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当前,社会信用缺失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是当务之急。我个人认为,国有商  相似文献   

2.
詹钊 《时代金融》2015,(8):177+182
本文从信用的起源、演进和信用流派,从新审视信用,以期能为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内地个人支票使用量极少,相关主体积极性不高;信用缺失,个人支票发展环境欠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个人支票发展原动力不足;风险较大,商家、银行对个人支票缺乏信任;使用不便等,导致个人支票业务在中小城市发展迟缓。应完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个人支票使用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个人支票业务安全便捷运行。  相似文献   

4.
信用建设须政府先行,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信用观念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新闻媒体,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在全社会弘扬"讲信用、守合同"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5.
自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简称三信)建设以来,有力的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合同违约、商业欺诈、金融诈骗屡见不鲜。尤以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恶化最为突出。对此人们提出了多种对策,笔认为,要彻底改善我国社会信用状况,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必须从根本上治理社会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7.
信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必要条件,然而,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阻滞着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甚至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形象.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轨而来的,信用基础十分薄弱,因此要改善信用秩序,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必须经过一个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做法的痛苦过程。在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对维护信用秩序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必须实现政府的职能转换,给信用制度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一、大力推动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征信体系是金融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建设水平直接制约着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新职能,我们应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信用大庆”、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目标,营造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没有良好的信用环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就无法有效、健康运行,进而会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健、高效运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日渐提高,传统的信用观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淡化,信用体系缺失,信用环境"污染",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随着农村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完善的农村信用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