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十三五"时期坚持绿色发展,要求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严重缺乏、相关制度供给不足、发展思维定式及政府政绩评价指标不完善等问题,是制约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应加快产业转型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依托"一路一带"战略,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全球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增进人力资本积累,夯实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基础;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推进生态补偿有序进行;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法律保障等,从而有效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构建京津冀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三地2004—2017年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经济、社会事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得分总体上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天津市、河北省的旅游业发展皆领先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京津冀三地的旅游与经济、旅游与社会事业的协调水平均表现出逐步提高的态势,河北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可以分为"波动上升、快速上升、急速上升"三个阶段,北京市、天津市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皆可划分为"波动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三个阶段;北京市、天津市的旅游子系统、社会事业子系统对当地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强于经济子系统,河北省旅游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对当地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强于社会事业子系统。  相似文献   

3.
李烨  潘伟恒  龙梦琦 《技术经济》2016,(4):65-69,119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外部、情景和内部3个层面梳理分析了影响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产业内部创新驱动要素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机制,并探究了创新要素协同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机理。最后,以贵州磷化工业为例,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其绿色转型升级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基础、产业规模、区位条件、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全员参与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均是影响贵州省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界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主张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探寻应从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人才结构等方面入手,只有不断提高产业要素素质、有序拓展客源市场、构建企业集团、打造旅游精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才能顺利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文在对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文旅产业融合的"双循环"动力机制,并在其基础上引入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中国省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借此提出了相应区域发展策略。结果显示:(1)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耦合度处在中度耦合阶段,整体文旅融合水平也较低,处在中度失调阶段,2000—2018年间呈现缓慢上升态势;(2)区域间融合程度差异明显,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阶梯式差异特点,但年均增长率则为中部>西部>东部>东北部,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与融合速度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其中,中部地区上升趋势最明显;(3)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西部地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呈现明显的中心化特点,融合度发展水平与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本身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是国家重点发展战略,而"创新"是城市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突破以往创新驱动力仅考虑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的单一线性思维方式,从创新协同驱动的崭新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煤炭城市发展新生命周期的三维创新体系;同时提出了一条通过协同关系优化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式"发展思路,对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创新理论及转型策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罡 《铜陵学院学报》2010,9(4):F0003-F0003
黄山区位于皖南旅游中心,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田园风光秀丽,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黄山区应顺应旅游发展由观光型休假休闲向综合旅游转型的趋势,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  相似文献   

8.
对加快推动我国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休假制度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国民的旅游需求,也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从"大流量、低效益"向"高流量、高效益进行转变.它标志着一个令人鼓舞的、全面的大众休闲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9.
郭琰 《经济研究导刊》2014,(22):225-228
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面临向旅游强省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的摸底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河南省旅游产业主要表现为:旅游资源丰沛,但同质性高;旅游企业发展良好,但关联度差;旅游产业成绩喜人但结构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徐红梅 《经济师》2014,(5):197-198
石林旅游已然成为石林县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和旅游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石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也就势在必行。文章从石林旅游产业的现状,转型升级的必然性,转型升级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对石林旅游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探索及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柳  李君轶  马耀峰 《经济地理》2011,31(2):339-345
为研究各省区市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然后,运用多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大陆各省区市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得出各省区市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综合评价值;最后,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耦合分析,达到帮助旅游目的地制定正确的旅游网络营销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持续发展度模型,测算了资源型城市徐州的35个工业产业的耦合度和耦合持续发展度。结果表明,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当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相匹配时,二者产生的耦合效应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产业发展。徐州市超过80%的规模以上工业存在着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耦合失调的现象,耦合可持续发展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持续发展度模型,测算了资源型城市徐州的35个工业产业的耦合度和耦合持续发展度.结果表明,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当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相匹配时,二者产生的耦合效应能够促进产业发展 ;反之,则会阻碍产业发展.徐州市超过80%的规模以上工业存在着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耦合失调的现象,耦合可持续发展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4.
李永强  冯淑慧 《技术经济》2020,39(9):82-88,100
旅游业可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但也要依靠一定程度的经济作为基础支撑,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均衡发展,关系到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的耦合协调问题。以阳朔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分析的方法对2004年至2018年阳朔县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关系和耦合协调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和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经济的短期波动受旅游产业的短期波动以及误差修正项的影响;旅游产业和经济在观测期间由轻度失调逐渐转变为良好协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群特点和趋势。文章从价值链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阐明了价值链视角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及其动力机制的内涵;其次提炼了旅游产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四链"服务层次与空间价值链"四环"空间结构的特点,并分别采用上海与张家界两个案例进行了论证;最后总结了旅游产业集群两个维度下的动力机制,包括产业价值链延伸扩展机制及空间价值链优化配置机制,前者具体体现在集群要素产业高端化、集群要素产业融合化及集群要素产业均衡化,后者主要包括环内竞争性优化配置及环间合作性优化配置,而且产业价值链延伸扩展机制及空间价值链优化配置机制既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通过以上研究,文章希望既在学术上完善对旅游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又在实践中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两者存在双向互动关系。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四方面耦合机制,建立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对张掖市2008—2016年的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张掖市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稳步上升态势;(2)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08年的严重失调到2015年以来的高度协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具有要素特殊性、产业内涵丰富性、产品及服务虚拟性等特点,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更适合应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对我国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树立"大旅游"和"旅游-休闲"的理念、拓展产业链条、推进旅游休闲产业的组织制度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监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峰  余含 《经济地理》2012,32(7):165-171
张家界旅游通过聚集机制——旅游资源禀赋及特色、政策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扩散机制——城市生产要素外溢和相对落后产业外迁,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通过产品创新力、设施支持力、消费驱动力和形象引导力来促进张家界城市旅游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研究发现张家界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并提出张家界市耦合发展对策:要深化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建设发展;增加要素投入规模,以完善的城镇综合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旅游业推动城镇建设发展;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张家界市城镇化和旅游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强 《生产力研究》2013,(10):28-30
文章提出了生态文明工程的涵义、特征、运作管理模式及其促进农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重点论述了实施生态文明工程的战略思想、目标与重点是提高农业旅游产业的技术、知识含量,强化生态产品设计、促进产业机构优化,开展生态营销、宣扬绿色理念,推广生态教育、培养"生态"人才,培育"生态"品牌,支持产业联动。  相似文献   

20.
甘肃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资源优势未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鉴于此,文章运用"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及旅游空间结构分析,试图构建以旅游核心节点城市为"极点",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轴线"的"点-轴"渐进扩散结构模式,从而对甘肃旅游产业一体化选择以及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