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非常荣幸、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我选了一个我们做的比较小的项目。这个项目比较难,是一个有30年历史的商场。我们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把整个商场全部推倒重来,而是重新引进商户。我们做得非常快,而且非常好。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座摩天大楼的国际项目负责人,我们请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们来做这个项目,这些人都非常有背景、有个性,谁都得罪不了,所以我想请问一下做我这个角色有没有什么“高招”来处理眼前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贾樟柯 《中国企业家》2011,(14):122-122
去年我们拍了一套纪录片,名字叫《语路》。我自己做监制,邀请了六个年轻导演来拍。那段时间发生了很多公共事件,特别是富士康的年轻人跳楼,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我自己也是从一个乡下很偏远的县城里走出来的,我完全了解那些年轻人离开故乡时,对未来的生活、对社会的憧憬。但是他遭遇到的可能是一个让人非常失望和沮丧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悲剧,让人非常痛心。所以我那个时候就想,我们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多渠道培养物流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物流发展得非常迅速,“十一五”规划里面把发展现代物流首次作为一个产业提出来,为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物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体现出来。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几个现象的原因,一是我们现在各种各样涉及到物流方面的研讨会、高峰会、研讨班特别多,参会的人也多,四五百人的,七八百人的,一般的也有一两百人。物流研讨了这么多年,市场还这么火,这是第一个现象。第二个现象是,我们各地的政府都在做物流规划、物流政策,现在我们从事物流规划、政策研究的一些机构空前活跃,很多地方都在搞。我们的政府机构,以前从来没有像做物流规划一样请…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要做较多的事情,为什么有时做的非常漂亮;有时确做不好呢?每当回顾所做的每一件事时,就会发现这件事做的很好;那件事做的不太好。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是事前控制好呢?还是事后整改好呢?当然是要事前控制。所以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做每一件事自己起到关键的作用。一、做每一件事要有责任心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做任何事情的好与坏和我们的重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这就是责任心的问题。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思想,这个事情我认为不太重要,做起来就非常的随意,实际上这个事情的确非常重要,影响了好多的工作;也许这个事…  相似文献   

6.
《经济界》2014,(1)
正压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能不能正确的定位和评价自己。我们要善待别人,而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把别人否定了,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因为我们的"不否定",最后给别人带来了很正面的教育。在与人相处,尤其是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与人为善是非常重要的。周总您好!通过这几年的连续访谈,发现您虽然肩上担子越来越重,但感觉人却越来越快乐,想知道您做企业的动力来自哪里?周厚健:正确估价自己,宁可偏低,不要偏高。也许因为我不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所以才会这样。实际上,因为一些特殊的机会,我们遇到了一些特殊的人和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但如果因此就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有时候反而会造成压力感。  相似文献   

7.
<正>人生就像河流,总会有一些随波而逝,也总有 一些会沉淀下来,成为一个个记忆的码头。营销做 了几年,有些故事回味起来仍是非常有趣。 有人说游戏是人的天性,在营销生涯中,我尝 试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游戏,在这些游戏中,我给人 们提供了有趣的生活和有趣的产品,也体会到了成 功的喜悦。在游戏中享受营销,在快乐中改善生活。  相似文献   

8.
CE:弘毅为什么要投资苏宁?赵令欢:零售这个行业我们一直非常关注,以前也投过一些项目,我们会提前做整个行业未来5年甚至20年的研究。苏宁是电器类零售的老大,这个行业在过去10年内取代了传统业态,一直在变化,张近东的团队有过应变的成功经验。现在电子商务起来了,天猫和京东培养的消费人群往往还是小白领为主,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像我这样的人以后也会在网上买东西,而且有可  相似文献   

