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两年,“下岗”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工人无工可做叫“下岗”,而农民因无地可种也面临着“下岗”的危险。农民“下岗”原因种种造成农民“下岗”的原因很多,但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但仍有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还未降下来。1953年,长江沿岸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的总人口是1.7043亿,而到1997年,则达到了3.409亿,短短的44年间,人口数量整整翻了一番,而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据对南京市雨花区铁心…  相似文献   

2.
有位朋友年初从村委会副主任岗位上被精简下来后,联合几个农户建起了蔬菜大棚,种植各种时令和反季节蔬菜,如今收入可观。他说,我过去当“村官”为群众服务,现在“下岗”了,仍然有用武之地,我要通过重新创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笔者要为“下岗村官”创新业击节叫好!不少地方针对村级干部队伍过于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不高、开支较大的弊病,狠下“猛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精简,一批“村官”因此“下岗”。他们不怨天忧人,利用优势,发挥特长,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了第二次创业的实践中去,有的搞种植,有的办起了个体私营企业,他们…  相似文献   

3.
随着粮食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多数职工能审时度势,正确理解,积极参与分流和再就业。但也有部分职工,对下岗分流再就业心理承受能力弱,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反映,主要有:一、下岗职工的四种心态1.恐惧感———有些年龄偏大,技术单一的人,缺乏独立谋生的能力,一听下岗分流,就恐惧不安,哀叹“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2.失落感———留恋旧体制,惋惜过去火热场面和所作的贡献,现在一提下岗分流就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感。3.依赖感———有的人端惯了“铁饭碗”,吃惯了“大锅饭”,宁可在一棵树上…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以来的就业形势:“十五”期间前四年共安置各类人员就业4354人,其中安置统配人员2100人,其它2254人。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取得成效。2001年至2004年,全州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68人,再就业率达58%。到2004年底,为下岗失业人员累计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1352本,减免各种税费93.58万元,还向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57个公益性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5.
周芳 《致富之友》2004,(10):10-11
屠丽芳是一位拄着拐杖的上海女性,她的生活之路很不平坦。残疾、下岗、长期病假的丈夫,这是10年前的她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而10年后的今天,她依然拄着拐杖,走上了“上海市再就业带头人”、“市三八红旗手”、“市自强模范”等表彰大会的领奖台,她创办的丽芳报刊服务社,开辟了一个就业新天地,为1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岗位,其中有11位残疾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企业实施再就业工程中,职工下岗-待岗-再上岗这三个基本环节,提出了“下”要讲清道理,做到下而无怨;“待”要积极有为,做到待而不闲;“上”要广开门路,做到上而乐干这样三条对策,对走向企业化的地勘单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勐腊农场2005年度劳动竞赛“争创一流”表彰大会上,下岗创业带头人盛荣光再次受到了表彰。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农信社自2000年以来,与地方政府协作配合,在全区首家开办了下岗再就业小额贷款业务,有效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起动资金问题,且成为农信社信贷工作的一个亮点。在政府、农信社与下岗失业人员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2001年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召开的全国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座谈会上,满洲里下岗再就业小额货款工作被誉为“满洲里模式”,2003年在全区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9.
从粮食供应体制改革首批下岗的粮店职工,到今天闻名沂蒙的“煎饼大嫂”,李怀珍走过了六年艰辛的创业路。  相似文献   

10.
<正>我曾经是一名下岗失业职工,因为和《中国粮食经济》有着不解的缘分,是她“助”我再就业,成为一名粮食人。2003年8月,我工作了近20年的国有企业破产了,被迫下岗失业。由于我平时喜欢“爬格子”,2004年7月,被当地人民武装部临时聘为新闻报道员。有一次,我到原江苏省通州市粮食局人民武装部采访军粮供应情况,看到几本《中国粮食经济》,我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便借了两本回家学习。由于我出生在农村,对杂志中提到的许多粮食知识和政策十分关注,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11.
在古城即墨,有一位下岗女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明经营户”、“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模范个体工商户”等亮丽的光环纷纷照在她身上,成为全市职工转变传统择业观念、下岗创业自立自强的典范和学习榜样。她就是山东省即墨市饲料公司下岗女工、共产党员单秀琴。近几...  相似文献   

