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城镇化是以经济为导向的生产要素的城镇化而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居民消费水平的角度可以考察城镇化的质量并判断城镇化的“真伪”。利用1978~2014年城镇化率和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通过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及 Granger 因果检验后发现:居民消费与城镇化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居民消费显著提高了城镇化率,但后者并未显著引起前者的提高,故两者是带动与被带动的单一关系而非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且居民消费对城镇化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这表明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伪城镇化特征。为此,应将要素城镇化转变为人本身的城镇化,在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同时必须兼顾农业部门的发展,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并以收入政策为核心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形态不同的三个阶段,即1979-1984年城镇化恢复、1985-1991年的城镇化稳步推进、1992年至今的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不容置疑,过去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然而,由于过去一直强调推进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人和土地的城镇化,过于关注的是城镇化率,以至于留下了城镇化进程中"摊大饼"和"农民工"问题的深刻教训,以及土地和人口带来的其他问题。其中涉及如何有效解决资金的问题,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3.
济宁市地处山东南部,是鲁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潜在经济实力雄厚。然而,相比于山东省其他城市,济宁市的城镇化率偏低。因此,文章以济宁市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推进济宁市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晓  杨舒凯 《云南金融》2012,(4X):310-310
济宁市地处山东南部,是鲁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潜在经济实力雄厚。然而,相比于山东省其他城市,济宁市的城镇化率偏低。因此,文章以济宁市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推进济宁市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确保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基于1991~2012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和城镇化率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率的提高对粮食产量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河南省需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增长、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6.
推进城镇化发展是公共经济理论关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辩证关系的基本要求。公共财政作为公共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政策向城镇化倾斜的力度,推动城镇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抓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镇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部署。银行业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除了给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带来巨大市场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相应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宋华 《时代金融》2015,(6):86-8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河南省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3.6%上升到了2013年的43.8%,到2020年,努力实现11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但是当前城镇化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质量不高,城乡差异依然较大等多种问题。科学推进我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根本路径就是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均等化,缩小城乡与居民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王野行 《时代金融》2013,(24):229-230
国际经验表明,保险的发展程度与城镇化水平高度正相关。过去二十年我国保险密度与城镇化率的高度相关性证实了这一点。如今,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化的中后期阶段,重点是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就意味着保险业在推动社会保障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城镇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突破口,城镇化率的提高是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最直接原因和“动力引擎”.并且结合若干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镇化模式的唯一选择;必须抓紧制定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和战略;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还须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1.
唐瑞颖 《中国外资》2014,(6):130-130,134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目前仍比较低。在当前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下,是否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在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框架下,运用2002—2013年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城镇化率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存在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型关系;而在长期内,城镇化率提高了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城镇化率与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之比的倒U型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是降低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各种资源配置中,人是最关键也是最核心、最困难的因素,因而推进城镇化的本质,就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但如何实现好这种人的城镇化?或者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的城镇化呢?笔者认为这要通过四个方面体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的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跃升到了2012年的52.6%,并在2011年就实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城镇人口超越农村人口的这一根本性跨越。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2013年6月公布的《国务  相似文献   

14.
郭莉 《投资北京》2013,(1):14-19
城镇化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各种要素资源的集聚,从而产生对更多城市功能的呼唤,而不是先建好一座新城,然后去发展经济。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切忌冒进十八大之后,"城镇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但与发达国家通常城镇化率达到80%的水平相比,未来还有20%-30%的提升空间。而根据有关测算,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能带来7万亿的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这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化进程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当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积极支持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区域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加快自身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城镇化率与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得出金融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当前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化的规模和质量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化还有巨大发展空间。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城镇化率在2025年将达到70%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将是中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河南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三化"协调发展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均衡发展。对河南而言,城镇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具有引领作用。新型城镇化引领可以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深入思考农民权益保障和小城镇规划发展布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江苏省城镇化现状及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化率较高,建设速度较快,但其土地城镇化率增长较经济城镇化率增长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在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率以及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江苏城镇化道路应当体现不同地区在时序、路径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对策,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