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脱贫攻坚完成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过渡期的重点任务,然而防规模性返贫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分析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的返贫风险和原因,对目前政策实践中防止规模性返贫监测体系和政策帮扶体系进行分析,梳理构建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是完善防返贫监测纳入和风险消除机制;二是加强对监测户中非脱贫户的政策覆盖;三是坚持因户施策,杜绝“应帮未帮”现象,强化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2.
县域城乡产业融合是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形态,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有效路径。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致贫因素,剖析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与防规模性返贫的关系,最后提出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防止规模性返贫实现路径以及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部分地区由于自然禀赋差、发展底子薄,脱贫基础较为脆弱,脱贫后农村低收入人口仍然面临返贫风险。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脱贫群众潜在的返贫因素,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邢默  荷叶 《山西农经》2022,(15):28-30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对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我国返贫现象具有地域分布不均、循环反复多发、易贫隐患复杂、危害影响较大等特点,总结了我国脱贫人口返贫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灾害救助机制、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当地产业长效发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和监测机制、提升脱贫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等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后扶贫时代,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本文基于2014—2020年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个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构建“反事实对照”测量并比较精准扶贫时期有无帮扶项目情境下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解析了不同类别帮扶项目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发现,2014—2020年样本地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快速下降。与无帮扶项目情境相比,有帮扶项目情境下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下降更快,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并未使当年样本农户贫困脆弱性出现较大波动。实证结果表明,直接增收类、提升生产性基础设施水平类、提升人力资本类和易地扶贫搬迁四类发展型项目,以及非直接增收的保障类项目均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同时,各类项目的影响也因致贫原因不同存在异质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可能增加因病或因残致贫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但非直接增收的保障类项目对降低该类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有更好作用。提升人力资本类项目对缺技术致贫家庭有更好的效果。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后扶贫时代建立贫困“事前”预警机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9月3—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青海省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胡春华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过渡期内脱贫地区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务必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运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县乡村三级工作责任,做到动态排查、精准识别、有效帮扶。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多途径推进稳岗就业,尤其是组织好外出务工就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7.
<正>神州万里铺锦绣,策马扬鞭踏新程。走进2023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蓝图将铺展新的画卷,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也将开启新的脚步。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这一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各地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务工就业规模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8.
经过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与此同时,习近平强调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不仅要精准脱贫更要防止返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因此,后脱贫攻坚时代仍需着重巩固脱贫成果,优化返贫预警机制是后脱贫攻坚时代的重要举措.本文对返贫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贵州、广西4个生态帮扶重点县脱贫人口的调查,识别出返贫风险影响因素,深度剖析返贫风险作用机理,全方位为返贫治理提供方向。方法 文章基于脆弱性理论和事故链理论,使用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综合判断返贫风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和树形图分析该地区返贫风险生成的作用机理。结果 研究共识别出12个显著影响因素,其中生态帮扶、生态护林员政策是生态帮扶重点县地区特有的影响因素。结论 (1)自然环境问题是诱发石漠化地区农户返贫风险的最直接因素,(2)政策保障对劳动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3)发展动力是阻断返贫的关键因素,(4)生态护林员政策对有自身发展动力且生态保护意识强的农户更有效,(5)帮扶措施是阻断返贫的有力工具,其中外出务工在阻断返贫风险传导上较其他帮扶措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扎实推进南疆四地州脱贫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南疆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南疆四地州潜在的返贫因素包括资源环境、灾祸风险、制度政策、能力习惯等四个方面。对此,从优化农业基础设施、构建监测预警与动态帮扶机制、优化产业扶贫模式、优化基层激励机制和培育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出巩固脱贫成果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贫困被视为人类幸福的敌人。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面临返贫风险,财政对阻止返贫的机制及效用值得重视。本文探讨返贫发生机制及财政“阻返”作用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在A-F多维贫困测量的基础上识别家庭的多维返贫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家庭财政转移支付的“阻返”效应。结果显示:家庭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显著阻止脱贫家庭返贫的可能,现金转移支付的“阻返”和阻止致贫或持续性贫困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政府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防止返贫、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遵循返贫问题的事前干预逻辑,本研究针对现有防返贫预警工具的不足,基于六个国家级脱贫县建档立卡户数据,借助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探索并尝试性构建了一种返贫预警模型,为返贫预警工具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取得质的飞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绝对贫困的问题,创造了反贫困的世界新高度。虽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但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脱贫的农村地区得以持续、平稳地发展任重而道远。在2023年初,中共中央颁布21世纪以来第20个“三农”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返贫防治的问题备受关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调查云南省通海县农村返贫防治实然状况,分析农村在返贫防治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甄别成因,指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通海县农村返贫防治的应然要求,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我国已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宏伟目标,但相对贫困依然存在,返贫治理是“后2020”时期农村脱贫工作的重点。以场域理论为关照,分析了“后2020”时期产业发展对农村传统生产场域的消解和生活场域的重塑,重点考察了贫困惯习对返贫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以产业发展改变生产场域和生活场域、构建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机制、智志双扶铲除贫困惯习、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社会支撑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返贫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贫困村为例,结合历史数据和经验,研究脱贫攻坚决胜阶段及之后2年(2020—2022年)各地可能出现的脱贫户返贫现象。从2020年开始收集基础数据,建立预警识别机制,通过大数据对脱贫户返贫准确识别归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脱贫户返贫的具体阻断机制,为江西省决胜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第四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围绕这个话题,全国两会期间,各代表委员纷纷谈经验、提建议。“我们村里一方面继续实施产业覆盖带动,保障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就业;另一方面用好公益性岗位,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研究武陵山片区农村返贫问题,提出返贫防控策略,预防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张帆 《农业经济》2020,(4):91-92
通过脱贫攻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实现共同富裕,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此过程中,扶贫目标的实现除了要在现有标准下让贫困人口脱贫,还应在稳定脱贫的工作中防止返贫,这是今后一段时间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文章以此为视角,从多个层面给出了贫困人口返贫路径的阻断策略,并试着给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3月2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  相似文献   

20.
返贫预警是贫困治理的重要一环,决定着扶贫成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在我国扶贫的决胜时期,返贫预警系统的构建尤其关键。在返贫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长效动态识别返贫风险人口的流程图,然后从返贫风险因子、信息监测机制、长效帮扶机制、利益联动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五个方面构建了返贫预警机制框架,为我国后续脱贫攻坚预防返贫现象给予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