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翻开傅成玉的简历,有两处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个是他早年曾经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求学获得石油工程硕士,一个是1995年底至1999年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担任高层。既在西方国家学习过,又在西方公司工作过,这种经历在中央企业的负责人中十分鲜见。“您也算是一个海归啊?”采访过程中,记者插问道。“我哪里是什么海归,我是土鳖。”傅成玉纠正说。“您在菲利普斯公司国际石油(亚  相似文献   

2.
高端食物链     
唐凯林  赵亮 《英才》2003,(6):48-50
当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为了聘用既具备专业背景,又精通外语的业务经理伤透了脑筋的时候,“海归”的出现使得这些头疼的公司眼前突然亮了起来,因此早年的“海归”族头上总是会笼罩着一层耀眼的光环。房子、车子、高薪成了“海归”们多年在外受“洋罪”最为现实的回报此外,中国超乎寻常的后发优势所带来的机会,也像吸铁石那样诱惑着越来越多的“海归”们回国创业人。由于都受过高水准的西方教育,对科技和市场前沿有比较直接的体验和了解,所以“海归”创办或投身的企业部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如IT、电信,生物技术,医药或投资等他们都拥有较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国际化意识都比较强。其中以吴鹰为首的 UT 斯达康虽曾经历层层政策障碍,最终还是把“小灵通”推进到目前如日中天的阶段,也显示了“海归”企业家们在本土公关方面的功力正水涨船高。但毋庸讳言的是,无论是“海归”的企业家还是经理人,他们部必须面对“水土不服”和“文化震荡”的命题“海归派”们带着国外的理念、国外的工作方式回到中国创业时,会发现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跟中国的文化背景、管理理念等方面有很大的脱节,尤其是在中国目前还未完全确立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他们的那一套行事方式和中国的广大员工似乎有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霍澎涛准时出现在约定的采访地点,一分钟都不差,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细节常常在不动声色之间暴露了一个人的底牌,Peter Huo身后14年的美国生活随之悄然拉开一点序幕。 采访霍澎涛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和大多数海归一样,忙,经常处在出差和倒时差的替换中,处在中国和美国的“海归”与“归海”的身份变换中。采访中与海归打交道多了,总结出一条屡试不爽的规律:当他们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通常表明主人不在国内,正在地  相似文献   

4.
微言e语     
《中国就业》2013,(12):59-59
“海归”回游为哪般 11月4日《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2年我国海归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出现“史上最大海归潮”。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海归”大规模回游为哪般?  相似文献   

5.
常红 《人力资源》2004,(8):38-41
近期,世界HR实验室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与此同时,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全国三成以上“海归(龟)”在家待业……于是,“海待(带)”成为“海归”的最新替代词。去年与今年,正值第一批“正牌海归”归来之际,一时间,国内职场的“海归”爆棚。“海归”群体虽然在不断膨胀,但其数量并未同其质量画等号。用句白话来形容,就是有些“海归”的水分太多,含金量下降,质量反而“抽条”了。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找一个中国青年励志的典型,那面前这个有着中国农民才有的“破锣嗓子”的男人就是不二人选。因为就是这样一个换身衣裳就能下地插秧的人在自己36岁时,也就是1985年,选择携着家眷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第二年,他15岁的儿子也考入了这所大学,父子俩成了校友。也许,在如今繁华而浮躁的都市生活中,只有他这样习惯“慢慢成功”的“最实干的海归”才是我们的标杆。  相似文献   

7.
海归务农     
袁茵 《中国企业家》2008,(17):86-91
“养狗防贼,结果狗也被偷了。”笑话有点冷,刘洪宇说起这事儿语气轻松。表情?那是相当的无奈! 他的身份是广天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他和女朋友王昕创立了这家农业企业。两人的特殊经历让这家公司颇受关注,刘洪宇的专业是临床医学,王昕则硕士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专业,是不折不扣的“海归”。  相似文献   

8.
“海归”前辈 黄克俭从美国回来的那一年,“海归”这个词还没有创造出来。1990年,从旧金山飞往中国的航班上乘客寥寥,黄克俭前往讲学的长沙铁道学院内,专门给外教提供的宿舍楼空空荡荡,几乎只有他一个人住。  相似文献   

9.
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一些气质,正好都是中国企业下一个阶段最缺乏最需要的东西陈宏、邓锋、朱敏,这三个名字国内企业界尤其是实业界可能还不太熟悉。我觉得有必要郑重向国内企业界介绍这三个人——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一些气质,对国内企业界未来5—10年的发展可能很有启发。这三个人都是“海归”,但却是在美国创业获得巨大成功后回国的“企业家海归”。陈宏在美国创办的  相似文献   

