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曼 《活力》2014,(7):90-90
朝鲜民族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出了各种不同形态的舞蹈文化。新舞蹈运动对中国朝鲜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并对整个朝鲜民族舞蹈起到了推动及带动的作用,使他们更加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对中国朝鲜族舞蹈发展做出来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白海燕 《活力》2010,(6):189-189
本文通过分析朝鲜舞蹈的源流,探究朝鲜族舞蹈的几个特点。 一、作为朝鲜传统文化的一个原初的观念形态,就是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多神教的自然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主要以朝鲜民族舞蹈为出发点,研究舞蹈服饰的设计理念和朝鲜民族舞蹈形态和理论,朝鲜民族舞蹈服饰与朝鲜民族舞蹈相融的问题。利用朝鲜民族舞蹈理论及形态,探讨朝鲜民族舞蹈与朝鲜族的舞蹈服饰在历史、韵律、情感、形象层面上的相融的艺术问题,以求为民族服饰与民族舞蹈的相融相通问题的研究,做一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对朝鲜族舞蹈的理解,就如何发展和革新我国民族舞蹈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宋彦玲 《活力》2012,(16):119-119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生活文化项。民俗是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也是民族生活在历史中积淀的宝贵财富。它包括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上层文化一同构成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整体。研究民俗文化对于认识民族文化的全景式图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晓彬 《活力》2010,(18):86-86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袭的生活文化现象。在民俗中潜隐着一个民族代代相承的文化心理结构.民俗的生成变化.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化中最深层、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华彬 《企业导报》2012,(20):242-243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蒙古族舞蹈的分析,可以看出蒙古族舞蹈审美意识的变化,以及审美意识发展的轨迹。蒙古族舞蹈是在国际舞蹈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趋势下,在迎接挑战和表现主体个性的过程中,向世人们呈现出自己的现代审美意识。这种现代审美意识,正是蒙古族舞蹈走向世界,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前提。通过对蒙古族舞蹈所具有的现代审美意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这种意义的理解,从而促进蒙古族舞蹈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家方 《活力》2010,(10):203-203
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生活习性、生产劳动、节日盛会、图腾崇拜、情爱婚恋等.而且按照美的规律,对各民族进行了深层意识的探索,使一些优秀的舞蹈不仅富有新时期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特征.而且具有新的心理的、自然的独特的生命情调与风韵美感。岭南舞蹈是岭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岭南文化一脉相承.只有认真研究岭南文化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的特征.联系舞蹈实际.才能准确把握岭南舞蹈发展的走向。振兴岭南舞蹈已成为广大岭南舞蹈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族舞蹈建设教育不断走向职业化,舞蹈建设根据其不同的民族舞种将舞蹈学科也划分得更加精致细化,而中国属于民族舞的民间舞舞蹈作为民族舞蹈的一种,也在民族舞蹈的职业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性的角色。本文针对目前的舞蹈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从文化人类学的借鉴与应用、中国民间舞学科的民族文化系统传承、民族文化情感等多个方面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人类学在民族民间舞蹈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是其生产生活节律和文化实践的集体记忆活动。理解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价值,有助于理解节日文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功能解释方面的真实意义。传统节日包含的文化符号和集体记忆,是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的文化逻辑和价值,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和内在机制,具有社会历史文化的基础。社会要以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资源建设,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平台充分发掘各民族节日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以民族节日文化的展示与传习为抓手,转化与创新中传承民族文化,以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余宁 《价值工程》2013,(29):328-328,F0003
每一个民族的舞蹈艺术都与其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民族文化又与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哈萨克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北方草原文化特征最为明显的草原民族,因此哈萨克舞蹈带有浓厚的草原文化色彩。本文主要分析了哈萨克舞蹈艺术特征,深入剖析草原文化对哈萨克舞蹈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吴丹  于春梅 《活力》2014,(16):31-31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难的历史过程,是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开发、保守与变革的综合平衡与较量。面对我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如何保护和和传承达斡尔族民族传统文化,是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四个途径构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民族精神的达斡尔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传统舞蹈《桔梗谣》作为在国家大赛上屡创佳绩的保留曲目,是吉林省标志性的文化名片,但在日前结束的《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的舞台上惨遭败绩,基本无缘春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反差极大的效果,本文就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各个民族的也在自己的发展当中形成了一个特别的文化历程: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是人们在自己民族的生活当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其经历了时光的磨砺,延续并发扬了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精神文化。这直观地反映出了舞蹈文化的多样性,或高昂、或含蓄、或细腻的舞蹈音律和肢体语言,向世界展现出了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然而,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在后续的传承和发扬当中,遇到了各种的问题和难度,严重地影响了舞蹈文化的传承,所以,要加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分析,让民族舞蹈文化能够发扬光大。文章主要针对民族舞蹈文化的特点,分析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研究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传统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批民族民俗物品和原本依附于田园的一些传统文化特质也随之流失消亡,在城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笔者认为可从前期调研和普查工作、利用现代影像手段记录、保留资料,对一些特色项目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和保护,在重要乡镇建立民族民俗文化中心,并鼓励广大公众参与保护等几方面入手,尽量在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情况下做好民文族民俗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6.
湖南花瑶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瑶族中的分支,其特有的服饰以及"挑花"技艺,被世人称之为"花瑶"。花瑶族目前主要聚居地是在湖南地区的深山中,按照其特有的生活习惯以及勤劳豪迈的民族性格特点,进而构成了独有的歌舞体系,具备极高艺术价值以及社会文化价值。文章主要探讨湖南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人生礼仪中的歌是哈萨克族文化中一笔精彩而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哈萨克族丰富的民俗和多彩的音乐,也体现了哈萨克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带有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北方民族蒙古族建立的最强大的统一王朝,文化多元,科技发达。以佛教为国教,对儒学、伊斯兰教、基督教一视同仁,在农业、手工业、军工企业等科技领域,均开近世风气之先。元代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独特的多元文化观念。元代企业文化是在元代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多元宗教等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当代民族舞蹈创编过程中的"独特性"元素。由于舞蹈属于民族文化的体现,不同民族的舞蹈其特点也各不相同。想要创造出优秀的民族舞蹈就需要创编人员充分理解民族文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将舞蹈与其相互融合,实现高质量的舞蹈创编,使其具有"独特性",丰富舞蹈内涵。  相似文献   

20.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它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其特有的道德观,进而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