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零售商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供应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追求利润的需要,因此供应链上下游之间更为紧密合作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应运而生。研究了VMI三种运行模式中供应商——零售商(核心)模式下,仅有供应商与零售商以及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下两种模式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运作。同时给出了在企业运行供应商——零售商(核心)模式时,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VMI的将来可能的改进模式——联合计划预测补充(CPFR)。  相似文献   

2.
零售商回收模式下政府补贴对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背景下,讨论政府补贴供应商再制造对闭环供应链均衡决策和碳排放量的影响,建立一个包含供应商(一级领导者)、制造商(二级领导者)和零售商的三级权利结构模型。通过对闭环供应链中有政府补贴和无政府补贴两种情形下决策变量的最优解进行比较,分析了政府补贴对零售商回收努力程度和供应链单位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补贴下的零售商回收模式对消费者最有利,且政府补贴可以有效促进零售商的回收努力程度,提高节点企业的均衡利润,同时降低供应链的单位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钱娟 《物流技术》2023,(11):137-145
基于绿色生鲜农产品背景下,考虑了无政府补贴集中决策、无政府补贴分散决策、政府补贴集中决策和政府补贴分散决策四种模型,给出了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定价策略,以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研究表明:(1)政府提高补贴的情况下,无论是集中决策还是分散决策,当给予的政策补贴越高,农产品的零售价格就会相应降低,需求和利润均会增加;(2)生鲜水平的提高对直销、零售渠道的价格、需求和利润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3)无论政府是否提供补贴,集中决策下零售与直销渠道的销售价格、需求和利润均高于分散决策。  相似文献   

4.
考虑回收补贴与碳交易双重政策下由电池生产商和零售商组成的汽车动力电池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构建由生产商主导的集中定价决策模型与分散定价决策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量化分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质量门槛、回收补贴、动力电池再制造碳排放量三种因素对回收价格、供应链利润以及回收价格与销售价格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中决策能够带给消费者更低的购买价格和更高的回收价格;梯次利用质量门槛、动力电池再制造碳排放量的降低均会带来回收价格、供应链利润以及回收价格与销售价格比值提高;回收补贴的升高会带来回收价格、供应链利润以及回收价格与销售价格的比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李建国 《物流科技》2024,(4):135-140
文章以能源制造企业与下游零售商组成产销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低碳减排成本敏感系数、消费者低碳产品偏好意识等,聚焦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在政府低碳技术研发补贴情形下对低碳供应链的影响。研究表明,能源制造企业应积极考虑社会责任,能够促进其进行低碳减排积极性,此举虽会导致能源制造企业直接经济利润有所损失,但会对下游零售商利润、能源制造企业的整体效用产生积极作用;在政府补贴、企业社会责任(CSR)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供应链上各主体的利润、决策变量、市场需求等参数均优于无政府补贴情形,并且能够降低环境影响、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单一生鲜电商和农产品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集中决策、生鲜电商主导型决策、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主导型决策三种不同决策模式下供应链的最优策略和最大利润,得到以下结论:不同主导模式会对供应链的最优策略产生不同影响;不同主导模式也会对供应链企业的利润产生不同影响,最大利润都是倾向于主导方的,但分散决策下两种模式的总利润均低于集中决策时的供应链利润;同一主导权下,生鲜电商和供应商的利润也会有所不同,主导供应链的一方其利润更大。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再制造碳排放差异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与补贴问题,运用stackbelberg博弈理论,研究了补贴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均衡价格与节点企业利润的影响,探讨了政府补贴力度、碳排放差异与制造过程总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补贴机制能有效提升回收率与节点企业利润,降低节点企业决策价格与单位产品平均碳排放量,并能根据补贴力度、碳排放差异与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制定合适的补贴制度,在提高再制造水平的同时控制总碳排放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8.
杨国利  刘军肖 《物流技术》2014,(13):398-401
以Hotelling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绿色供应链中不同实力零售商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喜好等因素,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的空间差异模型,并对供应链中双寡头零售商在不同营销策略下的收益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政府对零售市场绿色营销实施补贴的适用条件和最佳补贴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目前无人机供应管理的现状,根据无人机及其供应链的特点,运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了无人机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即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的普遍策略五原则和差异策略四等级。  相似文献   

10.
在以学研方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中,针对松散型、较紧密型和紧密型三种产学研联盟,引入学研方的创新程度系数、政府的补贴系数及利益分配系数,并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各参数有政府补贴和无政府补贴下差异性的比较以及有政府补贴下三种联盟中各参数的比较,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程度、学研方的技术转让费、企业方的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以及双方的利润都有积极影响。在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学研方在较紧密型联盟中能获得最高利润,且能获得较高的技术转让费,而企业方在紧密型联盟中能获得最高的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和利润。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参与方有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中小融资企业、物流企业等;其中各参与方当中起到供应链融资能否实施的决定性作用的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及与中小融资企业有贸易来往的核心企业。文中以核心企业为视角,首先分析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作用,然后梳理了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融资运作的必要条件,最后阐明了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的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企业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调整其内部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具体用人行为。当前就业问题仍然是我国非常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企业是实现就业的主体,是影响社会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行为具有政策导向性,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根据就业政策采取合适的人力资源规划措施以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物流业务外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讨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业务外包的发展横式。实施物流业务外包的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建立的战略联盟。有利于发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共赢,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与传统金融、物流金融的区别,阐述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地位。对不同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的作用和风险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连锁企业的现代物流配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物流科技》2007,30(5):18-19
物流配送在连锁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越来越突出。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滞后成为制约连锁企业经营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连锁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大力加强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VMI作为一种新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在优化供应链效果方面是十分显著的。通过分析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建立了虚拟企业应用VMI管理的模型。而且,分析了VMI系统的核心运作模式,提出了虚拟企业中如何对VMI系统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韩英  宁宣熙 《物流科技》2003,26(5):39-42
供需链中的核心企业的核心力体现着整个供需链的竞争生存能力。文在分析供需链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企业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供需链中核心企业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零售企业电子供应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滨  王健 《物流科技》2008,31(4):40-43
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与高级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电子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论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供应链向电子供应链发展。零售企业电子供应链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由电子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送和销售管理构成。实现供应链管理思想与方法的集成化、网络化和电子化,形成以零售企业为核心企业的电子供应链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群 《价值工程》2009,28(5):69-73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联盟与系统优化。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实行一体化的库存控制方法。针对供应管理环境下存在的若干常见库存问题,本文提出了实现一体化库存控制的几种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核心企业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强弱,也影响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优劣。由于现实众多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尤其缺乏掌控整体供应链运作及操作能力。核心企业若要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需从两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努力提升核心企业具备的素质,二是提升掌控供应链整体战略层面及运作层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