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认为,粮食安全底线必须国内确保,在底线之上的奢侈性消费的满足则需要考虑两个因素;进口贸易“大国效应”的显现和粮食安全成本。特别是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的处理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粮食进口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而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已经很高,因此,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粮食交易,会更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退耕还林的面积近几年波动幅度很大,这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关。有人认为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应减缓退耕还林的步伐。文章认为,退耕还林不是粮食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以及粮食单产的减少。从一定角度来看,退耕还林不仅不会危机粮食安全,而且还会提高粮食安全的系数,只要在搞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同时,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退耕还林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经济学:一个标准模型分析框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游建章 《农业经济问题》2003,24(3):30-35,56
粮食安全经济学主要研究贫困及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现在全球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世界上每一个人,可是为什么饥饿依然是当今世界如此严重的问题?文章在粮食安全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标准模型,并认为目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一、粮食安全面临需求刚性增长、增产瓶颈制约和国际贸易劣势的挑战 1.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问题。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本国的经济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经济安全问题。经济越是开放,就越要加强经济安全监督管理。从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和能力看,我国经受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考验;从短期看,粮食经济安全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从长期看,我国粮食经济安全存在不少隐患,消除这些隐患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刘志澄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它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所以,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视粮食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所谓粮食安全,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重大问题,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该文通过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分析,提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的6项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粮食安全及中国粮食安全判断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确定的粮食安全概念的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食品”。这一概念包括三项具体目标:一是确保生产足够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粮食安全概念研究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以及欧美等国组织的专家都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到目前为止,粮食安全的定义至少有百种以上。经济学家阿尔托.瓦尔德斯(Alberto Valdes)认为粮食安全是“缺粮国家或这些国家的某些地区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认为 ,粮食安全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长期问题 ,研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应该牢牢把握时期、阶段和“度”。要顺应农村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突出重点 ,积极实现粮食安全观的转变 ;推进市场化和适度国际化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之干粮食人是再熟悉不过了,2008年的南方冰灾、汶川震灾和北京奥运,演绎了一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世界粮荒,中国不慌”的粮食保供大合唱,让我们对“粮食安全”的真谛认识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即便如此,国人耳中还是传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鸣响的警钟:在粮食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必须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也提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如何确立合理的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粮食安全。本文认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一、确立更为开放的粮食安全战略我国过去长期坚持的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粮食安全战略,这种粮食安全战略的形成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的。首先,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处于两大集团冷战对峙的国际大形势之下,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  相似文献   

12.
所谓“粮食安全”,国际粮农组织权威解释是“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买得起它所需要的食品”。粮食安全不仅是生产问题,还包括市场、流通、储备、进出口调剂以及对低收入人口的定向补贴等内容。本将就这些问题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政策作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分析,并指出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按照能量计算已经下降到了70%。为了更好地制定粮食安全政策,中国政府必须区分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口粮安全(Grain Security)以及饲料安全(Feed Security)三个概念,中国现在和将来的粮食安全实际表现为饲料安全。  相似文献   

14.
柯炳生:关于粮食安全与渔业发展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提到粮食安全,很多人以为,只要有充足的粮食产量和储备就算实现了粮食安全,这是很片面的。其实,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是长期性问题、生产性问题、食物问题、数量问题、全局性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教授对“粮食安全是食物问题”的分析表明,不能因为抓谷物生产而忽视了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的发展。要采取措施提高粮食产量,也要采取措施提高畜牧水产等其他农产品的产量。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渔业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地位和作用不仅不能忽视,而且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渔业发展在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视角审视中国渔业的发展思路?这些问题是完整、深入理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它的正确解答将有利于政府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为此,本刊副主编杨子江采访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教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既要相信市场,也要相信管制。相信市场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降低粮食安全的成本;相信管制就是相信要用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认识,因而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为人们对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对粮食安全问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程度的理解也不一样。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粮食管理的实践中,都存在着乐观派、悲观派和中间派,然而谁都不敢拍胸脯说中国的粮食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么,影响粮食安全的现实矛盾有那些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粮食供求形势急剧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大国,密切注视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世界粮食安全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对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实现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世界粮食安全状况1995年以来,世界粮食形势十分严峻。虽然还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近期会出现类似1972—1974年的世界性粮食危机,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粮食产量不会有太多的增长,因而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为全社会所关心。不过,对大中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农村人口居住地的粮食保障比较关注,低收入人群的粮食安全保障却成为“木桶效应”中的“短板”,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全局。  相似文献   

19.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事关重大.虽然中国目前已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粮食安全方面具有足够的底气,但从长期来看,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性问题与需要平衡的利益关系.为此,本文认为确保粮食安全要抓其根本,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保障粮食总量稳定增长,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福州共有639万人口,是全省最大的粮食消费市场,供求平衡程度较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粮食短缺日益增大,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去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提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平衡”。如何建立和确保粮食安全,我认为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是解决沿海城市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在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