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利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利益结构 (一)三种价值对应着三种利益 自然文化遗产的独一无二和非人工再造性。决定了它的社会地位,即有关它的价值与利益结构。与一般资源,同时也与许多公共物品不同的是:自然文化遗产对人类有一种经济价值所不能涵盖的意义。这就是被有些学者称为存在价值的非经济价值,我们称之为V1。至于其经济价值,为适应研究我曾将它又分为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眼下的直接经济价值,分别称为V2和V3。典型的V2是自然文化遗产为它所在地或周边地区的居民带来的可持续的旅游经济收入。典型的V3是从景区在短期内直接开发获取的经济收入,如缆车卖票或砍伐植被等。……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顿是“美国环境伦理学之父”,他的“自然价值论”伦理思想明确了生态系统具有客观内在价值的观点,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理论的新思考。罗尔斯顿以生态学为基本出发点重新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哲学的荒野转向问题,超越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关于人是世界主宰的片面认识,提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其有关自然价值的思想实质是要将内在价值的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从而为人类保护自然寻找合法性依据,同时也为保护环境提供了一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主观偏好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环境思潮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思潮是从实用主义思潮到价值主义思潮再到生态中心主义思潮这一进程的发展过程.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从肯定人类的价值高于自然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到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强调人与自然价值平等的自然价值主义,再到充分肯定自然界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环境从纯粹地被利用的客体向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主体转化.这些变化显示出了环境保护在当前的重要意义,也证实了环境研究不断繁荣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人工自然的广义虚拟经济属性体现了人工自然与广义虚拟经济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科技的人工自然属性、人工自然的广义虚拟价值属性以及人工自然生态价值的广义虚拟经济属性等问题的探讨,可以揭示人工自然的广义虚拟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本:环保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是一种具有很大价值的资产,自然资本是认识和保护环境的一个新视角,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然资本。而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尽早实施绿色GDP,是正确认识和保护自然资本价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将马克思的生产力一般等同于物质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的特殊,一味强调人类征服、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忽略了自然生产力的价值和作用,引起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失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将自然界自身的自然力、人的自然力以及人化自然力看作自然生产力,并论述了其存在的作用。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冠玉 《经济经纬》2007,2(2):13-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笔者梳理了理论界对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新认识,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本是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本化,以 资本的视角看待自然。绿色基础设施的物质客体作为自然资本 存量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蕴含巨大价值的生态系统 服务。将自然资本与绿色基础设施紧密结合,有利于精准制定 政策以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管理的关系,实现国土空间内自然 资本增值。通过梳理30多年来自然资本理论的演变特征,认 为自然资本经历了“理论探索阶段”的道德合理化、“应用推 广阶段”的应用普及和规范化,以及“制度建设阶段”的制度 化变迁。在其影响下,绿色基础设施提升了生态内涵,创新了 评估方法,最终二者在制度上走向了融合,成为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途径。自然资本提供了甄别绿色基础设施生态价值的 路径,并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锚定在国土空间上的生态资 产进行永续利用,这为中国生态资产价值的实现和提升提供了 空间规划途径和政策制定思路。  相似文献   

9.
价值是指劳动对社会有用的特性或劳动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对社会劳动分工必要性的确认,是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劳动的社会属性所作的评价。价值是对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差异性的描述,只有在承认自然和其他物质要素已经为劳动提供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并且只有在劳动产品生产的范围内,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社会分工状态下的各种劳动,只要对社会有用、必要、有益,就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相似文献   

10.
陈平 《经济研究导刊》2013,(20):165-166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资金使用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标准。但在我国,长期以来不承认货币时间价值的存在,不注意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在经济工作中造成很大损失。主要论述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产生的客观基础、与投资决策的关系,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然是人与社会"须臾不可缺少的对象",具有重要的对象性价值,表现为"虚拟的价格形式",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逻辑。传统发展观"经济增长"的单向度,导致了自然对象性价值的日渐式微,从而引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空前紧张。顺应"十二五"时期我国由"加快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范式转换,重新彰显自然的对象性价值,赋予其以"向上的兼容性"和"时代的容涵性",已成为"理论"满足"国家的需要"进而"实现自身"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根据目前的研究理论,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均具有价值,可转化为自然资本,作为国家财富的一部分。然而,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本的概念及其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系统服务等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仍不甚明了。文章梳理并比较分析了学术界及各大组织和机构对自然资本的定义,总结概括出适应中国现状的自然资本的概念,并对自然资本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最后就中国自然资本核算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学作为第一次把伦理范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人们以崭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人类中心论者与非人类中心论者紧紧围绕“自然的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理论辩驳,并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论证。  相似文献   

14.
装置自然     
本文从道家的自然观出发,对装置自然问题进行解释,装置自然是协调人与原自然之间的矛盾.塑造一种和谐统一关系.其次论述了装置自然理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问题,并举出若干实例加以论证,最后分析了仿自然装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殷培红 《环境经济》2012,(12):13-17
尊重自然就是要尊重自然价值和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科学选择趋利避害的方法主动适应自然。顺应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交换价值与自然价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首先说明了马克思对交换价值的论述 ,指出当前一种流行的对交换价值的理解是不准确的 ;然后以马克思的论述为基调 ,研究了交换价值和自然价格 ,说明交换价值构成价格直接基础 ,是价值转化形式的一般范畴。交换价值本质上是由社会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应分配到各生产部门的价值。根据以上论述建立了交换价值的基本构成模型 ;进一步说明自然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 ,因此价格实质上是价值的分配形式 ;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自然价格构成模型。  相似文献   

17.
汪再奇 《时代经贸》2007,(7Z):33-34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净收益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阶段。然而,企业必须是社会中的企业,对于当前被人们广泛承认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仅仅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忽略了其对社会的价值,对此,本文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理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是内含着深刻的价值立场的社会科学。而在面对经济学价值立场这一问题时,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存在着鲜明的、根本性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承认与不承认价值立场的问题、究竟是“物学”还是“人学”的问题、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还是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内容,以往人们在研究马克思生产力思想过程中忽视了其自然生产力思想。在人类陷入严重生态危机的当代,重新审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既是解决生态危机的理性逻辑必然,又是历史时代的必然。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社会和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呈现出巨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高级的科学范畴都是辩证统一的范畴,马克思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是这样的高级科学范畴,是辨证统一的经济范畴;证明了社会总价值量与总使用价值量的统一,商品的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的统一;证明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由一个拉格朗日系数"社会价值—使用价值系数"联结和统一。价值与使用价值量统一性的证明,推进了马克思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理论的发展,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财富生产中的人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即劳动的社会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