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市银行信用风险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充分披露是有效监管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信用风险披露制度演进和四家上市银行2000-2003年的信用风险披露情况的具体分析,揭示了信用风险披露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四家上市银行在信用风险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勋  余洋 《征信》2022,40(4):66-73
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是上市银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选取我国A股40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以2014-2019年间社会责任报告和年度报告为载体,以内容分析法为基本手段,探索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演变趋势和质量评价.研究发现: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比例逐年提升,社会责任报告为主要披露途径;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篇幅占比呈波动上...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政策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的非信贷资产价值与其实际拥有的非信贷资产真实价值并不相符,从而掩盖了非信贷资产中存在的风险,影响了银行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正确认识和界定国有商业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完善非信贷资产的审慎披露,对强化国有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的有效管理,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1年4月末,工、建、农、中、交等五家大型上市银行(简称“五大行”)均披露72011年一季度报告,在息差持续回升和信贷资产稳步扩大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5.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11,(9):64-64
五大银行业绩增长超出预期。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已全部披露了2011年上半年业绩。综合来看,今年上半年,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在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不定的复杂形势下,依然保持了经营业绩持续较快增长、资产质量良好稳定、信贷和金融风险可控、资本和流动性充足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以业务类型为依据划分为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基于信息披露程度与银行道德风险负相关、加强信息披露能为存款保险制度"保驾护航"的假设,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3年第二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信息披露程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银行道德风险的关系,并探索二者是否存在协同效应。研究表明:信息披露力度的增大可有效降低银行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在发挥金融安全网作用的同时,亦可诱发资产业务道德风险;充分的信息披露可降低存款保险制度所引致的负债业务道德风险;能否降低存款保险制度中的资产业务道德风险,关键在于银行信息披露力度及相应的制度和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的高校贷款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化解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我国目前正处于尝试阶段。当前高校信贷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银行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本文阐述了高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试图为今后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模式解决高校贷款风险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谭政勋  黄东生 《金融论坛》2012,(1):23-28,45
本文运用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10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稳定与信息披露的关系。中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在逐渐增强,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稳定性。进一步发挥信息披露的市场约束作用,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基础。银行资产规模以及利润的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的担保,而股份制银行具备相对完善的治理制度,两者的稳定性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别。政府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真实的财务信息,加强信息披露的市场约束作用,加强对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息差止跌稳步回升 利润增长符合预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11年4月10日,工、建、农、中、交等五家大型上市银行《简称“五大行”和六家中型上市银行均披露了2010年年度报告,在信贷规模较快增长和息差稳步回升的带动下,上市银行翻息收入强劲反弹.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0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上市银行应按双重标准披露会计信息,即除了披露符合中国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要求的法定财务报告外,还应披露符合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要求的补充财务报告。从近几年四家上市银行所公布的年度报告来看,会计信息的双重披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对上市银行双重披露差异及与此有关的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雄元  曾敬 《金融研究》2019,463(1):54-71
既有文献较少从银行视角关注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银行更有能力解读年度风险信息,银行利益也更直接受到年报风险信息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更能体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2008-2017年单笔银行贷款利率数据的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说明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更符合趋同观假说。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银行风险感知水平进而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即信息质量和风险是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不完全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银行贷款利率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组、非国有企业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组。本文首次研究银行贷款利率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关系,有助于丰富风险信息披露文献和银行贷款文献。  相似文献   

12.
对13家美国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使用并不直接表现出风险加权资产及整体银行风险的下降,而是表现为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在剔除了过度投机因素后,银行可增加约63%的目标贷款额。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因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银企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出于风险的考虑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款。网络联保贷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但在内外部约束不够强烈的条件下,网络联保运行机制会出现失效,企业倾向于选择策略性违约而给银行带来损失。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将担保制度引入到网络联保融资模式中,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策略性违约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贷款转让平台的上线,标志着银行信贷资产从此有了全国性统一规范的公共交易平台。文章借鉴信贷资产交易的国际经验,结合起步中的我国信贷转让市场所面临的不足,提出通过推动信贷转让流程标准化、开发定价服务信息平台、引入并培育市场投资者以及促进评级、法律等中介机构发挥作用等途径,不断完善贷款转让市场建设,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渐进完善市场后续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的建成,标志着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交易机制的规范化运行,这对于促进商业银行从持有信贷资产向经营信贷资产转型、改进和完善其资本管理手段、形成信贷业务专业化与差异化发展、助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利率市场化发展,部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2010年以来在信贷调控力度加强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出现的新特点,指出信贷调控政策的变化在促进商业银行调整信贷投向结构、转变经营方式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完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在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贷款定价水平和发展中间业务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 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模型,利用45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 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信贷资产的增长没有产生激励效应,商业银行并未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加速信贷扩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 加深,信贷资产和证券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都增大;利率市场化对信贷资产内部配置结构也 产生了显著影响,促进零售信贷资产占比提升,而对公司信贷资产占比和前十大客户信贷资产 占比的影响为负,这验证了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个人客户和中 小企业客户倾斜,利率市场化发挥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我国信贷高增长引致未来银行不良资产大量积聚的潜在风险引起了各方关注。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发掘不良贷款存在的根源,对信贷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更加全面的视角,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银行业运行情况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因素。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素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对资产价格、固定资产投资、通胀率、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银行利润等指标与不良贷款率(或不良贷款余额)的因果关系、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整都是影响不良贷款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利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董明会 《金融论坛》2006,11(7):39-46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目前衡量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状况及其抵补能力的权威规定。本文应用新的核心监管指标框架,以实证方法比较分析了我国5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及风险抵补能力和水平,透过指标及数据表象分析了背后存在的深层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了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必须提高资产质量和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加强业务转型和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拨备及资本充足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和加大信息披露等启示;并提出了完善《核心指标》、统一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办法及衡量指标、统一信息披露格式及口径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foreign banks affect private credit flows in 135 nations, including 57 emerging markets for 1995–2013. Employing different econometric techniques, I find both higher share of foreign banks and foreign assets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credit flows. Such decline in credit is highest in nations with more than 50 percent foreign banks.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view that foreign banks face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that hamper them from lending to the more informationally opaque firms. The results call for strengthen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disclosure rules in host markets and for prospective foreign banks to modify their credit risk evalu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