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利用浙江省农民工调查的微观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分位数分解的方法,研究了男性和女性农民工在整个工资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群体间的性别工资差异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性别工资歧视程度在不断降低。在收入分布的低分位数上,歧视是造成农民工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在高分位数上,个人资源禀赋造成的差异则成为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产物,这个特殊群体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公平待遇,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严重.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探求其根源,同时就如何消除歧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农民工户口登记地差异,实证分析地域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农民工工资存在明显的"地域效应",东部外来农民工在工资报酬和工资歧视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户籍地在工资条件分布的各分位数上对中部和西部外来农民工工资均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工资歧视的"地域效应"与工资分位数有关.因此,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农民工城市融合,应尽量消除地域身份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刘易斯二元模型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整理了新的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并通过使用分住数回归分析的分解方法研究了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两个群体之间的工资收入在不同的分位数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群体之间的个人特征、就业特征以及制度和社会经济因素构成了影响不同群体工资差异和收入差异的主要要素。群体之间的工资差异是其影响要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制度性因素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CHNS 1997-2006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收入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工资收入差距,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的转变,两类就业者由于就业类别差异导致的"收入差异"呈缩减的趋势;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特征是两类就业者决定工资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他们之间工资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国家,近两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民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困难,其深刻的背景与农民工群体遭受的就业歧视、工资歧视与非体面劳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基于CGSS数据,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进行估计并对工资差异分解分析,发现正规就业工资水平显著高于非正规就业,在三个代表性分位数上正规就业的教育收益率均高于非正规就业,同时两种就业方式的教育收益率随工资分位数水平由低到高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于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性别歧视更为严重并随着工资分位数水平由低到高而愈强.工资差异分解表明市场歧视造成的差异占总差异的比例显著高于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国家,近两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民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困难,其深刻的背景与农民工群体遭受的就业歧视、工资歧视与非体面劳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
异地歧视客观存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也日益引起理论界的极大兴趣。个体间异地歧视的静态分析表明,短期内此行为导致了本地员工与农民工的就业待遇差异,并损害农民工的所得利益;然而动态分析区域性不同群体间的异地歧视却表明,长期内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非理性行为,歧视型业主将被逐出市场,农民工则流向他方;调查统计分析也证实此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受歧视的问题却非常严重,既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歧视、社会保障歧视、教育歧视,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为解决农民工受歧视问题,应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加快制度创新,创建平等的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一问题。而农民工就业歧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特有的现象。本文结合国情,描述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种种表现,揭示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根源,分析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就业人口的就业影响,进而提出消除歧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口社会政策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有影响,不同的政策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思路和对策。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剥离附加的不合理社会管理功能,加快配套制度的改革;养老保险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探索便于城乡对接并可以跨地区流转的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政策改革的出路在于彻底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和制度上的界限;生育政策改革的思路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缩小城乡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文献基础上,本文梳理出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机制,认为在劳动供给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工资差距决定于劳动需求结构变动,而劳动禀赋结构和技术效应结构是研究两者关系的重要范式。劳动禀赋结构模型是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且技术水平相同的框架下,贸易品由于劳动禀赋结构不同,导致单位成本产出水平变动,进而影响劳动需求结构和工资差距;而技术效应结构模型则是在两国生产一种产品且技术水平不同的框架下,贸易品由于技术效应结构不同,导致相对工资和劳动需求关系曲线变动,进而影响劳动需求结构和工资差距,而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传导机制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Academicians and policymakers have argued that entrepreneurship provides a route out of poverty and an alternative to unemployment or discrimin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Existing research, however, provides little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dat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ownership and economic advancement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I use data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NLSY) to examine the earnings of young business owners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and make comparisons to young wage/salary workers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For young m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I find some evidence that self-employed business owners earn more than wage/salary workers. In contrast, I find that for young wom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business owners earn less than wage/salary workers. The results from these earnings comparisons are somewhat sensitive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measures of income and econometric models.  相似文献   

15.
We examine the welfare consequences of terms-of-trade risk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in which it is costly for workers to move between sectors. Relocation costs lead to partial labor mobility, sectoral wage gaps and income risk exceeding that of an economy in which relocation is costless. Using observed wage differentials and standard values for volatility and preferences, we find that the welfare cost of partial labor mobility alone is unlikely to be very large, even in the absence of self-insurance arrangements. In addition, modest consumption substitution elasticities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se welfare costs.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南京市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数据,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就业的稳定性以及工资水平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农民工本身的就业主体角度来看,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状况以及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方面具有优势的农民工,其就业的质量也较高。良好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但是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及工资水平没有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Motivated by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n endogenous labor effort and wage differentials, this paper explores implications for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firms using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elicit effort from workers.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effort‐elicitation strategies across firms is governed by a replicator dynamic that generates wage differential as a long‐run equilibrium. Although firms willing to elicit more effort have to compensate workers with a higher wage rate, a larger proportion of firms adopting such strategy will not necessarily produce a higher wage share and thereby a higher growth rate. The intuition is that, depending on the accompanying rise in labor productivity, the wage share may not vary positively with the proportion of firms paying higher wages.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民工潮”,近年来却悄然退去,演变成了令人震惊的“民工荒”。原因究竟何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不等于有效供给,进城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就业竞争能力,“民工荒”表现为“数量荒”,实际上是“质量荒”,来源于民工的“教育荒”。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工荒”反映的又是“权利荒”。善待民工,规范用工行为,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才能营造出一个留住民工的良好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9.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茵 《国际贸易问题》2007,(6):27-33,38
贸易自由化既可缩小也可扩大性别工资差。绝大多数实证研究,例如Oosdendorp(2004),都采用的是较宏观的行业加总数据,并着重于职业性别工资差。然而,行业加总的职业工资不能控制教育水平和经验变量,因此很难判断性别工资差的变化到底来自个人特征因素还是贸易自由化。文章运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微观数据,运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的方法,在消除了不随时间改变的固定效应和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冲击的基础上,检验了1988年到1995年中国第一次贸易自由化兴起时期,贸易开放度的变化对不同教育水平的性别工资差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一时期贸易开放度和性别工资差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来源于进口开放度的变化:随着进口开放度的上升,低教育人群的性别工资差显著扩大,而高教育人群的性别工资差却呈现相反趋势。出口开放度的上升对低教育人群的性别工资差没有显著影响,但与进口开放度的上升一样,它缩小了高教育人群的性别工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