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住区视角研究家庭非通勤出行能耗影响途径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石家庄、郑州和太原三个城市家庭的非通勤出行能耗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住区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生活方式和交通工具均对非通勤能耗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建成环境的总体影响略低于其他三个方面。住区建成环境对非通勤能耗的作用形式以间接影响为主,提高路网密度和均衡度,增加住区周边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度有助于减少私家车购买和使用频率,进而降低非通勤能耗。机动车补助和停车便捷程度也是影响家庭购车决策和出行模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宁波市为例,基于6个住区的598个住宅样本,通过构建包含住区建成环境、家庭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以及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住宅用能分析模型,并将住宅以不同类型进行划分,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比较分析了住区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用电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容积率...  相似文献   

3.
TOD建成环境特征对居民活动与出行影响——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OD建成环境塑造是TOD空间规划和管理的关键。以北京为例,对TOD区域建成环境对居民和乘客活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筑居民就业地选择、购物出行和休闲娱乐出行等三种活动和出行的Logit选择模型,定量分析了TOD土地利用、交通设施、街巷格局、商业设施等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活动和出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微气候循环的构建,以局地气候的良性循环实现建成环境对大气候环境的动态适应与优化,进而借助气候舒适度实现城市低碳节能的目的。本文基于微气候循环,一方面通过对重庆市的山地城市住区建设实践进行评价,对其与地形、自然环境、微气候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山地住区布局微气候适应性;另一方面,以"热度"、"通风"、"湿度"、"日照"四项影响山地微气候循环的制约要素作为评价因子,总结住区山地布局适应性、山地建筑特征和山地绿化组织三个层面的低碳生态规划模式,通过构建生态绩效的"三维耦合模型",提出"山地城市低碳生态住区规划模式",以达到最终实现住区内热度、通风、湿度、日照四项微气候因子的互补循环,进而达到额外能量微消耗、生态环境微冲击、二氧化碳微排放的山地低碳生态住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类住区建设同其他产业一样,有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一发展阶段都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相关联,都显著地刻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地域风格的烙印。随着城市化和住房大规模工业化集中建设方式的发展,随着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住区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同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提高住区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人类对于发展中关于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给住区环境建设带来了更深刻的影响。上海市委、市府多次提出要将住宅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改善上海市人民的居住条件和加速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现  相似文献   

6.
关于焦作市低碳交通建设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霞 《城市问题》2011,(6):52-54,75
分析了焦作市交通能耗及碳排放特征,探讨了焦作市低碳交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目标,并从控制私家车过快增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发展绿色交通、改善非机动交通出行环境及倡导居民绿色出行等方面,提出了焦作市发展低碳交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典型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5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其2000~2010年的样板数据,分析人口密度与居民出行能耗的关系,并通过STIRPAT模型评估不同人口密度条件下,城市空间形态和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居民收入是影响我国典型城市居民出行能耗的关键因子,其次是城市空间形态要素。2人口密度与人均出行能耗呈显著负相关,与欧美城市相比,我国典型城市人口密度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更显著。3当人口密度大于200人/hm2时,其对出行能耗的抑制作用迅速增强,建成区面积对出行能耗的影响不显著,万人公交车保有量的提高会导致居民出行能耗升高。4当人口密度小于200人/hm2时,建成区面积是影响居民出行能耗的关键因子,建成区面积越大,居民出行能耗越高;万人公交车保有量的提高能有效抑制居民出行能耗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影响时空行为的建成环境测度与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成环境对时空行为的影响是国内外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的热点。然而,立足中国城市的实证研究多侧重在时空行为一侧,对于建成环境要素的测度和实证评估尚缺乏系统的分析框架。因此,基于"5D"指标体系,归纳了土地利用的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公交邻近性等社区建成环境要素及其测度方法,并以不同建成环境要素对出行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针对建成环境与时空行为关系的中国本土实证与理论发展方向。当务之急是构建适用于中国城市发展特征的建成环境测度指标体系和分析尺度(如应对生活圈规划),同时更多实证研究需聚焦在比较分析不同建成环境特征与不同时空行为之间的多元复杂联系上。  相似文献   

9.
师丽 《价值工程》2021,40(19):143-144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榆林市典型住区规划布局并恰当选取测点,测试分析其室外热环境各参数,通过对比冬夏极端气候环境下住区微热环境特征及不同空间类型热环境差异,分析对比得到影响住区热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寒冷地区城市住区综合性能提升及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居民日常出行既反映城市人口转移与集聚的真实路径,也体现着城市不同空间的使用强度差异。基于深圳第五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研究从出行规模、出行时间和出行目的三方面分析城市居民出行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SPSS的K-MEANS聚类方法将市域482个交通小区划分为高热、次热、低热三类区域;由此识别出全市三级出行中心,三条出行走廊和五个出行组团,并将深圳城市出行总结为"多心多廊组团式"空间结构;最后从中心城区与外围郊区出行空间模式、城市出行中心与建成环境中心体系比较、五大出行组团发展差异等方面总结了深圳城市出行空间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