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北京快速推进"市府东移"战略背景下,科学认识通州城市扩展的驱动机制,并准确把握新设"城市副中心"后城市扩展的可能情景及其空间管控政策,将对顺利实现首都功能空间重构与有序增长产生重要的支撑价值。通过构建空间逻辑斯蒂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阐释了通州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机制,定量模拟与评估通州沿袭既有规律的发展情景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情景,研判城市空间增长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而提出了新时期通州城市有序扩展的空间管控建议。研究发现:1)受全市单中心圈层式布局的影响,通州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重点区与人口集聚区均高度重叠于通州新城与近亦庄新城乡镇,共同驱动城市扩展空间格局的形成;2)城市副中心建设情景将进一步增加通州新城的城市扩展速度,与沿袭既有规律的发展情景相比较建设用地的扩展重心将往东北方位移动近4km、通州新城区域景观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呈北部连片蔓延、南部趋于相对紧缩的城镇发展格局;3)科学运用城市发展的空间管制方案、规划引导作用和空间发展战略,严防城市连片、蔓延和单极化倾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时期的城市形态类型丰富、特色鲜明,反映了地域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差异,蕴含着人们适应地方条件的经验与智慧。以同属巴蜀亚区,但形态差异明显的成都、重庆为例,构建动态、层进的城市形态认识框架,结合卫星影像与历史地图数据,按照"收集—转译—识别—分析"的程序,研究城市形态特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揭示形态特征的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生成原则,为当前城市建设提供信息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改变我国大城市"摊大饼"式的空间发展模式,采取合理的新城开发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在太原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以太原-榆次同城化为基础,依托榆次已有的基础设施,在太原南部地区通过综合性的新城开发,改变太原既有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论文以规范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太原新城开发所需的投资规模、太原未来的财政收入及融资潜力、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特征,从地方财政学的角度研究了太原新城开发的可行性及相关因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算法成为探索城市形态不同系统寻优路径和理想模式的重要手段。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梳理了2000—2021年CNKI核心数据库中我国学者关于智能算法在城市形态优化应用方面的文献样本,通过时空演化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网络解析了演化路径并预测了研究趋势与热点。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算法在城市形态优化应用方面历经了“几何分析—量化分析—动态模拟—大数据挖掘—深层内涵解析”五个典型阶段,研究主题集聚为以城市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城市形态与杜宾模型为聚类的三条主要时空演化路径,应用情景主要包括城市形态扩张及驱动力、城市交通线路优化、城市街景测度三大类。据此认为,未来的研究趋势将呈现网络化多维智慧集成、多学科交叉智慧耦合和多情景模拟智慧演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就业空间转换、就业空间转换的相关研究,以及城市"就业—居住"平衡与错位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一城市的角度展开分析,并且"就业—居住"平衡与错位问题的研究是从针对全部城市人口或者部分弱势人群展开分析的,没有专门针对城市群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就业—居住"模式选择问题开展探讨。未来从系统视角,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多系统综合因素对城市群农民工"就业—居住"模式选择、演变规律影响等,是较好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单中心"中心—外围"模式,导致城市急剧扩张、资源过度集聚、圈域内城市联系度弱化,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多中心城市集群发展与区域多中心联动协作发展模式,对于摆脱旧有以武汉为强核中心的痼疾,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结合"中心—外围"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协同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关联度、城市首位度、断裂点区位测度与评价,并最终提出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协同发展的前瞻战略。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及其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定的城市形态必定要求特定的城市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而城市交通又具有引导城市形态发展、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从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的相互作用机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时机和时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为解决北京的交通和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市镇规划分析:概念、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系统描述和总结了"市镇规划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历史根源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市镇规划分析"作为行之有效的城市形态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深化和扩展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传统城市研究和历史保护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9.
