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我国社会消费型增长模式渐显 2005年一季度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消费型社会渐显.2005年一季度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投资:35.2%),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消费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投资:3.3%)(国家信息中心,2005年数据).这是自2000年以来,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对GDP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的高速发展,必须平衡好投资、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Solow黄金储蓄率的测算,发现1995年后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通过Chow Test对消费和GDP之间关系的检验,可以把1981~2008年中国经济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对比发现1995年后,不论是消费倾向,或者是消费的GDP弹性都有较大降幅,而且消费开始不能拉动GDP增长。此外,本文分析了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化,发现住房储蓄促进经济的作用有限,而通过减税提高企业储蓄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余斌  李建伟 《经济界》2009,(5):18-21
2008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持续大幅度下滑,有内在的周期性回调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扩大,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度回调。从产业角度看,GDP增速的回调90%以上是由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度回调引致的。从需求角度看,出口增速大幅度下滑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和GDP增迷回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09年一季度,出口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负面冲击。如果没有投资和消费实际增速提高弥补了出口增速下滑产生的需求缺口,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将不足1%,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出现超过1%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4.
一、防止通货紧缩仍需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1对1999年的基本评价1999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投资,调整收入分配,刺激居民消费,保证了全年经济增长7%的目标的顺利实现.总的来看,1999年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运行基本情况是好的.但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持续.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一方面要看到成绩,另一方而应该看到经济总体运行情况仍不乐观.到今年10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持续下降了43个月,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持续下降了25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下降了18个月.  相似文献   

5.
正促进消费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一)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首先,长期以来,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8年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7%、45.1%和9.2%。其中,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消费既是生产的终结又是生产的起点.经济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只有大量消费,才有大量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也可以转化为对未来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生产的一种投资.美国人是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储蓄第三,个人消费开支占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消费信心持续高涨和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推动了美国经济扩张超过113个月.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三季度开始,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周期性下降阶段,GDP增速持续回落,2008年上半年已下降到10.4%。从经济运行的中短期周期性波动趋势看,2008年下半年投资实际增速有可能恢复上升趋势,但消费实际增速和出口增速将趋于下降,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回落态势,预计2008年全年GDP增速将回落到10.3%左右,2009年全年GDP增速进一步下降9.8%左右。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和"投资大国",但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还远远称不上"消费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拉动和投资拉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明显不足。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接近70%,发展中国家也大多在50%以上,而我国在35%~50%的范围内,而且还呈现出下降之势。如果持续下去,不但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且不利于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利用出口中的进口成分这个概念,本文对传统的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方程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实证检验了近年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我国出口中的进口成分较高(40~50%),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3,如果考虑消费和投资溢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高达50%。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严重不足,而消费不足的表面原因是居民储蓄率高,深层原因则在于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和公司盈利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高。长期看,中国难以保持如此之高的出口增长速度,因此急需通过扩大工资和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和增加在社会领域的支出把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出口驱动转移到消费驱动上来。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2013年,我国消费贡献率为50%,投资贡献率为54.4%,消费贡献率低于投资贡献率4.4个百分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预测,中国个人消费在2025年将提高到占GDP的50%左右,其总量占全球消费份额可能会增加到11%~13%。  相似文献   

11.
"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分析了构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需求(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不能视为"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对GDP拉动作用的原因.本文通过把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拆分成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利用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消费的拉动作用在下降,出口的拉动作用在上升.必须扩大消费的拉动作用,使经济发展方式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已有的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货物贸易对经济贡献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引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统计数据和运用RAS法修正直接消耗系数,对我国1998~2002年投入产出表(40×40部门)进行拓展。通过对我国199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本文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率、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服务分部门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率、服务分部门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此外,还分析了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合理性程度。  相似文献   

13.
报刊文摘     
投资对GDP增长献率将达50%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正不久前指出,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拉动经济增长起了主要作用,目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达到50%以上。王春正回顾说,1998年计划投资总规模27850亿元,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又对投资计划进行调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今年下半年,又实施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了1000亿元长期国债。预计未来的几个月,投资还将保持旺盛增长势头。王春正认为,明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还必须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特别是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家》2005,(24):28-28
在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所占比例极大。两者总计在GDP所占比例从2001 年的60%上升到目前(2005年上半年)的89%还多。而同一时期,GDP中消费比例从60%下降到50%。中国 经济对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依靠程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中国增长模式中投资倾向如此强烈的基础有两个:一个是刺激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发展贸易来创造金融资 本;二是国有金融体系垄断了金融资本,政府部门也就控制了投资资本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叔莲 《经济界》2002,(6):17-21
一、经济发展能够维持比较高的速度 2001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当严峻。世界经济可以概括为三个下降:一是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4.7%下降到不足2%,二是国际贸易的增长率由2000年的12.4%下降到2%左右,三是国际资本市场累计直接投资由上年的12300亿美元下降到7600亿美元,减少了40%。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经济保持了三个增长:一是经济增长率7.3%,GDP总量达到95933亿元人民币。二是进出口贸易总额5098亿美元,增长了7.5%,其中出口2662亿美元,增长6.8%。三是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9%。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6.
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需求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否显著这一问题和相关悖论,本文澄清了造成这一悖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测算方法在考虑消费、投资和出口对GDP的贡献时混淆了进口在GDP总量核算和贡献率分解核算中的不同作用,违背了贡献率核算中的进口项目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中的匹配分解原则,从而大大低估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贡献,由此所得到的结论及相关的政策分析和建议也就值得商榷。本文的结论与众多的研究结论相反,认为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1999年实际的国民经济增长将会下降到6%以下,物价还会持续负增长一段时间,从负增长3%到某一时期的20%以上,失业和下岗将会比去年增加。 1.当前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是投资需求不足,国民经济流程梗阻发生的投资需求萎缩,投资需求的乘数和产业关联要比消费需求大,对就业影响也较大,进而影响到职工的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影响到消费需求。 2.仅仅依靠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是有限的,从今年物价持续负增长的结果看,财政政策并没有起到扩大需求、拉起价格、形成预期利润、刺激社会投资的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曾绍阳 《企业经济》2003,(12):11-12
GDP的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拉动,即投资、消费和出口。由于江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投资都将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和相对稳定。而且,消费需求不是孤立的,扩大消费需求能为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创造更大空间。从一般规律看,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具有高储蓄、低消费的特征,通过扩大消费拉动经济的潜力都很大。因此,在我省经济发展的谋划中应将启动消费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等工作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世界外国直接投资(FDI)发展趋势与我国西部利用FD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研究,外商投资经济对1990-1994年期间全球GDP总量的增长贡献率为8.6%,近年来这一贡献率已超过10%,预计今后这一贡献还会进一步增大。我国西部地区要有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要顺应世界外国直接投资(FDI)发展的趋势,积极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和享受国际分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好处,使FDI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实现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2012年,我国消费贡献率为55.0%,投资贡献率为47.1%,消费贡献率高出投资贡献率7.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