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陆阳 《经济师》1998,(3):44-45
当前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思考●陆阳一、当前企业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难题1、思想认识上的难题。有些地方政府和镇村集体怕失去领导权力,怕失去对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怕企业转制后决策措施难以贯彻实施。企业厂长(经理)中有的怕企业转制后受到股东的约束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为了追踪苏南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笔者于1998年8月中旬赴苏南,对苏、锡、常三市若干镇村的企业改革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1998年苏南乡镇企业改革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当部分原实行租赁、风险抵押承包等经营责任制度改革的企业,进行彻底的所有制改革,使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告一段落;二是对乡村集体(大而盈、大而亏)大型骨干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展开攻坚战,其基本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一、早转制少流失,晚转制多流失,不转制全流失成为乡村干部的基本共识在严格按程序进行规范化操作…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1994,(4)
企业转制,悬空银行债权怎么办改革企业产权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项企业制度的重大变革过程中,存在不少矛盾,其中一些企业利用转制之机,悬空银行债权问题更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最近,编辑部收到不少反映这方面问题的稿件,...  相似文献   

4.
黄伙有 《新经济》1997,(8):58-61
近两年来,云浮市围绕企业改革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重点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全市458户国有企业中,有28l户实现了改制,转制面为61%。  相似文献   

5.
肇庆市在抓好大型骨干企业改革同时,中小企业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肇庆市经委属下的194家工业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已转制的企业126家,占企业总数的64.9%,加上正在改制的企业,转制企业面达90%,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市经委系统属下企业在今年内基本完成转制任务。因企制宜,多层次多形式推进中小企业改革自1992年以来.我市选择一些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如(蓝带啤酒、星湖味精)等一批大中型企业,率先组建为股份公司,这批企业已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柱。而大批中小企业改革没有大动作,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西省龙南县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坚持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企业改制的中心环节,从实际出发,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实行“退出”与“强化”双管齐下,走出了一条产业改组、扶优艰劣和强强联合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1999年,该县提前一年实现了三年脱困目标,转制后的国有工业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站立在世纪更替的交汇点上,置身于群雄奋进的大潮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根据形势任务的新要求,走出市域发展的新路子,是政府研究部门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市域经济面临的新形势 1、企业转制带来转机。近几年,锡山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管理成本优势和私营经济后发优势,经济发展中的健康因素不断增加。工业经济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势头,这是挤掉水份后实质性的增长。“十五”期间,随着企业转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对接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市域…  相似文献   

8.
杜建定 《当代经济》1999,(10):33-34
浙江省杭州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乡镇企业转制工作,从九十年代初起步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组建股份制、整体拍卖或转让及“摘帽”等形式,企业的转制面已达95%左右。但是,转制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由于认识上、操作上以及政策处理上的原因,一些地方的转制工作还存在不够彻底、不够规范的问题,成为乡镇企业进一步深化转制的难点,成为影响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障碍。 一、未转制的企业面虽不广,但攻坚任务十分繁重。由于改制工作一般按照先易后难、先好后差的程序开展,剩下的这些企业虽然比例不大,但企业的绝对量不小。加上未转…  相似文献   

9.
我国转制科研机构启动了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多元化取得一定进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研究表明,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与科研机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直接相关。应从加强机构定位顶层设计、分层次开展改革、明确产权属性和管理权限、健全现代管理制度、加大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究投入等方面入手,启动新一轮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企业转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已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接受。企业转制后已有相当一部分扭亏为盈,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企业转制中也暴露出一些有悖于法制的问题,使群众对转制产生了误解和不满。用法制指导转制、巩固转制已成当务之急。一、企业转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转制企业原先的情况千差万别,转制的方式又各不相同,所以企业转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类:1、镇村两级组织屡屡当被告。镇办、村办集体企业,在转制前是一个独立的…  相似文献   

11.
锡山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昌  华星 《江南论坛》2000,(8):20-20,31
一、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初步成效 锡山市经过近七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00年6月,全市累计改制镇村集体企业8019家,改制面达94.4%,其中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3家,有限责任公司1498家,股份合作制企业612家,私营企业5582家,三资企业251家,联营企业32家,破产还债终结的企业44家。全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整体上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两大”企业的改革近年来也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实际完成转制的企业已逾八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加快了政企分开进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初步…  相似文献   

12.
刁永作 《经济纵横》1996,(10):42-43
略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特征刁永作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创新为基础的,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现代产权制度,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一、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规定产权问题的研究及其改革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高德勇  高鑫 《经济问题》1994,(11):62-63
企业转制中的行为扭曲现象探析高德勇,高鑫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经营机制转换进程中,普遍实行了承包制、兼并、租赁、国有民营、股份制、拍卖等不同形式的企业改革,对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企业改制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方面进行的改革,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为前提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改制进一步明确了资产所有者的责、权、利,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制度的保证,但是,在改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宁晓青,陶佼如一、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企业产权制度,是产权界定、产权经营和产权转让的总称。中国企业产权制度经历10多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同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中的企业产权制度相比,非国有企业产权份额迅速增...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银行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杨永顺企业改革已由开始的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扩大自主权、三项制度改革步入到从理顺产权关系这个本质问题入手,加大企业的改革力度。目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有合资合作、出售拍卖、划块逃生...  相似文献   

17.
且看企业“转制”中的新问题种种陈华企业“转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途径。但是,由于“转制”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加之社会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参差不齐,甚至缺位,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诸多不规范行为。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将危及“转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名曰股份制,...  相似文献   

18.
产权制度改革与落实企业家经营责任制张建国,崔勇产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家这一层面来说,最根本的是落实企业家经营责任制,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首要任务。因此,在产权制度改革中,要特别重视从制度建设和机制运行上落实企业家经营责任制...  相似文献   

19.
对“先售后股”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辛永华胡永彬“先售后股”产权制度改革是将国有、集体企业的净资产出售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然后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或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山东省诸城市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由于它符...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MB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简政放权、减税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回顾多年的改革历程,始终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就是产权与产权制度,也就是一直在探索有人或机构对国有资产真正负责的制度安排。产权界定了出资人的权益,产权制度的安排和变化会影响出资人、经营者和生产者的行为,是影响效率的体制关键。企业改革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产权制度逐渐改革的历程,产权制度改革首先是从企业产权的界定和重新划分开始的,进而延伸到企业的财产组织制度、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