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鉴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并非总是一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对交易或事项应该按照其实质而不是形式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实质重于形式是一项基本会计原则,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沿未包含该原则。为此,有必要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出深入探讨,并考虑将其纳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等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原有会计基本准则中存在重大不足,造成会计信息偏离经济事实。新制度以准则为依据,又不囿于准则的形式和内容,制定了一系列与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相适应的规定,其中一项重大突破就是规定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相似文献
3.
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总则第10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意味着新会计准则增补了会计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这一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对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力图找出运用该原则的有效途径,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国际会计发展的要求,吸收国际会计准则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用的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能够弥补我国会计理论中的不足,不断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会计相协调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会计核算起修正作用的一种准则,它要求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际上在我国许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都隐含着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只不过未作为会计原则明确提出来而已,在2001年起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制度》就将其列为第十一条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第(二)条,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之一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在经济发展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文章详细阐述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运用中的注意事项,力求对此有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企业会计制度》第11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涉及财务会计的各个环节:(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应当在四个条件均满足时予以确认。因此,不能仅从形式上关注商品是否交付、商品所有权凭证是否转移、商品货款是否收到等,而应对交易实质进行分析,分析和判断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买方,是否丧失了已售商品的继续管理权和控制权,销售商品的价款能否流入企业,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实质重于形式规定:如果信息要想真实反映它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么就必须根据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核算与反映。我国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会计人员应当根据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只有掌握以下三方面内容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2.
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质”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法律形式或法律形式之外的其他外在形式,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标准、“交易或事项”指经济业务等。一般说来,任何交易或事项都有经济实质,但只有外部交易才涉及到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1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和客观事实的密切相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已经成为国际会计核算中普遍采用的核算原则。笔者结合案例,认真分析并指出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在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美、英、法国的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表述展开讨论,简要分析了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关系及“实质重于形式”在法律实践和会计活动中的应用。说明在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不明确或不适用时。会计应偏重于其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和反映。并在回顾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引入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过程以及应用具体环节的基础上。得出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我国会计人员使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需要在职业判断的适度运用上多下功夫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引入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国际会计惯例是务实之举.对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引入其他国际会计惯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18.
张平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4)
随着经济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为便于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避免因关联方交易等形式来掩饰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具体而言,会计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 相似文献
19.
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也是国际通用的会计基本准则之一。"实质"就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就是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性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能仅仅依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关于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本文将从涵义、重要性以及运用前提及运用事项作逐一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正式提出“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这是继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十二项会计核算原则后新增加的,它对规范单位会计行为标准,从事会计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但事实上,作为一项重要国际会计惯例,在以往的会计实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