9.
如何拓展海外品牌的建设,这个非常重要。就像我们把筷子卖给西方人一样,现在我们虽然说卖窗帘,你不知道人家要什么,所以你卖的东西不可能赚钱。我们在海外做品牌,有两个方面要做,一个是企业的品牌,一个是产品的品牌。企业的品牌要注重的是品质上的东西,和产品的品牌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注重的是企业的诚信,也许我们中国的企业在海外的诚信做的很好,但是别人不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们浙江有很多的商人在海外做的很好,我记得有一个打火机厂做的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陈燕 《东南置业》2014,(12):48-51
“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切变得非常快,我们不是很适应,为此,我一直在做自身转型的思考和探索,但足,仍然没有明晰的方向,再思考多过行动。不喜欢人家把我标签为地产人,我仅是我,做想做的事,无关成败,尽管被利用,也是一件好事,至少,我有被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触摸日本     
2003年冬天,我去一家日本的汽车公司访问,在日本生活了一周的时间,接触了一些日本人,了解了一些日本的现状。和我们的发展情况对比,我产生了研究日本的愿望。 我接触的这家日本公司是一家全球著名的生产汽车的跨国公司。该公司尽管对进入中国市场很感兴趣,近二十几年来也做了努力,但是,业务总是开展不起来,尽管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他们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通过他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我们有了合作关系。我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了解该公司产品开发的试验研究能力,寻找我们合作的切入点。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我的访问了解中国市场。双方的需求一拍即合,我的访问有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记者:您为什么做“爱心传递热线”的志愿者? 王欣: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希望从事公益事业,有机会做“爱心传递热线”的志愿者也是我的荣幸和使命。“爱心传递热线”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它担负着拯救有心理危机的老人的生命。生命的坐标是单项的、不可逆的,我们每个人最后都会面临年老面临死亡,这是客观规律,但是如何能让我们很坦然的面对这一切呢?  相似文献   

13.
张哲诚  CFP 《东方企业家》2006,(9):140-141
上海新农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瑞生实在坦率得令人吃惊。 “我想企业也做了很长时间了,年龄也不小了,越活越觉得自己很肤浅:而且国学也是本国的学问,如果不懂一点的话,修为实在也太差了。所以才报名清华国学班.希望从精神上充实一些。其他方面都无所谓,我不像有些人读MBA是为了一个人际圈子,我只是觉得非常有必要去学习古代圣人、大师们的思想精髓,来提升自己的修为。我们都经历了文革,本来应该掌握的东西都被耽误了。”  相似文献   

14.
李岷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3):72-72
《中国企业家》:你在做联想控股架构时, 有没有具体的参照模式? 柳传志:没有。控股公司在开展新业务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组织形式,一般人不很注意,但我自己认为它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开展非相关多元化的业务时,组织形式还是用联想集团一样的事业部的方式,这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我们就一定要以子公司的形式把它们切割开。“隔开”是我特别强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融资关键 张黎刚: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创业精神。打动人最关键的也是创业精神。廖卫国:因为我自己是做过投资的,我的结论很简单:团队。一个模式的创新究竟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团队。任何的事情由不同的人来做会有非常不同的结果。如果好的团队有了,钱就不是大的问题,商业模式找对了,如果有好的团队,任何一个事情只要做,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十年了,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我本人是行业里面的得益者,前面六年我是创业者,是被投资方,后面四年我是投资者。这当中非常有意思,我们做了角色的转换,也可以说我们是过来人,见证了十年的风险投资行业的变化以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东西西     
东东西西: 我刚刚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现在的状态还是独身一人。 但是,一个男孩已经追了我7个月。 他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无论从什么方面。我们都很谈得来,可以说是非常谈得来。如果在身边的男人中选择恋爱对象,我想他绝对是我的第一选择。可惜的是,他比我小整整3岁。这让我一直很痛苦。30岁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倾心的人,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难的。我也非常想把握住这段感情,可是,他比我小,实在是比我小呀。有时候,我对自己说“豁出去了,爱这一回”,可是,30岁的年纪已经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做爱情实验。你们说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李翔 《中国企业家》2014,(5):115-115
我经常会被人问及对一些商业明星们的看法。有一阵,在被问到刘强东时.我的答案是:“他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年轻非常有活力”。听者对这个回答往往不会满意,经常会抱怨说,这个答案也太笼统了。  相似文献   

19.
1994年,郭士纳花了两个月出去拜访很多人,有一家负责人就说:你们不要学人家做软件,卖给我吧。当时我们在软件市场的地位很弱,产品大部分在主机上,没有收费的习惯,应用方面也搞不出花样,每年都赔钱。但当有人要我们把软件卖给他的时候,郭士纳就知道一定有宝贝在里面。我们按兵不动差不多两年,整顿其它业务,止血。然后我们做了一个强硬的收购,花 35亿美元买 Lotus。有人说太贵了,也有人说我们交了很多学费。但我们之所以做这个,是要把两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相似文献   

20.
大家已经慢慢减少对销量的关注,对名次的关注,而是思考一些看似简单却更本质、更具根源性的问题——"什么是汽车"、"什么是企业"和"什么是领导力"最近同业内一些我认为非常优秀的汽车人谈话,有一些心得,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他们告诉我,现在的一些媒体乐于给一些平常的汽车人过分出格的恭维,为他们套上光环,这对中国汽车发展非常不好,鼓励的是一种非常浮躁的气氛。其实,很多人很有成长潜力,但还是需要有远见和经验的老师帮助他们更快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