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域内的新城建设呈现出卧城—卫星城—功能完善新城—区域平衡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特色城市、生态城市、创意城市等新的理念和思想。北京市推进新城建设需要着重把握城市均衡发展、引导社会力量、推进TOD新城模式、建设生态新城和特色新城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产业新城作为新型城镇化下"产业发展支撑城市、城市完善助推产业"的重要模式样本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产业新城建设中产城空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对城市空间建构需求与演变的分析以及固安、大厂、香河产业新城的建设经验的梳理,以理论探索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归纳当前产业新城建设由生产型基地向服务型生产基地转变、由封闭运行模式向开放成长模式转变的两点趋势,并以广阳产业新城为例,通过对基地现状文化和生态本底的挖掘、产业和人的需求分析,阐述了在需求导向下产业新城产城空间"细胞重构、基因重组"的建构思路,以期对环首都地区的产业新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并成为促进城市形态转变的重要因素。从综合的空间视角出发,以北京为研究案例,采取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交通—人口—经济"研究框架,揭示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基于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经济单位普查数据和轨道交通网络数据分的析表明,随着2000年以后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时出现了沿着城轨线路的郊区化分散、以及网络交叉节点上集中等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就业的空间分布则向着可达性良好的节点集中。这形成了就业中心在城市中心区、居住中心在郊区的职住分离的城市形态。职住比极高或极低的地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压力也更大。旨在为塑造健康的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就业可达性,以及制定城市与交通协同发展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住宅高度形态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及分析,对住宅高度形态的选择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三种住宅高度类型,即低层、多层和高层住宅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城市住宅高度形态合理选择的结论是:低层住宅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形态,多层住宅次之,高层住宅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形态,然后以日本、英国和德国为例,对这一结论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5):8-11
长期以来,我国综合管廊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途径单一,不能满足巨大的投资市场需求,从而使得我国综合管廊的建设不能快速而充分的发展。综合管廊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它可以弥补综合管廊产业投资缺口、挖掘民间资金潜力、投资基建事业。通过文章的研究以期找到对我国综合管廊基金最适用的组织形式,使得城市综合管廊在我国更快的开展,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建立城市功能空间紧凑度模型来从城市功能的角度评价中国35个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并以此来探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内部结构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环境绩效的几个主要因素,规模合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形态的环境绩效最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用地形态对城市积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积水问题是城市资源集聚扩散、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水文环境之间重要矛盾的体现,探讨城市用地形态对城市积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闽三角城市群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为例,采用多源数据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分别对城市积水的分布密度和深度进行测算,借助Arc GIS和fragstats4.2移动窗口量化城市用地形态,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逐步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剖析城市用地形态对城市积水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缓解城市积水问题的城市用地形态规划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形态与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设定城市形态和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定量评价指标基础上,基于遥感数据和城市统计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将城市物质代谢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变动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与城市形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较低的城市集中度,较高的斑块曲折度和破碎度,以及较低的城市开放空间率,伴随着较低的城市物质代谢效率.最后,从城市的理性增长,以及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塑造域市形态,提高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影响城市居民碳排放的空间形态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交通、建筑碳排放都具一定影响,是一定技术条件下居民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成为低碳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从居民碳排放源头出发,厘清了城市空间形态与居民碳排放的逻辑关联,明确了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建成区形状、中心区状况及邻接性这五个空间形态要素是影响居民碳排放的关键。从理论上看,多数空间形态要素对居民交通及建筑碳排放有着不同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综合影响亟需具体的量化研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台北和拉萨除外)、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定量评价城市形态和城市环境支出绩效的指标。城市形态的定量指标设计为"紧凑率"和"伸延率",统计结果表明:城市紧凑率的均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城市伸延率呈现出较大波动。城市环境支出绩效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设定评价指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评价模型,对各城市的环境支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绩效较好的城市不足40%,且大部分城市的环境支出绩效值都在0.8以下。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形态与城市环境支出绩效的关联机理,采用面板分析模型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的紧凑率与城市环境支出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城市伸延率与城市环境支出绩效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提出了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推行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旨在提高城市的环境支出绩效。  相似文献   

19.
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空气质量恶化现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探索城市扩张与空气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成为热点话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空气质量与城市形态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城市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同时对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探索性城市形态指标研究进行了梳理。现有文献表达了以下观点:(1)不同城市形态会产生不同的空气污染排放,工业、能源、居住污染排放可以通过规模类形态指标测度,交通污染排放可以通过密度类、形状类、功能结构类城市形态指标测度;(2)通过优化建筑形态、强度、布局,以及构建城市通风廊道有助于降低城市微气候带来的空气污染物堆积;(3)使城市形态更加紧凑,禁止低密度开发,能减轻热岛效应,减少交通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最后对我国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雾霾天气现象,严重影响公众健康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综述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相关文献,分析和识别城市形态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中国背景下大都市圈城市形态与空气质量的研究框架。通过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献综述发现,空气污染物来源和作用机制迥异;空气质量受到城市密度、土地开发模式和交通布局等城市形态因素的综合、复杂影响;低密度、机动车导向的蔓延城市形态被认为不利于空气质量。中国目前针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空气质量影响研究主要从气象学和环境科学视角切入,集中在污染源的识别、源强及扩散等方面,也有地理学者关注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影响机制,但尚缺乏对城市形态与空气质量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基于上述国内外经验和实证结论,结合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构建了由发生模型、影响模型和测度模型等三个模型构成的城市形态与空气质量关系研究框架。希望为制定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和环境发展政策,通过引导良好的城市形态来应对环境污染的挑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