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税收政策现状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但国家税收政策对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几乎没有“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其发展.针对我国现行的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税收政策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改进建议:将仓储企业营业税率由5%降为3%;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按照其实际增值额征收增值税;对全国区域性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中小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对物流仓储用地、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占地继续执行2006年度的土地使用税税率,或者给予一定期限的减免或减半征收优惠政策;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所属仓储用房按房产余值计算缴纳房产税,结合房产已使用年限,给予一定比例的房产税减免优惠;按照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购销额单向计缴印花税;降低水利建设基金等地方性收费缴纳基数和费率.  相似文献   

2.
黄芳璇 《现代商业》2007,(6Z):40-41
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可起到拉动相关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作用。由于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批发市场的集市贸易流通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批发市场就很难适应现代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本文通过明确推进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流通现代化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并对流通现代化作用下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可起到拉动相关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作用.由于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批发市场的集市贸易流通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批发市场就很难适应现代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本文通过明确推进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流通现代化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并对流通现代化作用下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可起到拉动相关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作用。由于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批发市场的集市贸易流通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批发市场就很难适应现代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本文通过明确推进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流通现代化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并对流通现代化作用下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刘娜  史耀雄 《商业时代》2013,(21):25-26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已经步入了工业化时期,物质得到了极大丰富,生产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有了重大改变。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调配机制弱化,造成重复生产、生产成本高、市场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概括了生产资料流通的意义,梳理了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促进生产资料更有效流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物资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这两个关系始终没有得到明晰的界定,因而直接影响到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关系的辨析,提出相应的界定理念。文章认为物资企业是早期的物流企业,或者说物资企业是初级阶段的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并结合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了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抓好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市场定位,调整经营结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的市场经营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明显。本文分析了金融脱媒现象的背景、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3日,“华东六省一市物资流通工作座谈会”在南昌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周林燕到会并介绍了联合会对生产资料流通行业调研的有关情况与取得的成果,分析了2008年生产资料流通业所面临的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生产资料流通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其直接服务于商品生产、促进制造业不断升级的强大功能,也得到飞速发展.生产资料流通作为生产和生产性消费的中介,是联接各个生产过程、各个生产企业和部门的桥梁和纽带,这决定了其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特殊地位:生产资料流通的高效率,有利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科学高效地组织生产资料流通,发挥生产资料流通的功能,对于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对于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产业划分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现两者的技术进步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采用中国工业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取模仿性创新的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采取自主创新的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传统产业升级,应采用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渐进性"技术进步路径;而对于新兴产业发展,应采用自主创新的"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湖北永惠食品有限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为有一定知名度食品企业的创业历程,并结合国内食品加工业市场需求,对其产业未来发展作出了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新的阶段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动力同在。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涉及面广,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又有很高的外向度。过去的一年,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在重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以及产业自身的优势力量作用下,全行业扭转了大幅下滑的局面,发展趋势明显转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4.
李鹏  陆昱伊 《江苏商论》2022,(2):46-49,53
基于2003年至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进口与高新技术产品专利量的数据,文章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文章的回归分析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进口数量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进口每增加1亿美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将增加8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从16个国家的进口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等中间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各细分行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效率提升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国可获得全球高级要素资源,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在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显著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效率,但物流服务业大幅度降低了装备制造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预测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方法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对大连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大连市未来近20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Us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s embodied in machinery, organization, processes and product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links with host-site institutions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linkages.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In-depth interviews complement the quantitative findings. Overal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overnment’s localization efforts failed because too many joint-venture assemblers were approved in the 1990s when the domestic market was small. The lack of economies of scale also affected the growth of national suppliers. Hence, national producers are confined to low value added segments and lack the quality to compete in export markets.  相似文献   

18.
水性油墨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木 《化工科技市场》2004,27(2):22-24,27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性油墨的应用和技术发展情况。具体介绍了水墨柔印在食品包装中应用。最后指明了水性油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葛虹  黄袆  李玉昆 《商业研究》2006,(11):49-51
一个评价单元的等效益面生产函数是这个单元的技术效率与前沿面生产函数之积。来自于投入要素以外的经济增长(泛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就是等效益面生产函数的相对垂直移动。由此,可将一个评价单元的泛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分解为四个驱动力的代数和。这四个驱动力分别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改善、偏生产率的变化和规模效应。基于等效益面生产函数上的这个代数分解式既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又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进一步测算各驱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向阳 《财贸研究》2012,23(1):62-69
采用Hicks - Moorsteen指数方法估算了1978-2002年中国东部九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增长情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结果发现,中国服务业TFP的平均增长率为10.64%,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技术效率的贡献率明显偏低,但不同时期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服务业TFP的快速增长需要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共同提高,积极推进和深化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