10.
晓俊 《中国就业》2014,(5):8-10
在国内就业市场中,“海归”一直是个热门词语,从最初的光环笼罩到“海待”等现象的出现,海归的就业形势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近5年来,回国的留学人员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总和的3倍。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而在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间,我国留学生累计回国人数仅为27.5万人。2013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5.35万人。在如今的留学生见面会上,大家问得最多的是:“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国?”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位美国人从牛津大学获得学位后回到美国,美国人不会叫他海归,一位法国人从美国获得学位后回到法国,法国人也不会叫他海归。但中国则不同,中国人习惯把从海外尤其是欧美、日本取得学位后归国的人称为海归,并一般会对他们另眼相看。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特别需要这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代》2006,(2):61-61
新首富施正荣似乎对两个形容词非常“感冒”:一是说他“其貌不扬”,二是称他“一夜暴富”。在无锡尚德CFO张怡眼中,已经被媒体定性为中国新首富的施正荣,其实是低调而冷静的。他们接触了5个月,张怡就认定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一个“敏锐而有智慧”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他的心胸很宽阔,能容很多事情“。我很少看到他为什么事着急。我为事情着急的时候,每次都是他跟我说take it easy(慢慢来)。”科学家出身的“海归”施正荣,“不靠冒险投机得到今天的一切的,所以他把一切都看得很自然。”从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出来的张怡坚信,…  相似文献   

13.
数说     
《中国就业》2013,(12):18-18
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盟示,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被称为“史上最大回国潮”。报告指出,具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回国后的年薪比起具有5年以下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要多10万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海归回国效力成为一股潮流,大批海归在国内找到了发展的机会。但据中国科协日前的一份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高科技人才出国深造者达70余万,学成归国者不到1/3,即使海归;也有不少人归而复去,或“人归脑不归”,仍在为海外公司的研发体系效力。  相似文献   

15.
他出生在贫困的大别山。考入清华,出国深造,任职跨国公司,从事金融业务,然后抓住机遇创业。成为与高科技产业一同发达的“海归”、“时代精英”的样板。 成功者要花钱,或者说要“回报社会”。但是他没有走慈善事业、捐资助学之类的路。而是选择了离大多数中国人还很远的帆船运动。在中国古代,水也是钱的象征。也许他命中注定要与钱和水上运动产生关联。因为在他的名字“汪潮涌”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水”。  相似文献   

16.
创业活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海归作为创业大军中的高层次人才备受青睐。近年来,随着国内创业环境的大力改善,海归创业活动日渐兴盛,海归创业的贡献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然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系统整理国内外海归创业研究的主要成果,依循“海归创业研究现状—海归创业研究评述—海归创业未来研究方向”的进路展开分析,以期为海归创业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提纯海归     
吴仕逵 《英才》2008,(1):146-146
尽管出国的动机干差万别,尽管回国的设想也大不相同,但他们还是回来了;尽管有的端过盘子,有的从实验室到实验室,但他们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中有创业英雄如莫天全、“中国VC第一人”如熊晓鸽、资本推手如刘二飞、叱咤华尔街的风云人物如邓中翰、跨国英豪如张亚勤等。本书全景式回答了海归们做了些什么?海归们能做什么?他们的风采和能量、他们的坎坷和辉煌。  相似文献   

18.
十四年的砺练,成就了别人眼中“一夜暴富”的施正荣。施正荣,江苏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董事长。当其率领的无锡尚德(NYSE:STP)于2005年12月2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后,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十几天之后,他成为中国首富的代言人。他不喜欢一夜暴富这个词,他是一个富有务实精神的海归实业家。掀开无锡尚德的历史,就意味着掀开了施正荣的创业史。  相似文献   

19.
往期回顾     
《中国新时代》2010,(11):124-124
海归创业先锋(2010年10月号)这是一个继往开来、亟需转型突破的时代——中国在全球化产业链中需从“制造中心”转为“创造、创新、创意中心”;这也是一个中国的核心竞争力需从“人口”转向“人才”的时代。对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海归来说,这还是一个“新人才、新机遇、新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海归”并不等于“留学回国人员”。并非所有“海归”都能享有相关免税优惠。根据海关的有关规定,“留学人员”是指以学习和进修为主要目的,到境外正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求学、攻读学位、进修业务或从事科学研究及进行学术交流,连续居留在6个月以上的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