈"凸显"同城效应"等方面探讨了两省实现旅游经济腾飞前所未有的区位机遇.  相似文献   

3.
旅游地产看似地产,其本质却是旅游业引导下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较为深度的产业间融合,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有着本质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特征是以人为本,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放弃了以地以房为本和以建为本的传统城镇化。鉴于旅游地产产业融合的特性,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地产引导的旅游地产投资特点和旅游引导的旅游地产投资特点,并就旅游地产和城镇化耦合协同推进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非优区位要素与开发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旅游非优区位要素,应从资源赋存与配置、旅游市场区位、交通与距离、旅游需求与客流、区域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当前宜采取区位重构、资源整合以及交通网络优化等对策措施,加快我国非优区位旅游地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5.
全域旅游盘活城市、城郊及乡村的资源,以第三产业拉动第一、二产业的创新,是旅游的新业态模式。南通传统旅游资源影响力较小,但是发达的经济、优越的区位、聚集性的博物馆、宜居的环境、强影响力的基础教育等要素都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构件,是"旅游+"的推手。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南通旅游资源,提出南通全域旅游的策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产作为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其开发、运营、营销和投资模式多样。梳理近20年的旅游地产文献,发现已有的旅游地产研究以宏观层面为主,较少涉及微观项目的研究,并且以开发和运营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营销及推广模式较少涉及,这就会影响到研究旅游地产的全面性。本文以著名的旅游地产项目碧桂园·十里银滩为研究案例,对该项目营销模式做了系统剖析,从旅游地产的选址到营销模式都做了详尽阐释,以期为旅游地产营销模式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7.
充分开发利用省的旅游资源,发挥辽宁的区位优势,通过实施大旅游战略,加速与国际接轨,讲求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推动全省经济的振兴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以商洛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为案例,通过研究商洛市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的特点和局限性,旨在从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方面指导商洛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区域旅游交通,寻求商洛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最终实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商洛市旅游发展概况1.商洛市旅游发展的区位优势商洛市在关天经济区中分属于第三级城市,目前是西安"一小时经济圈"中的组成城市之一。商洛市自然条件独特,农副产品丰富。按照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可以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现代重要生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产业升级驱动下,西南地区旅游融合生态与文化,云贵川渝集聚旅游资源,旅游地产的发展有助于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升级。从房地产规律来看,西南地区必须重视旅游地产的投融资,提高投融资的效率并防范投资过度,其中关键在资金链、参与主体的耦合和商业模式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维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在南非开普敦召开了第一次负责任旅游国际会议,会上签署了《在旅游目的地进行负责任旅游的开普敦宣言》,此后,国际上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持续增加。通过对国外"负责任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出对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以"伦理责任"为核心,以旅游活动行为主体为对象,逐渐形成了即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负责任旅游研究体系。研究者主要分为3类,即生态研究者、经济研究者和社会研究者,他们分别从生态角度、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阐述负责任旅游的观点,形成"生态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3条主线,分别对3条研究主线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理论基础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1.
将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结合的所谓旅游房地产(或称旅游景观房地产),由于其丰厚的利润,更为旅游界和房地产商所重视。有鉴于此,将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考虑,提出了发展景观房地产、建设景观城市的新景观房地产概念。并论证了景观房地产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泉州跨世纪旅游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发展旅游业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业仍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当地的地缘、资源、客源优势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实施泉州跨世纪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通过发展度假、文化、购物专项旅游,散客自助式旅游及适度规模经营来培育泉州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4个竞争力指标,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国际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自然与人工环境体系、交通与区位环境体系、社会与开放环境体系和经济与管理环境体系,形成了国际旅游业发展与竞争的环境指标系统。本文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0个热点旅游城市为例,运用相关指标数据对各个城市的旅游环境竞争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测评综合国际旅游环境竞争力,并指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竞争力最强,苏州、厦门、杭州、南京属于第二层次,西安与昆明的国际旅游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比较分析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国际旅游环境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范围,建立了来自沪宁杭三地的团队客源流网络模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运用网络密度指标和节点中心性指标,对来自沪宁杭三地的团队客源流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沪宁杭团队客源流网络的密度均在0.1左右。说明团队旅游线路产品中,目的地城市组合不丰富。(2)三地客源至单目的地的线路数量均超过各自线路总数的78%。说明在长三角范围内,沪宁杭团队客源流的路径均是以单目的地线路为主、多目的地环游线路为辅。(3)通过节点中心性指标计算可见,杭州是南京、上海团队客源的重要目的地城市;南京是上海团队客源会选择的次级重要目的地城市,对杭州团队客源吸引力不足;对南京和杭州两地团队客源而言,上海作为目的地城市的吸引力匮乏.  相似文献   

15.
旅游集散中心是应对我国城市与区域旅游互动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空间组织模式。最初是专门便利城市旅游散客开展旅游的服务平台。随着城市与周边区域的旅游互动发展,旅游集散中心发挥着作为城市游客、居民向周边区域开展一日游的重要组织功能。1998年,旅游集散中心发端于上海。随之,许多城市借鉴上海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继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与布局受城市规模、旅游发展水平、区位与旅游吸引物等因素影响。中国城市所服务的旅游市场的特点不同,旅游集散中心的具体运作模式与经营效果也各不相同。旅游集散中心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如何实现旅游集散中心与公共交通职能的衔接和分工,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鉴于目前旅游房地产概念混淆不清,从定义与范畴出发对旅游房地产概念进行辨析,认为现有界定模糊了概念的逻辑关系。旅游房地产应是以旅游为主导功能的房地产。它与旅游地产、旅游物业、旅游房地产业及旅游度假房地产等属于不同而又有交叉或种属关系的范畴.依据功能作用的差异,将旅游房地产分为吸引物房地产、公用设施房地产与度假房地产3种类型,提出。旅游度假房地产”的概念并予以界定,以适应旅游房地产领域业态发展的需要,为产品模式的清晰与法律法规的健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一体化具有悠久历史和资源整合条件,三地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河北省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并不均匀,优势和劣势都比较突出.发展河北省旅游需要做好京津的文章,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要做到结构平衡、内涵丰富、档次多样,同时要通过旅游公司对游客适度分群,以保障旅游资源的深度利用和游客的消费成本节约,在文化、品味、深度等多方面打造高回头率的旅游项目,保障旅游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下通过旅游杠杆拨动河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决定了陕西房地产业发展有其特殊性,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间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房地产企业面对其开发项目的区位、质量、环境、价格等要素的整体考虑,促使房地产的供求结构合理化,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构建合谐社会刻不容缓,本文侧重于研究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以寻求解决陕西房地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旅游房地产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相结合的一种经营形态。在阐述深圳旅游房地产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以深圳观澜豪园为例,对深圳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可行性与制约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探讨以观澜豪园为例的深圳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宏观及微观因素,总结出一些现今深圳旅游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深圳旅游房地产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