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标准金融理论存在着假设缺陷。一个新的金融研究领域开始出现 ,这就是行为金融学理论。标准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存在着理论上冲突。从标准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学 ,是从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发展。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主义科学的理论与金融领域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科学上的理论成果应用于金融市场实践而产生的学科。行为金融学相对于主流金融理论研究金融市场"应该"如何运行,更加侧重于研究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并对一些异常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对金融学的发展有所创新与补充。  相似文献   

3.
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论争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行为金融学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领域,其视角越来越为广泛。尽管还未成为金融学理论的主流,但越来越多的金融学家正在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De Bondt和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以及Shiller(2000)等行为金融学家在不遗余力地为之呐喊。他们认为,行为金融学将当前金融学主流数理金融学取而代之的时代已经来临。真的这样吗?我们还是先对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分歧的焦点做出归纳与评价,再做定论。在没有定论以前,我们不妨仍把数理金融学称为主流金融学。  相似文献   

4.
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对现代经济学理论诸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金融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科学贡献方面,梯若尔不再简单地遵从完全市场假定和行为金融学理论,而是主要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借助统一且简单的模型设定科学分析金融决策行为中的一般性规律,并将公司金融的分析范式引入到国际金融和金融监管的研究领域,有针对性地提出双重代理问题和共同代理问题,从全新的视角阐述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特征以及应对策略,强调在金融监管过程中引入流动性和杠杆率等指标的重要性,并认为监管不足和信息疏忽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梯若尔在公司金融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和金融监管理论方面提供的全新研究思路和弥足珍贵的学术成果,已经成为近年现代金融学理论发展与应用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行为金融指导下的风险投资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金融理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金融学说:目前这一学说正是西方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热门领域。在简述了行为金融和风险投资的有关内容之后,分析了二者的切合点,最后介绍了行为金融理论从心理和决策角度对风险投资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静萍 《经济师》2003,(12):17-18
行为金融学是 2 0世纪 8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 ,它是在传统金融学理论与实证不断背离的困境中产生的。其理论框架由认知偏差理论、展望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三部分搭建 ;行为金融学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多样性的研究 ,为金融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刘煜馨 《经济视角》2012,(2):68-69,67
金融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金融学早在60多年前已经区别于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研究。但如今对金融学的研究基本上仅停留在金融原理和金融数学模型上,在面对金融带来的极大诱惑和金融学狂热研究的同时,却很少对金融本身进行哲学反思,而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对其本质的理性思考。对于金融的本质思考、探索金融哲学的研究领域,对于哲学的发展极具重要性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金融理论的本原可以直接追溯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效市场假说以理性预期和套利为重要前提,被视为传统金融理论最为核心的部分,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当有效市场理论越发受到来自理论和实证检验的双重挑战时,金融学的发展终于又从理性回归到心理,重新引入了"人"的因素,将心理学、行为理论与金融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市场并不是有效的"这一宏阔主题。本文尝试对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二者之间的发展渊源和内在逻辑进行辨析,以帮助研究者们更清晰地理解现代金融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理论: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在传统金融理论与实证不断背离的困境中产生的。其理论框架由认知偏差理论、展望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三部分搭建。行为金融学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多样性的研究,为金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0.
行为金融学及其发展中的自我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阳  杨秀萍 《经济师》2007,47(3):27-28
作为当代金融理论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分支,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在经典金融理论与实证不断背离的困境中产生的。其理论框架由心理学认知偏差理论、期望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投资策略三部分搭建。行为金融学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多样性的研究,为金融理论与实际沟壑的弥合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然而,在寻找影响投资者心理最本质的因素并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来解释不同心理状态下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时,行为金融学面临着严峻的自我挑战。  相似文献   

