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集群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热点和各国政府科技决策重点,创新集群建设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创新集群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理论体系框架仍不够清晰.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创新集群理论起源,创新集群的概念、特征与类型研究以及创新集群案例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创新集群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文章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界定创新集群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4个本质特征:多元参与主体形成的网络结构;多种集聚效应的非线性耦合;产业链、知识链和价值链的有机耦合以及降低创新成本与分数风险,实现创新边际效益递增.在此基础上,根据创新集群最初形成机制差异将创新集群划分为自组织形成方式和他组织形成方式两大类,为构建创新集群理论体系提供依据,指出创新集群理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园区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并解读了"区域创新集群"概念,将其创新体系分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3个层次。其中,企业创新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创新;产业创新的本质是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而社会创新则是融合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创新设施的宏观生活方式,在这种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集群创新效率得以最大化。协同和共享是区域创新集群的重要特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群因其高创新效率而具有应对外界冲击的自我修复性。论证了区域创新集群的可复制性,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实践,对区域创新集群的体系重构和推广提出了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的模式和发展方向,而产业集群创新的资源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创新的成功。针对长株潭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状况和特点,从两个方面实证分析其对创新的作用机理:一是对创新活动所需的财务、人才、社会关系、知识等主要创新资源状况进行分析;二是对产业集群创新资源的交换、整合、相互沟通机制和组织学习能力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促进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策略是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并且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手,进行统筹协同规划安排。  相似文献   

4.
创新集群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产业创新集聚现象的关注产生了创新集群理论。从创新集群的概念界定与内涵特征、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拓扑结构与演进机理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创新集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本文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对长株潭产业集群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和阻碍产业集群发展的七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兰荣娟 《经济论坛》2011,(6):99-101
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对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可集成式创新的方式、产生的途径及内在动力机制,并分别从政府、集群和企业以及社会中介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可集成式创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中,普遍存在的企业模仿为什么没有抑制企业创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和对现实中集群发展历程及企业行为的现察,可以发现其中的内生性模仿机制和竞争性、合作性创新机制,从企业行为机制视角观察集群创新是如何启动的;在企业不同阶段和不同集群类型中,企业模仿和创新的路径也不同.由此得出了培育产业集群和升级产业集群方面的政策含义,指出政府对于传统产业集群创新升级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理论及实践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重点,供应链企业通过相互合作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对集群供应链及其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从集群供应链内涵、集群知识创新、供应链知识创新、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热点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的研究进行论述,以拓展我国集群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并对集群发展、企业知识创新实践提供切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纳入规划制定、创新管理、产业布局和课题研究中。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系统分析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能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选择四川省军民两用核技术产业集群、陕西省军民两用航空产业集群、湖南省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三个典型案例,从战略、知识、组织和制度4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出依托型、互动型、嵌入型3种不同协同创新模式,并在规划制定、产业链构建、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回顾现有研究成果,对产业集群中不同创新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与核裂变反应的相似性构建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对产业集群内领先企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与落后企业的创新机理进行分析和解读,指出了保障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顺利实现的技术手段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虚拟创新集群已成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从集群认知、主体互动及合作行为3个视角分析了虚拟创新集群形成路径,界定了虚拟创新集群成型状态特征;其次,从内在驱动力、外部推动力、集成内力3方面分析了虚拟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动力因素对虚拟创新集群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推动、成员质量、成员关系以及创新精神4个因素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加速高新区从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变的步伐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此,通过文献回顾,提炼出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化的3个主要驱动因素:集群资源、集群网络和集群环境;〖JP〗并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对创新集群演化进程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如何推动创新集群的成长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感知反应角度对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进行探讨,阐述了集群创新系统的感知反应特征,用数学模型对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感知反应过程进行了描述.从系统可变边界视角构建了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并具体解释了各个子系统中行为主体的感知反应行为.从感知反应的角度研究整个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为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理解提供了宏观框架.  相似文献   

14.
郭峦 《经济论坛》2011,(8):144-146,173
发展旅游集群已被认为是区域提升旅游竞争力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旅游集群的重要功能,但是它的实现取决于旅游集群的结构。本文通过对旅游集群结构与创新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从创新视角对旅游集群的结构可以从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来分析,并分别对其形成和特点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桂林市旅游集群的结构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从感知反应角度对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进行探讨,阐述了集群创新系统的感知反应特征,用数学模型对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感知反应过程进行了描述。从系统可变边界视角构建了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并具体解释了各个子系统中行为主体的感知反应行为。从感知反应的角度研究整个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为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的理解提供了宏观框架。  相似文献   

16.
资源有限性制约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协同创新突破资源限制成为中小企业创新的新范式。从产业集群视角出发,研究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现状,指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阐述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过程,并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了系统运行机制;最后,以合肥市家电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构建为例,证实了模型的实践性并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新集群的政策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新集群对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战略意义.从集群创新的机理和市场失灵的角度,探讨了创新集群政策的意义,在对国内外政策实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把技术创新政策和产业集群政策进行融合,并给出了具体的融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培育创新集群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梳理近10年来西方国家创新集群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创新集群的概念模式、创新集群发挥效用的机制、创新集群政策以及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纳入规划制定、创新管理、产业布局和课题研究中。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系统分析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能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选择四川省军民两用核技术产业集群、陕西省军民两用航空产业集群、湖南省军民两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三个典型案例,从战略、知识、组织和制度4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出依托型、互动型、嵌入型3种不同协同创新模式,并在规划制定、产业链构建、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集群分类和传统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集群的持续创新与否和动态性程度,对集群进行分类。特别分析了传统产业集群,并从集群知识系统的角度分析从创新性和动态性较弱的集群向持续创新的动态集群演进的过程。最后,对我国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动态演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