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纠纷显著上升,涉刑案件数量惊人增长。民间借贷异化成为高利贷、非法集资犯罪,其中以异化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复杂。揭开民间借贷异化现象的“真相”必须深入探析经济、政策和法律各方面的原因,才能做到异化现象的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公安厅介绍近期经济犯罪新趋势:银行卡犯罪仍高发,尚未发现芯片银行卡被克隆的案件,但出现有黑客技术窃取银行卡信息的犯罪新特点。与此同时,传销和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出现众多新“变种”,通过网络的方式,打着“理财、投资”的幌子来发展下线和非法集资。  相似文献   

3.
陈方文 《民营科技》2010,(10):128-128
针对涉林犯罪的基本特点,重点讨论涉林犯罪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犯罪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沈家星 《民营科技》2009,(11):68-68
根据山河屯林业局涉林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涉林犯罪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遏止涉林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冯帅 《河北企业》2018,(9):133-134
农村是熟人社会,非法集资犯罪除了隐蔽性强、人数波及多、涉案金额巨大等,还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重人情而轻法律,不注重证据的保存。农村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是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等有关。同时,我国非法集资犯罪在刑事立法理论和基层司法机关实践中对集资犯罪认识和审判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村非法集资犯罪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政府和金融等机关加强事前监管、完善我国刑事立法理论、基层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审判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赵光远 《民营科技》2009,(11):71-71
分析滥伐林木犯罪的基本情况和危害性以及滥伐林木犯罪屡禁不止的原因何在,并提出预防和减少涉林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县是产煤大县,已探明地质储量2.5亿吨,保有储量9300万吨,现有合法煤矿98个,年产煤150万吨。近年来,由于煤炭市场行情逐年好转,非法小煤窑屡禁不止,2002年初高达322个,产煤近100万吨,扰乱了正常的矿业秩序,安全事故不断。通过治理整顿,全县非法小煤窑从2001年以来逐年少,至2003年5月基本绝迹。全  相似文献   

8.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是我国惩治毒品犯罪的单行刑事法律。《决定》不但对刑法作了重要修改、补充,而且增加了若干惩治毒品犯罪的罪名。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就是其中之一。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非法栽种、培育用于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剧,非法集资犯罪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非法集资犯罪的成因而言,现有金融体制下的金融市场既不能满足民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也不能满足民间游资的投资需求,是此类犯罪发生的内在因素;金融监管部门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缺乏与针对民间集资领域的资金使用监管空白,是此类犯罪发生的外在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犯罪“黑数(darkfigure)”在犯罪学上是表示未报案的犯罪案件数,延伸应用到没有发现的犯罪案件数。专家学者和执法机关一致认为,有案可查的计算机犯罪统计数字不能说明犯罪的实际情况,计算机犯罪存在较大“黑数”。一、计算机犯罪的“黑数”问题产生的原因1.犯罪人员的智能性与其他犯罪相比,计算机犯罪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技术性和专业性,大多数信息犯罪人员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作案前通过周密的预谋和精心的策划,通过Internet直接或间接地向计算机输入非法指令,来篡改、伪造他人的银行帐户、存折和信息用卡…  相似文献   

11.
郭娜娜 《活力》2011,(6):87-87
职务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其特征在于犯罪主体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牟取非法利益的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犯罪行为,其危害尤甚。本文试着从该犯罪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金融犯罪:特点、根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犯罪是指以谋取一定的非法经济利益或避免损失为目的,在金融及其相关活动中实施的侵害国家金融关系和金融秩序,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金融犯罪作不同的分类。在金融高速发展的今天,金融犯罪作为一种类型的犯罪现象,也明显地呈现出一些基本的趋势和特点。为确保金融安全和国家、金融机构及广大存款人、投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必须高度重视对金融犯罪的研究、惩治与防范。  相似文献   

13.
梁晓希 《中外企业家》2014,(11):158-16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自于英美法,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大都制定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犯罪形态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在刑事诉讼中最重要就是对证据合法性的认定,这样一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运而生。虽然我国立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由于立法的粗糙性,操作性不强,致使该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远未得到有效实施。本文以非法证据的法律规定为视角,努力探究非法证据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遭遇的困境,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7,(8):224-225
近几年来,煤炭行业不景气,煤炭市场需求持续下滑,高职涉煤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就业指导分析如何提升高职涉煤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集资诈骗罪是当前较为多见的一种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集资诈骗犯罪一旦发生,往往被骗人数多,被骗资金数额巨大。集资诈骗罪是金融诈骗罪的头号犯罪,其严重地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和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集资诈骗案件处理及时、准确、有力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本文主要对集资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和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以及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比较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张敢明、于国强在《中国改革报》著文认为 ,非法经济是相对于合法经济而言的。凡以盈利为目的但又未经法律认可的生产经营活动统称非法经济。包括地下经济和犯罪经济两大类———没有经过工商注册 ,也不在统计局和税务机关的账目上反映的生产经营活动可称为地下经济 ,如合法商品的黑市交易 ;犯罪经济则是指法律已有严格禁令 ,仍然铤而走险的牟利行为 ,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贩卖人口等。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地下经济所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法律是许可的 ,如补办手续、补缴税款后 ,可以由非法转为合法。而犯罪经济无论如何都不能由非法转为…  相似文献   

17.
赵树斌  常征 《活力》2004,(9):106-106
1997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学术界将单位犯罪的概念界定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显然单  相似文献   

18.
张楠 《活力》2010,(8):208-208,210
一、我国现行刑事法中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及司法实践的现状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文规定非法证据效力.仅有的相关几个法条零碎地体现了排除刑事非法证据的诉讼精神。刑诉法第42条规定了证据的七种种类。这表明刑事诉讼活动中运用的证据材料必须能够归属于七种类中的某一种。刑诉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19.
P2P网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金融,对于活跃金融市场,为投资者理财和中小企业借贷,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国家对此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制,现有规定零散且效力低,因此涉及P2P金融犯罪时,一般是按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进行处理。在非法融资行为构成犯罪之后,需要区分究竟构成何种犯罪。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要满足一定的行为方式;构成集资诈骗罪的,由于主观目的不同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差异,通过对两罪进行区分,界定P2P融资行为和犯罪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劳务中介为外来人员务工提供了方便。但也有一些非法劳务中介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骗取钱财,做着伤天害理的犯罪勾当——拐卖妇女、逼良为娼。如何避免非法劳务中介骗局?“斯人”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