11.
陆蓉  王策 《财经研究》2016,(10):108-139
美国金融学年会(AFA 年会)是金融学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会议上所讨论的问题代表了当前全球金融学术研究的热点。每年美国金融协会推选一位金融学顶级学者作为主席,并在 AFA 年会上进行主席发言。主席均为金融学某一研究领域的权威,主席发言不仅综述了该领域重要的研究发现,提出了该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最新前沿,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文章根据 AFA 年会主席发言内容,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投资者行为、金融工具、市场微观结构和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结合 SSCI 的相关文献图谱对各领域近二十年的研究变迁进行了提炼。文章有助于国内外学者了解金融学国际研究前沿的发展脉络,对中国的金融学研究有一定启发,揭示了金融学术研究源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2)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是金融理论领域的一个革命,这个革命打破了传统范式的统治地位,由于否定了完全的理性人假设,行为经济理论把人的行为更为真实化和人性化了,经济学也渐渐变得富有人文主义的色彩,并且较之以往更加客观。随着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其将逐渐代替传统金融理论,构建起新的框架和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金融行为、消费者金融教育和消费者福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并在近十年来开始得到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视。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定义、描述、理解和预测、改变、发展,以及比较消费者的金融行为。本文从上述六个方面对美国关于消费者金融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讨论了消费者金融行为与消费者金融教育、消费者福利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中国消费者金融学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中国消费者金融学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杰 《金融评论》2013,(2):1-14
确立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其要义是重建金融学的哲学基础。本文认为,任何金融制度都具有存在的内生合理性,在考察金融制度绩效时。不能只看单个制度要素是否有效,而要看它们组合起来是否有效。与新古典金融学不同,制度金融分析认定金融制度是一个有机结构。若与特定的制度条件不相匹配,再理想的金融体系设计都难以产生良好的金融资源配置绩效。有别于新古典金融学对个体主义还原论准则的推崇,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强调个体与总体之间的加总逻辑以及掩藏其中的“涌现”特征。制度金融分析试图用“公均衡”超越或者替代新古典金融学竭力捍卫的“私均衡”。“公均衡”既是一种跨期关怀,更是一种道德境界。构建制度金融分析框架不仅标志着金融理论的“道德转向”,其兼容宏微观金融学的理论努力更是预示着金融学的“范式革命”。在此过程中,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为代表的“东方经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走出理性误区:行为金融理论对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当前在金融学术界是被广为关注的一个焦点。与传统意义上的经典现代金融理论(Standard or Modern Finance)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行为金融学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更现实的指导。文章首先指出了行为金融理论对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质颖。其次考察了行为金融学对金融决策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郭奕汛 《新经济》2015,(Z1):56-57
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是由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演变而来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弥补了传统金融学对个体行为研究的不足。风险管理理论作为金融理论的研究重点,将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首先分别阐述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并分别分析与对比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后将探讨通过分析与对比两种理论的异同所获得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科学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科学研究新领域,许多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复杂性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并将这一理论用于研究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学研究的发展,非理性因素对金融交易的影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金融分析中,着重研究实际条件下金融交易的过程.情绪作为主要的非理性因素之一,从多方面影响着金融交易者的决策过程,作者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情绪对金融决策的影响方式,探讨了诸如结果主义,风险即情绪等既有理论,并提出了情绪驱动假设.关于情绪的行为金融研究将极大拓展金融学的研究视野,并不断为解释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法与金融是由金融学与法学交叉而形成的新兴理论,是法与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将法与金融的研究分成宏观法与金融理论和微观法与金融理论领域,重点对该理论的一些最新(2002—2006年)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证检验的进展以履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最后本文指出,尽管法与金融理论还有很多的不足,但它对金融领域的诸多问题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一些结论对我国颇有启示。未来中国法律金融的研究应立足于中国的现实,需要将法与金融理论本土化、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行为金融理论述评及其在中国股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兵 《经济管理》2002,(22):86-91
行为金融学研究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为现代金融理论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本文介绍了其研究主题: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非有效市场及其理论基础。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运用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如过度反应、外围效应、噪音交易和羊群行为,而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对此做出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