12.
某乡一干部在裁员中下岗后,找领导诉苦说:“我当了20多年的干部,现在下岗了,我能做什么,我只会当干部呀。”领导一时竟也无话可说。一句“我只会当干部”令人回味无穷。在很多单位、部门,特别是行政部门,这种情况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的确,在我们的一些乡村干部中,有人只用一张嘴就可完成诸多纷繁复杂的工作,因此整天只在嘴皮上用功,并且成天谋划着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这样的人自然就“只会当干部”了。由此,笔者不由得对时下一些乡村干部的素质产生了忧虑。我们知道,一个地方能不能更快地发展,决定因素在于人,在于干…  相似文献   

13.
龚光程 《致富之友》2004,(10):30-30
“即食坊”是贵州兴义一家专营各种凉拌菜的店子,开业已经快一年了,生意却一直“火”不起来,这让“即食坊”的掌门人李小泉有些着急。因为这个店子耗尽了他下岗时单位给他的5万元补助金,如果“即食坊”“玩不活”,那他确实没法子“活”了。李小泉求我帮其谋划一下,看在朋友情份上,我应允了。  相似文献   

14.
现在说到“在岗”、“下岗”、“待岗”之类的词,恐怕国人早已不陌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化,干部也好,工人也罢,上岗、下岗屡见不鲜,金融部门的员工也不例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均面临着下岗的威胁。农业发展银行特别是基层行,尽管目前工作和生活的基础设施较差,工作既辛苦,又清苦,但是吃“皇粮”,有保障,所以部分同志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和消极情绪,有的工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没有丝毫紧迫感和危机感。总认为不管怎样,反正你不会让我下岗。诚然,相对目前社会上无数为生存而挣扎的下岗大军而言,农发行的员工应该说是幸运的,但是,我们却不应该陶醉于此,甚至飘飘然。殊不知,“在岗”,虽是一个甜蜜但却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字眼,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优胜劣汰是必然的结果,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担和责任,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努力而卓有成效地工作才是能够在岗的  相似文献   

15.
郑永辉 《致富之友》2001,(10):16-16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普遍实行“减员增效”,越来越多的企业职工下岗分流而面临着重新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头痛、下岗者着急的一大难题,其实,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岗者缺乏信心和勇气,比如开店,许多人总是认为十分复杂,风险又大,一般人是干不了的事,加上怕丢人现眼的爱面子思想作怪,因而不敢尝试,甚至“怕”字当头,压根儿就不作考虑,导致贻误良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乡镇工业开始了大规模、多形式的改制转制,使一些陷入困境的企业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出现了务工人员下岗待业增多的问题。就江苏省昆山市来说,许多务工经商人员原来只有“口粮田”,没有“责任田”,现在这部分人中有不少人下岗待业,成了既脱工、又脱农的“双脱户”,有的甚至连口粮田也没有。为这些乡镇企业下岗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相似文献   

17.
昔日管粮今日拓荒崇仁县粮管所所长下岗创办种养基地●万里鹏崔伟群“下岗无情,路在苦中”。这是三十刚出头的乐童根谈起他下岗后创办种养基地时发出的感叹。1996年初,乐童根从崇仁县礼陂粮管所副所长的岗位上下岗了。当时,该县粮食局正准备办一个种养基地,乐童根...  相似文献   

18.
益阳安化县云台粮站地处安化县柘溪库区,下设库点6个。几年前,粮站实行减员分流,全站101名职工有82人下岗。面对大多数职工下岗的现实,粮站不是简单地用“包袱”,而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下岗职工勇闯市场,实施再就业工程。目前该粮站在稳定粮油经营的同时,开发了“云粮”牌农家野菜系列产品,并成立“山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全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还为企业创利15.6万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论述了地矿部门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劳动力重组的若干问题和富余人员下岗的几个“并存”特征,对地矿部门实施再就业工程,确保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进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企业“分家、分流、下岗”成为1998年以来的热门话题,“围着粮仓吃补贴”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面对全库133号人的吃饭问题,陈德厚明确提出:“只能分流,不要下岗”,让每位职工有岗位、有饭吃,坚持党、政、工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人、财、物的工作。陈德厚认为,在分流问题上,“支部是启辉器,行政是整流器,工会是充电器,职工是日光灯管”。“支部、行政、工会必须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否则,‘日光灯’便暗淡无光”。“支部是启辉器”为了搞好分流,他召开了支部大会、职工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