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我国的东部还是西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实力普遍提高。但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西部明显地与东部的差距大拉大。 据初步测算,改革10余年间,西部地区与沿海省份的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呈双倍以上幅度扩大。1978年西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与东部地区只相差70元,到1992年差距扩大到960元;东部沿海许多地方已提前达到小康水平,而西部相当一部分地方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仅贵州省就有31%的人口还未摆脱贫困。1993年和1985年相比,中西部人均占有农村社会总产值与东部的差距扩大了一倍多。作为农村经  相似文献   

2.
李颖 《企业天地》2001,(1):37-37
改革20年,东部的兴起和西部的落后就像一棵树上结的两种果子。东部在政策的阳光和巨大的资金养料培育下,结出了无数改革的硕果。相比之下,西部紧追猛赶,发展的脚步却越来越沉重。现实是:1983年到1998年,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距由325元迅速扩大为5490元,相对差距系数则由44%急剧上升为57.7%,扩大了13.3个百分点。1998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均GDP仅为4031元,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一半。  相似文献   

3.
全国乡镇企业统计年报汇总及财务决算资料显示,2001年度乡镇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明显,差距进一步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就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概况及影响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作出简要对比分析,并就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差距提出建议。一、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概况(一)东部地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1年,东部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8315亿元,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强化金融支持,是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一项基本条件。一、西部大开发离不开金融支持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在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但从总体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政策扶持、区位差异、人才和技术缺乏等因素外,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大开发是一项壮举,不宜采取常规的发展思路,应采取超常规发展战略。西部地区之所以在20年中,与东部地区拉大了差距,关键是它曾错过了两次有利的发展机遇:先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像东部地区那样利用对外贸易和外来投资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然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没有抓住国内“千元级”消费浪潮到来的时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按市场导向配置资源。除此之外,西部地区发展缓慢还与其不良的经济特点和经营方式有很大关系。例如,产业结构资源型特征明显原材料、采掘业等基础性产品比重大,加工增值性产品比重低,企业以国…  相似文献   

6.
1992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乡村企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为了探索均衡、高速发展的路子,我们对东部十省、中部十省和西部十省区1992年的乡村企业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一、主要差距 1992年,中、西部地区乡村企业虽然比91年有了较大发展,企业户数分别达到61万户和8.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5.76%和20.23%;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666.7万人和248.7万人,也分别比上年增加259.7万人和28.3万人。但从乡村企业财务指标来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对比,差距仍然很大,且有继续扩大差距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伟 《重庆财会》2003,(7):9-1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优先发展的梯度发展战略,生产要素大量向东部地区流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程度差距拉大,特别是西部与东部沿海的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越来越明显。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政治、经济稳定的需要,要缩小差距,就要着力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有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发展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西部地区的投融资发展落后。投融资体制不顺、渠道不畅、力度不够等问题直接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  相似文献   

9.
《辽宁经济统计》2006,(4):39-39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网载李周的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重点在经济落后地区。文章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经济以单一的农业为主,各地的差异不大。而到2004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值为2.1:1.3:1。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明显扩大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也扩大了。在差异如此显著的农村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低的农村社区面临的困难肯定要比发展水平高的农村社区大得多。  相似文献   

10.
穆春晓  李小民  黄春丽 《价值工程》2011,30(30):148-149
近十年来我国网络经济得到了蓬勃高速发展,但西部地区的网络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本文用网络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理论,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网络经济的区位条件、布局以及挑战与机遇,提出利用西部中心城市发展优势带动与辐射整个西部地区,促进西部地区网络经济发展,并提出了发展西部发展网络经济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重建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西部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农林牧土特产品资源将陆续得到开发利用,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因此,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问题,决定分配形式的自然开发模式问题,将变成西部大开发的焦点和难点。总结以往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探索西部资源开发新模式,已经历史地摆到我们的面前。 传统开发模式的严重弊端 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十分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与东部、中部地区有很大差距,就是与本省区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我国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局面,并且由于发展传统模式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东部地区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西部成为必要。而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潜在的市场优势又为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东...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全国水平,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然要求.通过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的分析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全面考察,指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是解决西部走出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2002—2013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本文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 GMM)方法考察中国电商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1)电商经济发展大幅提升了社会个体的经济参与度,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2)目前这种收益分配并未实现城乡居民的公平共享,显著扩大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此效应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电商经济发展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效应十分显著,而东部地区这一效应并不存在,可能的解释是东部地区城乡电商均实现较好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电商发展较不均衡。发展电商经济是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一种重要新生手段,当前应更加注重提高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参与度,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促进电商经济发展收益的公平共享。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电力要先行。这是专家学者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有关部门与国家电力公司及西部各电力企业负责人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据悉,中国水电资源的68%集中在西南云、贵、川、藏四地,但能源消费则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和华南等能源资源匮乏的地区,通过兴建一批起点高、效益好的电力设施。不仅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带动一批电力相关产业的发展。“配合”西电东送”战略,不仅可以变西部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而且可以改变东部地区电力结构不合理状况,为推动电力结构调整和全国联网创造条件,实现全国…  相似文献   

16.
《经济界》2002,(1):94-96
一、企业经营者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59.6%)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43%)。从不同地区来看,各地区企业经营者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东部地区的企业经营者要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62.5%)要高于中部(59.7%)和西部地区(51.5%)。中部地区的企业经营者要求调整农业结构的比例(42.5%)要高于东部(36.2%)和西部地区(34.2%)。西部地区的企业经营者要求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调整地区结构的比例(68.5%)要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际资本服务测量:概念、框架和指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资本服务是衡量资本投入最为恰当指标的基础上,梳理了资本流量视角下基于“年龄—效率”函数和资本租赁价格的资本服务测量框架,首次测量中国省际资本服务。研究发现,1994~2010年三大地区平均资本服务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2.86)、中部(2.77)、西部(2.67);东部资本服务均高于全国水平,三大地区资本服务差距逐步减小。此外,资本存量总额指数增长快于资本服务,而这与资本存量总额是否高估中国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是应对当前国际经济贸易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必然要求,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提供了战略机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扩大内需和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不仅要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更要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能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为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动力。在构建经济“双循环”新格局宏观战略指引下,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的加快、产业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转移、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等三个方面将会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人工智能专利统计量构建核心解释变量,以2010—2019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就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经济差距、经济关联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人工智能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持续、稳健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东部、中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2)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各分支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分布呈现同构化特征,技术发展方向与区域比较优势之间存在错配,阻碍了西部地区分享技术红利;(3)人工智能缩小了中部城市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差距,但扩大了西部城市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4)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难以通过经济水平相近、产业结构相似、地理位置邻近等条件传导至邻近区域,技术进步尚未对区域经济关联产生显著影响。为引导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长期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未来应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提升西部地区技术水平和区域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劳动力投入视角探讨了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经基本跨越依靠劳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区域非均衡矛盾,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发展方式存在差异,并且东部在劳动效率提升和劳动力地区配置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但仅从东部转移到中部地区,且劳动效率重心的空间变化是物流业发展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缩小区域劳动效率差距是转变物流业非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行业(企业)内劳动力再培训教育,实现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有效匹配,才能发挥对劳动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强化人力资本,推动劳动工资处于合理区间才能有效提升劳动效率。对外开放水平对劳动效率提升产生了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