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正的思想,积极吸收我党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了公平正义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把社会公正问题与当今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有关收入分配问题的反思应该回归本源,这个本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认识,应该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即公正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同时,公正应当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分配的不公平已经使得经济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利用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来纠正当前分配不公的现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有序的政治参与还呈现出明显的社会不公正。这需要构建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教育公正、价值公正四位一体的社会公正体系,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由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追求之一,千百年来很多思想家也对自由不断研究而阐发出自己对自由的见解和总结.因此在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指导,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和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认为,作为标准衡量社会公正最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既是物质层面的生产力和精神层面的生产力的统一,也是哲学理论层面的抽象生产力与实践层面的具体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力标准具有前提性特征,即生产力标准是判断社会公正的前提性条件或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同时,生产力标准具有历史性特征,即判断社会公正既要坚持以具体的历史的生产力为标准,又要以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进的生产力为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实质公正的本质与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之前,实质公正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主义公正与资本主义公正虽然有着根本的区别,但不可否认,两者有着某种联系,在性质上都属于形式公正。首先,按照马克思公正观,无产阶级要求的实质公正只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因此,社会主义公正与资本主义公正在逻辑上只能是属于形式公正。其次,作为两个社会形态的经济方式——商品经济,其要求的公正是相对的、形式的,而非制度本身的、事实上的。当代中国社会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社会主义公正与资本主义公正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自己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借鉴。因此。研究借鉴西欧社会民主党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整个制度价值趋向和政策设计.立足于社会现实作出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制度安排,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经济学的思路常局限于后果主义的框架,而主流法学则相对强调程序本位和“程序内在价值优先”,两者具有明显的矛盾冲突.运用经济学中的扩展偏好理论,可以融通经济学与法学之间的这一鸿沟.采用扩展偏好框架,可以对结果—程序空间中参与人不同类型的偏好序进行刻画,并且找到不同类型决策者的综合评估函数.在中国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的情境调查研究显示:纯粹意义上的程序主义者和后果主义者在被试中均占少数,绝大多数被试会根据不同情境进行程序与后果之间的权衡,并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程序偏好.  相似文献   

9.
从各个方面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了中国社会的和谐问题.并把加强社会公正作为推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如何把握我国社会不公的现状和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经济发展能在一定条件下与社会公正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和谐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公正体现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蕴含着对公正的诉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实现社会公正需要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1.
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发展是硬道理,协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协调发展的价值基础就是关注经济利益的构成和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关注资源和环境中的公正问题.如果政府保护的是一个较少合法性的经济体制,那么其政治合法性将因此受到威胁和挑战.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进行自身的改革,在维护社会公正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正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平 《经济论坛》2001,(21):21-22
近期一项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基尼系数约为0.3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警戒线。1992年下半年,我国有关部门在全国6省18市的2万名各阶层人士中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结果表明,有近45%的人认为,中国实现小康的最大障碍是社会分配不公。在经济生活中,公正与效率是密切相关的两个经济因素,尤其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成为经济伦理关注的焦点。“公正”从一般涵义上讲,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反映了人们对于权利…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9,(4)
经济公正反映人的经济行为与存在本质,是人类现实生活与价值追求的理想目标。社群主义经济活动内部各环节的良好运行及正义导向有效推动了社群经济的繁荣与公共善的实现。它所建构的经济公正观及复合平等的多元分配理念,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正义建设与实践有着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正社会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们研究了制度公正的本质,制度是一套如何分配社会利益的规范体系,好制度的属性在于它的公正性;具有公平性的制度依赖于制度设计、社会主体、基本动因等三个条件。执政党在实现制度公正中的重大责任在于:既要打好基础性制度架构,还要处理好仁爱与公正,公平与效率,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自由发展的角度剖析了电子商务市场现有发展原因,展望未来发展的远景及可能出现的阻碍,并提出社会价值观对扩展电子商务市场自由、引导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作用。基于自由发展观和社会选择的角度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进行探讨。为中国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世界价值观调查(1990-2007)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的数据,围绕着政体偏好、政府偏好、政治重要性、政府信任度和政治顺从这五个维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政治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及其变迁趋势,发现中国人存在较为一致的、因此是主导性的政治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偏好、信任并顺从权威政府,但强调政府以人的自由与发展为导向,可称之为“分化的后权威主义”.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虽然中国社会经历了时代变革和世代更替,但中国人的政治价值观并没有经历整体性的变迁,这种政治价值观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逐渐推进,中国社会在获得大幅度发展的同时,也遇到系列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围绕着社会公正所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不利影响,构成程度不同的威胁,其不利的影响和威胁的程度同这些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关系。因此,如何基于公正的理念,建立社会政策体系,避免经济政策左右一切,使社会公正程度的提升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形成一种同步化的状态,实现社会的公正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便成为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 ,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富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在人类企图“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之下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必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破坏 ,超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严重威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而 ,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应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正确认识自然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优化自然生态环境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为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9.
王小燕 《经济师》2007,(2):26-27
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应正视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这一事实,同时必须看到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客观必然性。在现阶段,应当实施加速发展西部战略,实现东西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发展是硬道理,协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协调发展的价值基础就是关注经济利益的构成和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关注资源和环境中的公正问题。如果政府保护的是一个较少合法性的经济体制,那么其政治合法性将因此受到威胁和挑战。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进行自身的改革,在维护社会公正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