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如何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创造条件。这其中,至少有“指引方向、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指引方向政府应正确把握与企业的关系,这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走出去”战略是国家战略,政府必须考虑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志;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主体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要顺利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妥善处理国家宏观目标与企业微观目标的关系,找到一个适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李萍 《企业经济》2003,(7):53-54
“走出去”战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开展竞争与合作;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到国外投资办厂,将各种生产要素输出到国外,将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和布局。本文是从广义角度探讨走出去战略。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请进来。应当说,请进来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请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入世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  相似文献   

3.
王海腾 《新远见》2012,(9):34-41
从2001年“十五”规划首次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到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在十多年的实施中逐步完善。近年来,中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最强劲的海外投资母国,  相似文献   

4.
与中国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并瞄准世界资源性公司的战略相比。中国民企今年以来也开始密集“走出去”。这个“走出去”。却是一条迥异的道路一一它们盯上了具有历史但有些“年老色衰”的国外品牌。与中国国有企业频频溢价收购、但在海外普遍遭遇的有色眼镜扫描、质疑和否决的情形相比。这些民企似乎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被并购方及所在国家的鲜花和掌声。  相似文献   

5.
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那么,企业文化的国际化成为“走出去战略”的题中之议。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正确把握企业国际化中文化差异与沟通的关系,顺利实现跨文化管理,打造中国企业的软竞争力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当代经理人》:你如何看待不少国有企业把走出去当成了政治任务的问题? 王辉耀:政府应该放松管制.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企业以企业自发行为的方式走出去参与竞争。企业应当从过去简单的劳务输出.商品输出.过渡到资本输出阶段。比如中投投资黑石.这毕竟是一种新的走出去形式,应当鼓励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资本走出去,让“走出去”升级换代,让更多的高技术企业.高附加值企业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与“请进来”是我国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请进来”战略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充分意识到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成为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并由此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日前,福建省制定出台了《关于为福建省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工作意见》,从九个方面为企业“走出去”大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8.
试论政府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应该在全面分析成绩与不足的基础上,正确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期国企“走出去”的风险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张艳 《上海企业》2010,(2):24-27
“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新的机会又开始出现,给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注入了新动力。后危机时期的到来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有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会。”  相似文献   

10.
廖继胜 《现代企业》2006,(11):47-48
“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产品、服务、技术、资本和自然人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方针。“走出去”内容很丰富,有货物出口、服务出口、技术出口、对外投资、对外信贷、对外援助和人员外移等,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国内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与国际化经营已势在必行。然而,民营企业“走出去”却面临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瓶颈制约。如何加大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无疑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公司兼并、资本融合以及海外投资贸易等经营活动屡见不鲜.21世纪,在“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全球视野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跨文化沟通障碍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公共关系战略的运用.本文将整理得出公共关系战略的概念、公共关系战略的要素及主要内容,并结合案例阐述公共关系战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运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保育钧:"走出去"的战略提出来已经11年了,"走出去"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很重要.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形成战略部署,没有战略的步骤,看不出战略意图,没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配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2008,(11):22-26
海尔集团公司在先后实施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战略阶段。海尔的目标是创全球化品牌,全球化的本质是本土化,就是让海尔品牌在全球的每一个市场都成为本土化品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创业初期就提出了“国门之内无品牌”的观念。后来根据中央“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走出去”——产品走出去,出国创牌;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措施。”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面 ;中国企业要抓住“走出去”的时机 ;中国企业要瞄准“走出去”的目标市场 ;中国企业要选择“走出去”的经营策略 ;中国企业要找到“走出去”的合适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外刊精揽     
《中国新时代》2009,(5):20-20
“无节制收购” 几年前,中国人将走出去的战略称为Buying Binge(无节制收购)。政府鼓励主要产业中的国有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教训曾经是惨痛的,但中国企业仍坚持走出去战略。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个机会,可以用便宜的价格来进口战略资源,如铁矿石、铜、石油和天然气。中国铝业宣布计划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金,如果此项交易完成会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大一笔。  相似文献   

16.
人员“走出去”,激励“跟出去”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将战略重心转移至海外市场,培育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十多年的国际化历程,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也培养出了一大批熟悉国际通行市场规则、深谙目标市场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两头空”是企业“走出去”最突出问题实行“走出去”战略,是企业发展壮大自己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时,应重点解决前头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8.
王明芬 《管理学家》2019,(11):32-34
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后,海外各国展开的多种类型投资活动呈现出大规模萎缩的趋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各行业的大型企业内部资产出现缩水,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尤其是央企为主导的企业集团,纷纷落实“走出去”战略,通过海外收购措施实现的各方面直接投资金额已经达到238亿元之多。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现状,论述国有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活动的风险构成因素,分析目前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风险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江苏企业管理》2014,(8):21-22
国有企业应当自觉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为社会尽更大的责任,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国家的政策目标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有公平竞争也有合作,形成双赢共赢.“国退民进”或“国进民退”都不应是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浙江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群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营企业的实力虽然还相对弱小,但其发展势头迅猛,其力量和作用不可小觑。在“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浙江提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双管齐下一起走出去。近几年不断有民营企业走出国门,或投资海外或在海外经营,成绩斐然。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