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跨国公司环保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如何对跨国公司的环保责任行为做出响应。研究发现:基于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立场,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环保责任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跨国公司环保责任行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和公司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能力信念这一消费者个人特征在跨国公司环保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新产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和公司评价的重要因子,跨国公司的环保社会责任对企业能力与消费者响应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企业组织不断发展,管理理论也在不断进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是一种被社会认可的理念,更在不断变成企业主动承担,并借以获得竞争优势的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一定的感知动机和相应的期望.本文基于Mohr、Heider以及Kelly的归因理论,提出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归因过程模型,并分析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动机的归因,以为企业正确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织认同和企业声誉理论,从个体消费行为差异视角揭示不同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的机制和内在过程.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企业认同感和企业声誉有积极影响,进而对消费者的口碑宣传和抵制负面消息的意向有积极影响;消费者因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而产生的消费者—企业认同感会受其自身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调节;消费者—企业认同和企业声誉分别中介了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程度高、低两类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响应.企业应辩识重视社会责任的消费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消费者创新性理论,引入消费者创新性、社会价值和环境知识三个变量,构建不同环境知识下的消费者创新性—绿色产品购买意向模型,以研究消费者的绿色产品购买意向,并对784个消费者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产品购买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对社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社会价值对绿色产品购买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并在消费者创新性和绿色产品购买意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知识在消费者创新性、社会价值与绿色产品购买意向的关系中起负向的可调节中介作用.了解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机理与路径,能为提升消费者参与环保行为的意愿和能力、增强其对绿色产品购买意向进而增进厂商营销效益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度及其职业声誉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捐赠行为。在进一步引入证券分析师声誉变量后,发现明星分析师关注更能提高企业的捐赠水平。上述研究结论为企业捐赠的外部影响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表明证券分析师已成为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品牌的认同感,然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有成本的,消费者是企业产品和社会活动的最终“买单者”。本研究采用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旨在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企业在经济、道德和慈善方面履行责任的感知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消费者认同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和购买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将指导企业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沟通策略,获得竞争优势地位从而实现企业责任的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7.
企业营销道德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CSR)是近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较多研究表明,CSR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文章基于消费者角度总结回顾了消费者个体或群体特征、消费者联想和归因等在CSR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中产生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社会认同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实证检验了企业捐赠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捐赠行为对销售增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产品非直接接触消费者的企业相比,产品直接接触消费者企业的捐赠行为与销售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CEO声誉受哪些因素影响: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国内外实证研究中常用的媒体曝光率作为CEO声誉的代理变量,分别从CEO个人特征、企业经营特征、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情况四个方面选取变量来研究CEO声誉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行业和年度的影响后,CEO薪酬、企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CEO声誉显著正相关;处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的企业的CEO声誉更高.此外,对公司进行聚类分析后,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中的企业对国家贡献率和企业对员工贡献率两个指标也与CEO声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桥梁,顾客对企业的认同对顾客的态度、顾客的购买行为及企业的绩效有正向影响,是企业进行顾客关系管理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为此,需要构建一个以顾客认同为基础的顾客关系分析框架,考察企业身份、企业形象、企业社会责任等因素如何影响顾客认同的水平,以及这种认同对顾客购买意向和口碑传播的进一步影响.以零售企业为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身份、企业形象对顾客认同有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感知企业形象有正向影响;顾客认同对顾客的购买意向和顾客的口碑传播有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影响顾客认同的形成因素来强化顾客认同,进而增进顾客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忠诚.  相似文献   

11.
以92家中小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社会责任提高是否会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结果表明:提高政府、企业管理层、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而提高企业员工、供应商、客户以及社会普通公众的社会责任与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无关。企业根据自身性质与发展阶段,应逐步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加大市场秩序建设,保护供应商的利益;加大对客户与社区利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在履行慈善责任方面存在较多缺失,表现为主动捐助意识薄弱、参与企业比例及捐献数额小、国有企业示范作用差、捐献目的单一、形式简单、对募款接受主体认同度存在分歧等。其原因是,宏观方面表现为相应法律建设滞后、社会慈善文化"幼稚"、捐赠机制仍处"动态"、捐款可追踪性差、舆论监督"乏力"等;微观方面表现为当事人(企业)主观主动失范和主观被动失范。解决的对策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宏观方面包括健全相关法律、政府为企业承担慈善责任营造良好的氛围、借鉴西方慈善经验、构建社会监督体系、营造社会慈善文化、实现慈善款物可追寻等。微观方面主要是构建中国企业慈善责任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ESG表现的改善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形象,而且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多重积极影响,包括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代理成本减少笑效应、内部控制优化效应等,而这些积极效应又将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0年数据的分析发现:ESG表现的改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其中存在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优化内部控制等影响路径;ESG表现改善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因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比非重污染企业更强,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比初创期和衰退期企业更为显著;市场化程度对ESG表现改善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较高、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企业ESG表现改善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较强。因此,一方面,应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ESG体系,推动企业积极实施ESG战略以及ESG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企业的ESG表现提出差异化要求,在强化外部监督的同时激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的ESG投资。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立足国有企业道德风险的现状,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存在短期行为与和谐社会不相符的情况,在分析声誉的信息效应、资本效应、社会感效应三大效应的基础上,通过K M RW声誉模型进一步证明声誉能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行为形成一种约束机制,进而分别建立了声誉三大效应下国有企业道德风险控制机制,对遏制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增加企业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国有企业道德风险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经济效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 2012—2020年中国沪深 A 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环境保护税、环境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会对企业价值造成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环境保护税会降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程度,表现为“税收负效应”;环境责任在环境保护税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但这种中介作用表现为遮掩效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中环境保护税对企业价值的“倒U型”影响显著,而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中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政策仍需进一步改进,以促进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s propose a contagion effect of social media use across business suppliers, retailers, and consumers. After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social media usage measures at three levels—supplier, retailer, and customer—the authors test social media contagion effects and their ultimate impact on multiple performance measure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results offer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ntagion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usage across the channel of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important social influence mechanisms that enhance these effect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social media use positively contributes to brand performance, retailer performance, and consumer–retailer loyalty. Also, the effect of supplier social media usage on retailer social media usage and in turn on customer social media usage is moderated by brand reputation and service ambidexterity.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growth and adoption of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s and similar technologie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framework to promote usage by supply channel partners which ultimately influences performance-related outcomes.  相似文献   

17.
在品牌消费市场存在着本地和异地二元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因发展需要会不断寻求顾客让渡价值与企业让渡价值的均衡值。企业的发展行为会改变产业的市场格局和竞争状态,进而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当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企业让渡价值小于零的情况时,通过分析和认识品牌消费价值的组成,企业可以通过品牌价值交换平台来分别评估和出让各自的异地市场,以本地消费市场的扩大来变相实现异地品牌消费市场的价值,从而实现顾客让渡价值与企业让渡价值的再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