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筱婷 《财会月刊》2010,(11):70-70
从2001年旧会计准则到2006年新会计准则,再到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简称“解释3号”),成本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成本法核算范围的变化,成本法下清算性股利会计处理的简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迹象判断的增加。由这些调整而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长期股权投资不论在会计处理还是税务处理中,都是重点和难点.在<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修订了清算性股利成本法的核算方法.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从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再划分是属于投资前还是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简化了长期股权投资清算性股利成本法的核算.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11日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本文试就变更前后的清算性股利账务处理及其对税收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2016年7月6日财会[2016]12号财政部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投资》,自2017年1月1日起实行,本文以甲事业单位长期股权投资管理为例,对政府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研究,探讨事业单位中因处置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而对剩余股权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后现金股利的相关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简称旧准则)对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做了一定规范,2006年2月15日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简称新准则)中,对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分类,使得成本法的核算比较复杂,时至2009年6月16日,财政部印发《新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简称第3号解释),又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做出了新的规定,对其核算方法和程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简化,使得核算  相似文献   

6.
徐筱婷 《西部财会》2010,(10):26-28
随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全面实施以及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发布,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范围及会计处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了解其变化并掌握核算方法对会计人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8年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修改稿,删除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中成本法的定义,只要求在投资者的单独财务报表中将股利作为收益列报。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财政部于2009年6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3号),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重新进行了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  相似文献   

8.
崔莉 《财会月刊》2010,(11):64-65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成本法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调整。本文就调整之后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基本核算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成本法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调整。本文就调整之后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基本核算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领域一直是核算难度较大的板块,特别是二OO九年六月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施行,使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将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及其相关会计准则与1994年制定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要求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在合并财务报告准则中要求母公司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这些新规范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解释)》征求意见稿中并未给出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具体方法,本文拟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为合并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按照成本法核算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的常见错误,提出了正确的处理意见,旨在帮助相关人士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从而正确运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13.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但税收上只认可成本法.而被投资单位分配股票股利,税收上确认所得而会计上不确认收益。这样,不论会计上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交易或事项发生时都可能在会计与税收上产生差异,而这些差异在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都可以转回,属于暂时性差异。本文以新的会计准则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分析研究各种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与税务暂时性差异的产生、处理和转回,以及纳税申报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中均采用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方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允许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本文结合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探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股利业务核算,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中作了规定,但在2009年财政部对此作出新的解释,简化了股利业务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变化,是否真的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以及对企业会计信息造成何种影响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一)成本法下会计与税法处理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对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收回。  相似文献   

17.
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后,由于应用指南对准则的具体操作解释得不够细致,尚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难点。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问题较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式的规范分析解决实务操作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8.
滕奎秀 《会计之友》2007,(7X):40-41
作业成本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障碍,而新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一种新的会计理念,与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理念不谋而合,为实施作业成本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旨在探索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标准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标准成本法的产生入手,从成本角度、会计角度和管理角度分析了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剖析了标准成本法在我国尴尬的应用状况.从观念更新、会计准则协调以及EKP系统代码体系支持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应用标准成本法出路问题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