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鳌三日坛>潘石屹谈楼市调控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论坛上表示,宏观调控如果是从121号文件算起是2003年,到现在已经八年时间了.  相似文献   

2.
何春梅 《经营者》2008,(17):78-79
在这个房价高台摇摇欲坠、成交量陷入历史低谷、人人叫嚣楼市冬天已经来临的季节,他的三里屯SOHO依然卖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潘石屹凭什么这样红?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开玩笑说,潘石屹是房地产开发商里拍照片最多的,是摄影师里最会参禅打坐的,也是参禅人群里盖房子最多的。  相似文献   

4.
2006年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要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接着建设部又提出,对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廉租屋建设滞后的地区,要追究当地政府领导责任。对以上决策,  相似文献   

5.
“居者有其屋”.这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由于近些年来房价高企、“涨势不减”的志势.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居者有其屋”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国家的宏观调控,让他们燃起了希望:房价降下来.“住房梦”可圆!  相似文献   

6.
在老潘看来,与凯宾斯基饭店合作就是为了既保持SOHO盖房子的专长,同时也能发挥凯宾斯基饭店管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江苏楼市》2004,(10):21-21
近日,抉策地产研究中心低调发布今年第三季度《南京房地产调研报告》。通过这份厚达八十多页的资料。记者发现。“见风长”的南京房价开始在宏观调控威力的作用下呈现“停摆”迹象。  相似文献   

8.
2006年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要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接着建设部又提出,对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廉租屋建设滞后的地区,要追究当地政府领导责任。对以上决策,有人认为是要求加大政府干预房价的力度,有人则认为政府不宜干预房价。对此,发表以下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潘石屹做了许多事情,这些事情都与他的商业秀有关,一切都围绕着“鸡蛋”和“粮票”展开。而这一年的潘石屹,只操作了一个项目,这个因其造型被称为奇特与古怪的项目,座落在东直门外,占地11万平方米,SOHO中国说,这个项目是为一切有态度的人度身定做的,是面向一切有态度的人的。这个项目到本文截稿为止,据说销售回款达到了四到五亿,这是一个多月时间里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言成 《上海房地》2006,(4):20-22
房价总是牵动着太多人的心,房价的涨落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房市繁荣和房价上涨时,开发商、房屋投资(机)者及地方政府会笑逐颜开,而唯有需要购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民众愁云密布。对前者而言,上涨的房价分别意味着不断增长的开发利润、个人财富和地方税  相似文献   

11.
北京:人口剧增背景下的房价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有观点认为应放任房价上涨以此解决人口问题。本文从分析北京市近年来人口变动情况及北京市房价现状入手,分析“高房价抑制人口增长论”,提出解决人口剧增的根本性办法是加快城乡统筹,从宏观层面予以解决。在北京市人口剧增的背景下,北京房价的调控措施应该包括坚持限购政策、开征房产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打击市场上垄断投机、骗购骗租等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地价到底涨了多少 作为高房价的直接声讨对象。开发商再次玩起了已不新鲜的“乾坤大挪移”——将房价上涨归咎于地价上涨。地产界大腕,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即是“地荒论”的代表,“北京房价飙升就是因为过去一年土地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房地产热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消费能力■拆迁带来的强制性需求成为本轮房价上升的导火线■从供给来看,政府的管理“就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带来房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14.
一、国外老百姓如何享用廉租房欧美等国家的房价经历过很长时间的上涨,但是.民众对房价上涨的反映却截然不同。西欧等国家更多的人是对资产增值的欢呼,而我国民众则是对房价快速上涨的日渐沉重的忧虑。这一切源于社会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差异。欧美等国家低收入者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房价已为我国社会上的热门词汇,不管专家如何质疑,无论民众如何抱怨,政策如何调控,房价基本上妄顾非议地持续快速上涨。而刚刚过去的2009年,房地产市场在短短半年内.便完成了从冬天到夏天的切换,房地产市场之火爆,房价之高调.几乎让所有关注和预测这一市场的人士全都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16.
《东南置业》2014,(3):18-21
2014年全国“两会”从3月3日持续至3月13日,期间各大媒体有关全国“两会”的报道层出不穷,“保障性住房”、“房产税”、“土地改革”、“双向调控”等关键词被多次提及。而有关房价下一步走势的争议,从未像现在这样激烈。房价冷地价热,涨势是否在后面?两会后房价走势如何?2014年楼市是否会反转?一系列问号的出现叫人摸不着头脑,是观望还是出手,新一年涨价潮来临了吗?  相似文献   

17.
他的出身不好,在甘肃农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他的婚姻充满了传奇,至今仍然是商业领域津津乐道的谈资;他的经营手法更是诡异,始终是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在介入住房问题上不断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在一些方面表现得“无作为”,有些方面“有作为”但效果未完全显现。西方国家政府在调控住房结构比重、价格以及控制房地产企业利润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对此,就加大政府“有作为”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毋庸讳言,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仍问题多多,二年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房价,依然涨势逼人。对此,只说是政府“不作为”是不客观的。2006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调控政策累计有13项之多,涉及房地产运行各个环节和各职能部门,以“疾风暴雨”来形容毫不为过。特别是将控制房价问题上升到行政问责高度,处理官员职务级别和弊案数量都创历史新高。要说开发商“无良”,攫暴利欺瞒天下,财政部对开发商的审计报告终于撕开了冰山一角,除个别如任志强者仍放言喊“冤”外,开发商集体缄口,可算对事实的默认。要说专家教授们坐错了“位置”,预测失灵、导向不当,但细细观察,也总是那么几位屡有惊天之言,而引发的论争与轰动“效果”已大不如前。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国开始房地产宏观调控后,有观点认为,是政府的“收紧银根、收紧地根”抑制了住房供给,土地“招拍挂“导致了地价快速上涨.并推动房价持续上涨。2008年11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开始止跌、成交量逐步放大,又有观点认为.当初的宏观调控不妥.至少过于严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